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的指示代词有:此、是、斯、兹、彼等等。它们和现代汉语的指示代词“这”、“那”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彼”有时也可以作第三人称代词用。如:
《诗经·王风·采葛》:“彼采葛兮。”
“其”和“之”也可以作指示代词。如:“非其人不可”(非那个人不可),“之二虫又何知?”(这两个动物又懂得什么?),但“之”字这样用的比较少。
古汉语的疑问代词有;谁、孰、何、奚、安、恶等。“谁”是问人的。“孰”可以问人,也可以问物,还可以用于选择。如:《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画孰最难者?”(画画里头什么是最难的?)。
“何、安、奚、恶”作宾语时表示“什么”、“哪里”。如:《史记·项羽本纪》:“沛公安在?”(沛公在哪里?)
作状语时表示“为什么”、“怎么”。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
除了上述三类代词外,古汉语中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代词:诸、焉、旃(zhan)、者、所。
“诸“等于“之于”或“之乎”,“焉”等于“于之”,“旃”等于“之焉”。它们都不是单纯的代词,而是既包含了一个代词“之”,又包含了一个介词“于”或一个语气词“乎”。这种情况是现代汉语没有的。(详解可查阅《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诸”、“焉”、“旃”各条。)
“者”和“所”表示“……的人”、“……的东西”、“……的原因”。简单地说,这两个字的区别是:它们和动词配合时,“者”代替动作的主动者,“所”代替动作的对象。如:“言者无罪,闻者足戒”,“闻者”是指听话的人。而“所见所闻”中的“所闻”,则是指听到的东西了。但是当“所”和“者”结合起来使用时,就都指动作的对象。如“吾所闻者”就是“我听到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