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假期最让人崩溃的不是加班,不是堵车,而是陪孩子。”
身为俩宝的妈,自从开启暑假模式,就感觉自己被这句话虐了千千万万遍。大孩子写作业、玩手机、看电视、接送兴趣班;小孩子吃喝拉撒睡,一会做饭一会洗屁股,这边擦干净穿上衣服,没几分钟又拉得稀里哗啦……这样周而复始,筋疲力尽,真真是让人累到极点,也崩溃到极点!怪不得全国的宝妈随着酷暑的来临,也进入了一个高热的崩溃期,有数据表明,患抑郁症的宝妈直线上升呢。
每一个当妈的,都有这么一部血泪史:孩子还没出生的时候,怀着万分憧憬期待的心情,感觉既甜蜜又幸福;但是宝宝一出世,画风就全变了,小的时候根本离不了手,不是拉屎就是拉尿,或者整夜哭闹不睡觉,等大一点又面临着叛逆期,吃饭睡觉不配合等等,都是问题。真是不说不知道,一说都是一把泪呀。
难道真的没有办法破解吗?
最近一本新上市的书《不急不吼:轻松养出好孩子》,用翔实有趣的真实案例和30个切实可行的方法,回答了所有爸爸妈妈陪伴孩子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你家宝宝做事拖拖拉拉,吃饭不及时,睡觉不按点,怎么办?别着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不急不吼:轻松养出好孩子》是怎么说的。
本书的作者是三个年轻的妈妈,有着非常多的相似点:都是亲子教育专家,都曾在亲子教育方面做出卓越的成绩。何小英,受邀学而思家长帮家长学堂讲授亲子教育大咖音频和视频直播课,点播人数近10万。魏华,做过七年的育儿知识讲座,经历过1000多个家庭的案例辅导。李丛,孕期讲课超过三百五十个小时,是实战派的正面管教导师。三人各取自己名字中的一个字,组成了“樱花丛”。
这三人都是宝妈,也曾遇到过万千妈妈都遇过的问题:在教养孩子方面遭遇了巨大挫折,并且一度抑郁,怀疑自己和人生。但通过反复学习和实践,她们不仅走出了低谷,而且遇见了更好的自己。
《不急不吼:轻松养出好孩子》主要从5个方面阐述了教育方法:好习惯、好兴趣、好能力、好心理和好环境,又细致地总结提炼出30+个方法。
这些方法包括四叶草法则,4P,ERC,TTH,“清、示、样”,APA,红绿灯法,“乐观DAD”,时间四象法等。看到这一堆陌生的名词,是否心里又打鼓了?是不是很高深的纯理论呢?其实不是啦,这些有趣的方法名都是几个可爱妈妈的灵光一闪,只为了好记又好用。
学会四叶草法则帮孩子开启好习惯之门。
四叶草法则非常简单,就是用四片叶子代替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片叶子,提前约定,让孩子心中有数;
第二片叶子,制定目标,有目标的人才不会迷路;
第三片叶子,有限选择,孩子更愿意合作;
第四片叶子,认可孩子,让孩子更有价值感。
身为宝妈,我们都知道孩子好习惯的养成有多重要,可是总缺少方法,或者有的即使知道方法,却没有坚持下来,导致事倍功半。
拿我自己来说,在大宝出生后就一直督促自己要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但后来因为工作调动,有很长一段时间孩子放在老家,我有再多的理论和实践也没办法实施。造成的后果是颇为严重的,宝宝养成了很多不良习惯,而且从心理不愿意与我们相互体谅和合作。后来做了很多努力,终于慢慢顺过来,但依然有些问题无法根除。这件事的教训就是,孩子习惯养成是有时间限定的,一般三岁到六岁,就是最重要的时间段。
养成好习惯这么重要,最关键就看方法了。樱花丛三位妈妈提供给广大妈妈的方法,恰好是最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一件事情,从告知孩子让其有个基础概念做好心理准备,到目标的制定和实施,再到结果的认同,提升孩子的价值感。这件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孩子参与。只要参与了,无论结果如何都是双赢。而爸爸妈妈要做的,就是想办法引导孩子积极参与。
