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重得宜大权在手,偏正不倚天地良心”这是国人比较喜欢的一幅对联,过去常常挂在星秤铺的门前,所谓“星秤”就是广为人所知的杆秤。小小的一柄杆秤步入历史舞台已有千年,相传,杆秤制作的始祖正是木工始祖鲁班。
然而,随着电子秤的广泛运用,杆秤渐渐淡出了市场,除了偶尔能在药店里看到之外,便极少被人使用,更莫说杆秤的制作工艺了。在过去,杆秤可谓与商品货物交换息息相关,有市场的地方就会有商人,而有商人的地方自然少不了那一把称斤量重的杆秤,走街串巷的商人人手一把杆秤,待买卖来时,随手挂好秤砣,货物朝秤盘一丢,一提杆秤,“您看,秤高高的”。买家看着高高翘起的秤尾,生意也就做成了。可这样的场景,也许要成为一道逝去的风景了。
杆秤属于精细的计量仪器,有一百多道制作工序,光制作秤杆就有十多道工序,早年有记者走访民间杆秤制作艺人,其间就了解到,秤杆是用花子木分割成条状,再去棱形成毛坯,接着先用刨子推成清圆,清洗一遍后抛光,后还要用砂纸将毛坯砂多遍,然后打磨、画刻度、打眼钻孔、安刀口,分尺度刻,再钻花、钻眼,割芯子,上铜芯,然后水磨,晾干;还要用砂纸将杆再次砂光,上漆、打白蜡,然后给秤的头尾包上皮子。在制作工序完成后,要做的就是测试,一般的秤测试时要从1斤、2斤的开始,反复多次,一直要把“两子”测试完,一杆秤的制作才算真正完成了。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杆秤买卖最辉煌的时期,当时正是改革开放时期,人与人之间交易的频率增加,而商品交易就需要秤。虽然当时也有磅秤、弹簧秤,但由于杆秤便于携带,同时好用,价格又便宜,因此很受欢迎。可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杆秤的生意便大不如前,电子秤开始挤占了杆秤的市场。电子秤很好辨认,商品一放上去,重量就马上显示出来,电子秤的价格也不高,相较之下,杆秤自然丧失了优势。
杆秤制作工序多、耗时长而且挣钱少,如今已经没有人对杆秤制作感兴趣,杆秤这种传统的计量工具消亡或许无奈,但杆秤制作工艺是流传千年的手艺,如果因为历史、市场需要种种原因而消失岂不又是传统工艺的一大损失。现今许多老一辈杆秤制作手工艺人眼看着祖祖辈辈世代相传的手艺无人继承只能喟叹,更有甚者,原本养家糊口的手艺竟沦为了老年的乐趣,岂不令人感伤。
“做秤就是做人,刻度一点不能差、斤两一点不能少!”这句话现在依然被健在的老一辈手艺人挂在嘴上,天地之间有杆秤,人心里头也有杆秤,别看这一把杆秤不起眼,斤两之间就承载着古人“公平”的理念,古人的道德伦理便是一杆无形的秤,芸芸众生都不过是秤上的东西,一碗水端平才不会溢出来,一杆秤拿稳才不会缺斤少两,做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可时代不同了,快捷生活总要以一些东西为代价,杆秤制作工艺为代表的种种传统手工艺无疑成了代价之一,但愿人们忘记的只是这种制作工艺,而不是这种工艺背后庞大的文化体系和那一杆秤上的最原始的“道德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