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先生是我特别钦佩的一个不平凡的人,她的那部平凡而伟大的作品~《我们仨》,据说在2003年度文学十大好书评选中位居榜首。一直以来我都想认真拜读一下这本书,但由于自身的种种原因(不想再做无用的检讨了),今天才得以实现,我花了大半天的时间(午睡都省略),将这本书读完。
读完这本书我的心好痛,好沉重。先生一家是如此的相知相爱相契,却又如此的命运多桀,经历那么多的挫折与磨难。1997年钱媛病逝,1998年钱钟书病逝,杨绛先生已经是83岁的老人,受到了何等的沉重打击,非常人所能承受。说真的,以自己目前的文学素养与阅读水平,还写不出对先生作品的理解与感受,只能借用先生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我的悲伤心情:
”我觉得我的心给捅了一下,绽出一个血泡,像一只饱含热泪的眼睛…“
”我的心上盖满了一只一只饱含热泪的眼睛,这时。泪一起流下来“
”胸中的热泪直往上涌,直涌到喉头。我使劲咽住,但是我使的劲儿太大,满腔热泪把胸口挣裂了。只听得噼嗒一声,地下石片上掉落下一堆血肉模糊的东西。迎面的寒风,直往我胸口的窟窿里灌。我痛不可忍,“
那是描述怎样的一颗母亲的心呀,心碎了,掉在地上,又加上寒风,直往胸口里灌,谁能忍受这般的痛彻心扉,读到这些充满悲情的文字,给我以强大的震撼,情不自禁的抚摸着自己的胸口,泪水如泉水一样盈眶而出…心绪久久不能平静。
还有杨绛与钱钟书的伉俪深情,更是永恒深挚,如果不是看了别人的书评,开始我还真没读懂《我们仨》第一部——古驿道上相聚,查阅了资料才知道:
”1933年,钱穆先生对当时只有22岁的杨绛有一句脱口而出的评语:“我看到你是个有决断的人”这句话真是恰如其人,简约恳切。九秩高龄的杨绛,在1997年痛失唯一爱女之后,接着在1998年又失去了患难与共的丈夫两次失去挚爱的打击,令她悲殇不已,但是她抗住了命运的无情打击,并以出众的才情与惊人的毅力写出了《我们仨》这一本血泪之书,世事沧桑,天地玄黄“我们仨”经历了梦魇(yǎn) 一般的生离死别,而这其中不离不弃的家庭真情,无怨无悔的爱国情操以及淡泊名利和仁爱的知识分子人格精神是留给我们这些活着的人最好的精神财富。”
由于目前的写作水平及思想深度太浅,对于这本书给我的深切体会,我还是套用网友的文字做个总结吧:先生对生活的体验,告示我们:”人世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是夹带着烦恼和忧虑“”人间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所,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已经走到尽头了“,这是智者历尽沧桑后体悟出来的人生箴(zhen)言,没有长久的永远,只有永恒的短暂,日子一天天过去,快乐也罢,忧伤也罢,都将随着时光的推移而归于淡泊,教人正视世间的悲欢和人生的坎坷磨难,平静面对,坦然接受,同时积极地追求美好的人生,体验和充实自我生命,就不算虚度此生,也就没有辜负父母和岁月赐予的生命,生命无价,真情相惜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