《世说新语·德行》
【原文】
王戎、和峤同时遭大丧,俱以孝称。王鸡骨支床,和哭泣备礼。武帝谓刘仲雄曰:“卿数省王、和不?闻和哀苦过礼,使人忧之。”仲雄曰:“和峤虽备礼,神气不损;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臣以和峤生孝,王戎死孝。陛下不应忧峤,而应忧戎。”
【戏文】
王戎昨天刚介绍过,今天我们说说和峤。
和峤,字长舆,汝南西平人。袭父爵上蔡伯,为颍川太守,太傅从事中郎庾敳评价他:“此人如千丈松,虽然身上枝桠多,但用对了地方,比如建造一座大厦,可为栋梁之才。”后来我才发现,和峤身上最明显的枝桠居然是吝啬,有“钱癖”之称,此事暂且不表。
话说这一年,和峤死了爹,王戎死了娘,二人皆以孝顺闻名,却在大丧期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王戎简直瘦成一副枯骨,精神委顿的躺在床上;和峤则终日哭泣不绝,完全达到了传统礼教中关于悲伤的最高标准。
这时候晋武帝司马炎就对大臣刘仲雄说:“王戎跟和峤那你都去探望了数次吧?我听说和峤已经哭得不行了,其哀伤程度超过了应有的礼数,这真的很令人担心啊。”
刘仲雄则对此别有看法:“和峤虽然很能哭,但是人的精气神并没有受损;而王戎虽然没怎么哭,但其哀痛已达到伤筋动骨的程度。臣以为,和峤的孝顺不危及性命,王戎才是往死里孝顺的人,陛下你担心错人了。”
我猜王戎也不是一滴眼泪都没掉,而是选择了一种较为隐秘的哭法,而和峤则可能是雷声大雨点小,因为凭我个人经验来看,发自内心的哭泣很难一次性持续较长时间。所谓的“终日以泪洗面”,大多是不出声音、有时有会儿的,且必然伴随精神衰弱的。
和峤怎么看都不似此类。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哭过,但对于哭泣这件事本身却知之甚少。
最早的关于哭泣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4世纪,在一块迦南泥板上镌刻着泪水的诗篇,女神安娜特在得知兄长大地之神巴力的死讯后“淹没在眼泪中,饮泪如酒”。据说,这还揭示出古迦南的一种特殊仪式,那时候每到春天,他们全村人都要排着队走进沙漠,在指挥的带领下,像交响乐队一样开始哭泣,一开始是缓缓呻吟,继而呜咽、哀嚎,我这里说着很轻松,实际过程可能要持续好几天,最终人们达到癫狂状态,那时候眼泪早已哭干,哭声逐渐转为大笑,笑声慢慢熄弱为欢笑、浅笑、微笑,最终恢复常态。
演出结束。
这是集体抽风吗?当然我觉得这么说也没什么不对,但还是来听听专家的意见。他们认为“神”的死亡象征着丰收,而眼泪则代表春雨,哭一哭不仅有利于身心健康,而且能帮助万物生长。
等到公元前500年,在某些希腊的墓碑上出现了人类哭泣的形象,再到基督教盛行之后,人们的泪腺就更加发达了,尤其是男人。
别以为“男儿有泪不轻弹”这种观点自古就有,那是20世纪50年代之后英雄主义崛起的产物,在此之前,神哭过,英雄哭过,骑士哭过,作家哭过,诗人哭过,歌手哭过。伏尔泰哭过,查理大帝哭过,屈原也哭过;肖邦哭过,缪赛哭过,杜甫更是哪儿哪儿都哭过。
德国浪漫派诗人施莱格尔在给舒伯特的《眼泪礼赞》填词时,写下:“言词算什么?一滴清泪就胜过千言万语。”
哭和我们所有已知的情绪活动都有关联,但是你又有多久没有好好哭过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