掌握了“四叶草法则”,就可以运用到实践中的很多地方:比如宝宝不吃饭怎么办?不睡觉怎么办?不爱做家务怎么办?运用这个法则以及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的调整,基本可以完美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方方面面的问题。
好兴趣帮助孩子打开世界的奇趣大门。
说实话,我们小时候学习特长是一种奢侈,但放眼现在,没有一门特长傍身的孩子,真的少之又少。有的甚至同时学习和精通好几样,唱歌、跳舞、绘画、跆拳道,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这也造成了现在满世界学习特长的氛围。当然,我们的观点是应该学但不应该逼着学,每个宝宝刚开始学习时都是从枯燥寂寞中走过来,所以不是那么容易就能体会到其中的价值感,更需要家长拿出足够的耐心和引导技巧,帮助宝宝顺利学好这项技艺。
《不急不吼:轻松养出好孩子》告诉大家:“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关键是父母要学会去发现。”你要看到孩子的长处,要用发展的眼睛观察自己的孩子,一定有Ta擅长的闪光点,抓住闪光点,放大它,体现它的价值,那么孩子的闪光点会越来越多,越来越亮,最后终于一跃成为璀璨的新星。
从发现到引导,了解其中的误区,坚持正确的方法,比如把家培养成兴趣的土壤,和孩子一起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三分鼓励加一分批评能让孩子更加动力十足。
生活中,很多家长一边玩着手机一边督促孩子学习,这实在是一件可笑的事。你自己都做不到,怎么可以要求宝宝去做?把家培养成兴趣的土壤,就是说让全家总动员,朝着兴趣一起努力,这样做的效果是事半功倍,宝宝也能最快进入学习状态。
学习能力是一种技能,越早培养越好。
怎么让孩子学会管理时间?
哪些方法,让孩子学到根本停不下来?
让孩子好好做作业,有什么好办法?……
试问爸爸妈妈陪伴孩子最大的恐惧是什么?不就是做事拖拖拉拉(不会合理安排时间),不想学习,不愿写作业这些小事吗?可偏偏是这些小事折磨得人欲哭无泪。
樱花丛妈妈告诉我们,那些折磨人的事其实很好处理,关键看你是否掌握了方法。比如管理时间的四象限法,游戏学习法,学霸们的撒手锏等种种办法,用一条条摸索和总结的经验,给大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行动方向。你要做的就是学习、实践、然后坚持,就这么简单。很多小方法坚持短短一个月就能看到效果,你不来试试看嘛?
好心理让孩子健康走向世界。
昨天和楼下的宝妈聊天,她一脸憔悴,说自己的宝宝经常情绪失控,去商场看着想要的玩具就非买不可,不买就撒泼打滚,又哭又叫;又比如吃饭他只挑自己喜欢的菜吃,不喜欢的就不沾。“这样的小孩真头疼。”她烦恼地说。
樱花丛妈妈告诉我们,孩子也会有小情绪,心里可能住着一只情绪小怪兽,所以需要家长及时疏导。孩子心理健康,才能有力量地走向更广阔的世界。那么如何帮孩子树立健康的心理观呢?其实也是有一些小技巧的。比如“乐观DAD”方法教会孩子抵御“抑郁”,“哆来咪”唱起来让孩子拥有更多自信,用活“CAP原则”培养孩子的自控力……每一个方法都是精准出击,着手解决现实中我们在陪伴孩子时遇到的实际问题。
好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土壤。
以上所有方法的运用都需要回归到一个现实情境——就是成长的土壤。这一块主要是针对家长说的,都说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事,就是你没有经过培训就成为爸爸妈妈,事实上所有职业包括爸爸妈妈也是需要经过学习和培训,才能胜任的。但很多人看不到这一点,还自以为是,认为自己就是称职的家长,认为自己怎么做都可以,因为出发点是为了孩子……这种错误的认知真的害死了很多家庭,以及很多无辜的孩子。
