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爱烂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我的忐忑人生》,11年三十岁出头的金爱烂完成了结婚生子,她也开始去回忆逝去的青春,想靠文字去抓住什么。也许是因为女性特有的敏感度,我更加去觉得作者可能不仅仅是为了炫技,任何文学形势其实最主要还是为了写自己的心,对世界的感受与思考。相比短篇华丽耀眼的笔锋,长篇小说争议很大,“太拖拉,琐碎造作,后青春式的矫情。”这是我总结别人评论的概括词。金爱烂是很有天赋的作家,但是至于法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家获奖者勒克莱齐奥在谈及韩国文学时说金爱烂在“二三十年后很有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我持怀疑态度,文峰确实锋利,但还不足以刺穿人的心内膜。估计是80年作家我同样想到中国80年代作家像张悦然,七堇年,郭敬明一辈的伤痛青春文学作家。但我知道这本书是作家在30岁写的,后记也提到
这首歌
能否变成种子,变成口哨,
变成陌生的脸
我不得而知,
但愿它能像你很久以前
渴望呼唤的名字
这本书献给inboil
我跟他学会了
如何向被抛弃的名字吹送热气
在访谈中,她提到家庭说母亲是画绘画的笔而父亲是白纸。父亲形象的缺失,使得她笔下的父亲形象有点另类,跟故事其他人物格格不入。值得关注的一点故事里的妈妈同样喜欢艺术,也想违背父亲意愿选着艺术。而金爱烂同样如此违背父愿选着戏剧专业。突然很好奇了这本书是不是作家送给出世的孩子呢,而里面的爸爸妈妈原型是不是自己和丈夫呢。在《在外面是夏天》短篇集里,里面的一个故事《风景的用途》写道“感觉爸爸不是从另-个时代,而是从另一个世界来到这里。”缺失的父亲形象在她小说里的尤其明显,“即使爸爸在我身边,我感觉他也心不在焉,好像人在别的什么地方。”细腻的女性视角,为这个观感不那么好的故事盖上了一层温柔的薄纱。
故事很简单,一个十七岁的早衰少年在面对青春,人生,死亡,家庭,朦胧的初恋的感触,作家以“我”这个早衰少年,她游离在故事边缘,企图去写一个逐渐看着自己死去的具有蓬勃生机的少年,一个渴望活下去的少年。早衰症,十七岁,拥有八十岁的衰老的脸庞。我想也许死亡并不可怕,衰老才是真正可怕的。夏天浓稠沉闷但具有青春气息,金爱烂的小说夏天总是篇幅很多,“当我把夏天叫做夏天的时候,仿佛我真的拥有了夏天。”
以早衰少年早熟的观察力来开展故事,似乎这是作家借此来探讨自己与上一辈拥有的隔阂,小说有两条煮线,一是“我”生命最后一年现实发生的事,二是“我”通过别人说话和看到的事物描写的的事。任何生命都不是‘出生,而是‘迸发’。作家在面对孩童出生是否也带着些许困惑和迷茫呢,也许是写这部短篇刚好处与生子的时期,里面对新生儿的描写恰到好处。
韩阿美:普通之中存在奇迹,过着普通的生活,死于普通的年纪,这就是奇迹。
我同时想起某个十七岁的一天,夜晚寂寞如雪,白灯亮着晃着我的近视眼,我一遍一遍去抚摸他的文字,去体验一中不曾拥有的绝望,一种叹息荡漾在我心上,心里拥有了皱纹,也拥有了感受普通人对文字一种很重的依赖。我们说人生是实线。而面对这些被命运扼令的人们人生就像虚线。伯爵在城堡”陈浩,过早离去的少年,也许他的名字已埋藏在时光的尘土里,消失在时代的浪涛里。
“有时,我会思考一个容易让人感到愤怒的问题:为什么这个世界上大部分的人们,都拥有一个健康、自由的身体、而我却必须要坐在轮椅上,去忍受一个失去尊严的生活呢?”
“幸福就是一觉醒来,窗外的阳光依然灿烂。”
这位少年就像金爱烂笔下的韩阿美,过早的早熟,拥有蓬勃欲出的青春才气。人为什么生孩子?人们渴望让自己没有记忆的生活重新来过。上帝为什么制造我?
