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A In Han(한아인)
意大利人将咖啡赋予格调,最早的咖啡馆服务于中产阶级和富人。
法国人发明了咖啡馆社交,他们探讨、辩论,甚至上升到艺术高度,于是又给咖啡馆赋予了文艺气息。
所以喝咖啡的时候,人们往往觉得自己懂生活,又有品位,幻想自己是波伏娃、海明威、帕蒂·史密斯,或者是还没成名的J. K.罗琳。
然而波伏娃、海明威、帕蒂·史密斯、J. K.罗琳喝的和Kevin、Tony老师们喝的,自然不是同一种咖啡,于是自然就不得不说到喝咖啡界存在着的鄙视链了。
那么,当我们在喝咖啡的时候,我们到底是在喝什么呢?
鄙视链一:精品咖啡馆>星巴克/Costa>速溶咖啡
喜欢出入精品咖啡馆的人士们,总是要让你知道,他们最常吃的食物是三文鱼车达奶酪鳄梨藜麦沙拉,最喜欢的设计师是川久保玲山本耀司,用三宅一生的香水,听张悬和My Little Airport,用LAMY的笔,Moleskin的本,看理想国的书。他们会拿着Macbook,坐在这些咖啡馆的落地玻璃窗边,用iPhone拍照,用vsco调图,然后上传instagram,「顺带」朋友圈。他们虽然可能也常吃的家门口的煎饼果子和沙县,也穿着裤衩蹲在垃圾桶边啃西瓜,但这一点不妨碍他们在聊起咖啡的时候,瞧不上鄙视链的下端。毕竟,制作精品咖啡的生豆是在少数极为理想的地理环境下生长的,质地坚硬,口感丰富,风味特佳,讲求新鲜。它既象征着某种更高标准的精致追求,又隐隐带着某种「反工业化」和「反商品化」的嬉皮意味和不羁感觉。
在鄙视链第二层的人们,喜欢拿着星巴克、Costa的纸杯打车、上班、逛书店,他们可能常穿zara、H&M,买MCM铆钉双肩包(当然也有可能是淘宝上300块钱的仿款)。星巴克、Costa作为精品咖啡业的翘楚,就像是滚圈的汪峰、民谣界的宋冬野,以及变成了中产阶级的嬉皮士。他们也看不起鄙视链的下端,这种心态大抵类似于韩寒粉看不上郭敬明粉。而在这一层,喜欢弱势的Costa也能显得相对小众,于是星巴克派和Costa派也常常彼此鄙视着。
速溶咖啡在二战之后正式进入大众的生活,主要用廉价烘焙咖啡豆制成。而速溶咖啡的受众处于鄙视链的底层,他们几乎都不能算是爱喝咖啡的人,就像穿真维斯以纯夏拉贝尔被认为完全不懂时尚。在追求咖啡口感上,他们毫无企图心,因而总是被链条上方的每一个咖啡爱好者鄙视,不过,他们中的一些人对此并不在意,因为具有了一种杜尚式的随遇而安、「无欲则刚」气质,他们甚至可以反过来鄙视处于鄙视链顶端的精品咖啡爱好者。
这条鄙视链如此循环往复、错综复杂,以至于我们觉得它不是一个单向度的链条,而是一个由鄙视形成的莫比乌斯带。
鄙视链二:手冲>意式特浓>美式>花式
手冲咖啡是当今精品咖啡时代最流行的咖啡冲泡方式,它可以做出清澈的咖啡,最能体现咖啡原味,且具有最佳口感。而耶加雪啡因具有独特的水果韵味、酸甜感和黑巧克力的余味,被普遍认为是最好的咖啡品种。最好的处理方式是浅度烘焙,因为深度烘焙就像是很浓的调味汁,会盖掉一些味道。
意式特浓(Espresso)咖啡是通过机器快速加压进行快速萃取,据说是因为那不勒斯人心急,等不了慢慢萃取的缘故,因而发明了这种25秒内急速萃取1至1.5盎司浓烈咖啡的方式。上海人管「心急」叫「穷相」,那不勒斯人想必都是他们眼中的「乡下人」。
美式咖啡是在萃取完意式特浓咖啡后,继续供水完成。因为萃取时间更长,所以咖啡因含量更多。二战时期在欧洲的美国军人将热水兑进小份浓缩咖啡,这是美式咖啡的由来。然而,「兑水」、「量大」、「随取随喝」的美国快餐文化,没有「仪式感」,没有「精致」,没有「腔调」?
花式咖啡,囊括了一切加糖、加奶、加奶油、加巧克力、加炼乳,以及加伴侣奶精的行为。最早在咖啡中加入糖和牛奶的,分别是土耳其人和维也纳人,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善口感,也能掩盖咖啡本身品质的缺陷。有钱人瞧不起穷人买便宜货这一点没什么意思。但如果追溯食物史的话,人类口味变迁的偏好也反映着所谓的人性与文明的进程。
人类的文明史本来就是一部与本能和欲望抗争的历史。越是能抗争本能和欲望的人,似乎常常会被我们定义为最高级的人,也更有美德。偏好闪亮、花俏、高热量、不节制、懒惰,甚至胸大、胖,都被认为忠于自己的本能。因而,吃蔬菜豆腐的素食主义者鄙视杂食者,极简风格推崇者被说「性冷淡风」和「禁欲风」却沾沾自喜。教艺术电影的教授也会因为偶尔看了爆米花电影,并且乐不可支的时候,产生某种「羞愧式快感」的心情。所以,当年某杂志记者采访汤唯时,问及最喜欢的一道菜,她说「回锅肉」,正式发稿时,经纪公司却要求改成更为清心寡欲、人淡如菊的「香菇菜心」。嗯,「香菇菜心」显然才是女神应该吃的菜。
咖啡师总爱说,我要让人们了解咖啡,爱上咖啡。我想可口可乐是不会说,我想让人们了解糖水、爱上糖水的。
我们爱咖啡,但我更爱的显然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