那么,好土壤该怎么培养呢?最主要就是会沟通。
书中提到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许多宝宝出生后,由于宝爸宝妈都要上班,孩子由隔代亲的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看护,那么一家几代人共同居住的局面就出现了,一些小摩小擦也会无法避免的出现。
最实用的道理就是,你怎么说老人才愿意听?这个你,自然指的就是宝爸宝妈。方法很多,如“黄金圈沟通法”,巧用三招让爸爸乐意一起照顾孩子,学会开家庭会议等等,都是非常实用。
通观全书,细致梳理作者的用心,还能发现一条隐藏在方法论之下的暗线:
所有的方法都有一个前提——尊重孩子。
这本书传输了一个很重要的理念,爸爸妈妈做任何决定、行使任何方法都要提前和孩子沟通,这样最大限度地尊重孩子,能让孩子感觉到深深的爱,心理上更易于接受家长的建议和安排,也能够更好进入我们期待的状态,同时也言传身教地引导Ta怎么去尊重别人。
所有的问题都有解决途径——找对方法。
这本书先后总结了30多个小方法,主要针对家长陪伴孩子出现的各类问题,是非常实用的一本育儿经验教育书。最主要是里面提到的方法都有极强的针对性,而且可操作性强,孩子容易接受,并且能在短时间内就看到效果。所以,找对方法并努力实践,所有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所有的爸爸妈妈也需要学习和成长。
本书写的教育方法,毋庸置疑,读者群是定位在爸爸妈妈的,它告诉我们育儿路上遇到各种问题很正常,不要惊慌,更不要焦虑,找到正确的方法解决,就能有效处理好这些育儿问题,让宝宝快乐成长,让家庭和谐幸福,也让自己得到成长。
书中有几个知识点说得很透彻,让我们感慨万千。比如法国童话《小王子》中说:仪式感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刻与其他时刻不同。为什么要培养有仪式感呢?因为仪式感就是用心对待生活中那些看似平凡的小事,而认真对待的态度。比如,睡觉之前认真地刷牙洗脸,是对自己身体认知开始的基础。开学时发下新课本,用心包上封皮,包含着对新学期认真学习的一种态度。仪式感不是追求形式华而不实的东西,评判仪式感最重要的标准是能否让人感受到内心的富足。当孩子慢慢累积了这种富足,就会完成从行为到习惯的提升。所以努力找到属于你和孩子的小仪式吧,当然最好提炼为家庭仪式,固话它,美化它,坚持下去,一定会让宝宝和整个家庭都受益。
书中提到一个问题:拿什么打败手机游戏?是你高质量的陪伴。
前段时间,一部名为《陪着≠陪伴》的短片刷爆全网。视频还原了平时父母陪伴孩子的各个场景,细腻展示了陪伴孩子过程的种种过失,真实而又触动内心,让人看了当场泪崩。在这段片子持续刷屏时,大家都感慨:别再说自己陪伴孩子了,你充其量就是“陪着”。有一种伤害叫“陪着”宝宝,因为你不知道陪着 ≠ 陪伴。
“爸爸,我想告诉你……”“等会再说,我正忙着呢!”“妈妈妈妈,快过来……”“等一下,我发完这封邮件就好!”这样的场景,相信每个爸爸妈妈都很熟悉,孩子一次次叫你,从满怀希望到寂寞忧伤。那些父母定义的“陪伴”只是出现:陪你上学、陪你写作业、陪你去补习班……却没想过,自己的陪伴是“隐性失陪”。都说“子欲养而亲不待”是人生的一大遗憾,“你再不陪伴,孩子就长大了”又何尝不是呢?
从陪伴孩子到自我成长,爸爸妈妈有很长的路要走。
有一首《挑妈妈》的小诗说:你问我出生前在做什么/我答/我在天上挑妈妈/看见你了/觉得你特别好/想做你的儿子/又觉得自己可能没那个运气 没想到/第二天一早/我已经在你肚子里。每个宝宝都是降落在人间的天使,既然他们挑选我们做他们的父母,相信我们家有情有爱,就是最好的土壤!
方法虽小,但实用就好!感谢《不急不吼,轻松养出好孩子》,让我们轻松养育孩子的同时,成为更好的自己!
叶叶未央:关注宝宝和女性成长,欢迎关注公众号:宝宝创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