“我羡慕对健康无知的健康,也羡慕对青春无知的青春。”
“夏天是腐烂的季节,一切都在飞快地生长,一切都在飞快地腐烂。”
韩阿美希望能用父母给的笔记本写下父母亲的爱情故事,但在听到没钱治疗之后又把原先琢磨的稿子删掉。在家人反对去参加叔叔的节目时,我舀着红豆刨冰的手因为颤抖无声同意了这件事。这个细节非常日常也给故事提供个跳跃的空间,也就是作家所说的空间是故事的容器,才有之后的有力的想象力。
“一次成为一个人,已经足够幸福。”
“不能一下子成为一个人,多少有些悲伤。”
“人类或许存在上帝都会羡慕的举动。”
当作家姐姐提问导演蔡胜灿“那孩子也有性欲吗?”为什么作家会安插这个细节,她太懂青春男孩的朦胧初潮了所以故意安插,还是为了引出下面故事埋下的伏笔。梦境与现实穿插,里面有个小插曲,父亲因为烦闷带我去玩游戏机并对母亲谎称是医院等太久。母亲因为受不了而离家出走。
“当某人爱不了的时候,有个标准能让我们了解这份爱。”
“标准就是那个人想要逃跑。”
“妈妈,我…我知道妈妈想要逃离我,我知道这就是真爱。”
金爱烂运用了一个很好的“梦”这个替代物去描述故事,梦似乎更能表现人物的感受,让故事更有张力,读者看梦也先跳出阿美描述的现实生活,用虚构的梦境去对望阿美对现实最真实的看法。这个技巧很高超,让故事不是平实给以讲述,而梦让时间线慢下来,以此来调节平衡故事中人物的感情,也为后面故事转变提供一个跳板。
安插个次要人物张爷爷,跟阿美外貌一样老,但却是大人,而阿美是披着老人皮的少年。作家形成一个对立面,衰老与年轻,但是外表是差不多的,本质上确实不一样的。张爷爷家有九十岁的爸爸,这个爸爸有老年痴呆,但六十岁的张爷爷还是被他当成小孩。拍摄期间因为话题有点尴尬苦闷,作家安排一个小插曲,张爷爷来露面。之后拍摄完观看张爷爷又来打个圆场“没有我的镜头”。故事瞬间柔和很多没有那么苦闷了。
“简洁明了的答案落在我的心间,犹如漂落在水面的落叶。”
“因为疼痛,正如某位作家所说,疼痛的人都是衰老的人。”
突然发现一个有趣的点,作家在运用自然事物时非常细腻,用事物带入情感。有很多场景转变连贯又日常。「忙着发邮件,没有察觉妈妈每天都在服用奇怪药物。(埋伏笔:第二个孩子的出生)」
观众送游戏机(埋伏笔:李书河其实是一位为了寻找写作灵感的三十六岁叔叔)
“李书河……”
“我念出这三个字,像刚刚开始学习事物的名字时那样。仿佛无人知晓的深夜,松树枝的雪花承受不住自身的重量,笃地掉落,我的心里也产生了很轻很轻的动静。似乎还吹起了名为静谧的风。当啷啷,寂寞蔓延开来。这次,我轻声念出了十三级风之中属于零级的“静穆”。它变成世界上最安静的声息,制造出世界上走得最远的同心圆。太神奇了。我还以为零级什么也做不了,然而零级此刻却在做着什么。
风向计开始动了…
咯吱,哪里传来了陈旧的风板旋转的声音。我逐字逐句地读着飘过头顶的话字,然后转头去看句子流去的地方,那里…位立着一颗上了年纪的法国梧桐。成千上万的树叶哗哗做响,孤独而富饶。这棵树向那棵树致意,那棵树又向对面的书致意,不停不休,深沉优雅。如此看来,不光是人会送春天的秋波。”
“我们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时间造就的句子、节奏和温度相互混合、发酵,最后引起了化学反应。”
有人说最后韩阿美的故事有点突兀特别拖拉的感觉,其实并没有,故事需要打圆场,从开始到结束,最后少年虚构的故事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穿插故事中一些人物对话,对人生哲理,作家融合到了韩阿美虚构的故事里,“上帝为什么要创造我”“我是如何诞生的,诞生之前的故事”相信没有几个人知道吧,金爱烂用华丽优美的文字构建一个满是绿色的夏天,少年少女对爱情,对人生,对命运,对可有可无的虚幻,对未来的即将面对事物勇敢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