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七月,都是高考状元占据头条的时候。一边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而另一边呢?
武汉一名妇女自杀,留下遗言说“我对不起你们。”她的女儿今年参加高考,因为过于关心,妈妈亲自为女儿填报了志愿,没想到竟然填错了,本可以上更好的学校,这下全泡汤了。
“上差一点的学校,那就是耽误孩子一辈子”,愧疚的妈妈因此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一对分别为16岁、13岁的堂姐妹,平时在班里成绩中等,这次期末考试不理想,姐姐被老师“谈话”。俩人越想越伤心,相约跳崖自杀。妹妹因为悬崖太高没敢跳,姐姐跳下去受了重伤。
网友评论,“连死都不怕,还怕成绩不好?!”
为了中考体育拿高分,很多家长让孩子吃兴奋剂,“现在如果不拼一把,将来没机会了”,被发现以后家长不以为而然地说,“能有啥副作用,等上高中再补”;
一男孩的手机被父亲夺走扔到楼下,这个孩子也跟着跳了下去…父亲哭得撕心裂肺,旁边却有人冷冷地说,好糊涂的孩子,好糊涂的爸爸。
那他们为何会如此“糊涂”呢?
01 为什么现代人更容易焦虑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人群中焦虑症的终身患病率为13.6-28.8%;来自美国心理学家协会(APA)2000年的数据,患有焦虑障碍的病人,如果不考虑各种不同焦虑病症重叠的话,已经超过人群的三分之一。
为什么现代人这么容易焦虑?
原始人面对压力的时候,会做出“战斗或者逃跑”的反应,这种反应虽然也很容易被树下的某种响声唤起,但不会保持长时间的激活。
现代人虽然不像原始人那样有生存危险,但出于恐惧的本能,还是更关注负面信息,而信息时代又很方便获得大量的危险信号。
比如说前几天保姆烧死女主人和三个孩子,我们一听说大脑就开始飞速旋转:怎么防范保姆、保证安全?以后还能不能雇保姆了?物业可靠吗?
过几天我们看到,留学生被变态杀人狂绑架、下落不明,我们又要琢磨,外国怎么那么不安全?还能不能送孩子去留学了?
家有女儿的母亲这时看到了一篇文章,“自我保全是你的终生必修课”,里面是非常详细的安全攻略。可惜看完并不觉得安心,反而变得更担心,甚至想女儿最好还是待在家里哪都别去了。
这么多的危险信息,搞得人们总是非常紧张,很容易就反应过度。反应过度的根本原因,其实是要面对的威胁太多,把威胁不必要地放大了。
不同于原始人,现代人持续被应激反应干扰着。就说高考这件事吧,警戒系统恨不得从小学就开启,然后一直都不关闭。
长期处于这种警戒激活状态,就像埋了一颗炸弹,根本无法预料到底是抢走手机这种小事还是别的什么,就能随时引发大爆炸。
另外,除了信息爆炸以外,这个时代还带有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像原始人那样只保持温饱我们是不可能满足的。
对成功的过度宣传,经常让我们感到自己还不够好,生出比较心,执着于完美主义。
02 抬高和贬低,都很扭曲
小男人上小学的时候,我就怕参加家长会。只要一散会,好多家长都耷拉着脑袋出来,也包括我。
重点小学的老师是很有素质的,她们不会点名批评谁,只有表扬。
可是当你看到学霸一丝不苟的作业本,听到学霸家长如何投入的事迹,“不够好”的家长和孩子,会更自觉、更“努力”地鄙视自己。
也许你内心强大,不怕比较,可如果天天如此呢?
总有人告诉你,别人那样更好,你不好是因为努力不够,而且说话的人就是权威、专家、甚至整个社会,会不会改变你不够坚定的认知,让你也“糊涂”起来?
对“成功者”的过度赞扬,从来都隐含着对“失败者”的极度蔑视。持续高强度的比较和评判,完全可能变成一把把无形的利刃。
人生还长,对一次考试(即便是高考)就被抬上天的“成功者”来说,也未必就是一件好事。
在抬高和贬低之中,没有事实,只有扭曲的认知。
03 高考承载不了那么大的意义
重视状元,古来有之。
中国人的四大喜事,最后一句也是最重头的,就是“金榜题名时”。科举殿试第一名叫状元,依次是“榜眼”和“探花”,这都是要骑着马、带着花,四处去炫耀的。
打从“状元”这个词一出现,“状元热”基本就已经开始了。范进只是中了举人而已,当场就发疯了,因为即便是举人也可以改变阶层了。
千年已过去,现在又是一种什么状况?
作为广东省实验中学的一名物理教师,余乃明可能是最平凡的全省状元了。39年前《广州日报》报道了他,从此“状元”这个头衔伴随了他几十年。
从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每过10年,他都被媒体“揪”出来,“炒一炒”。
一到高考整个社会都如临大敌,数十年如一日高调宣传“状元”,这种社会气氛到底能有多大的正面意义?和科举时代相比,我们的心态真的进步了吗?
高速发展的社会已经造成了巨大的个体差异,由此带来的压力,每个人都躲不开。
有的人是自己去透支体力、过度工作试图去改变,而有的人则是对孩子提出苛刻的要求,让高考承载过多的压力;还有人感到,再怎么努力也无法成功,干脆放弃。
这些都会加重我们的焦虑。
其实理性思考一下,比起科举,高考这个节点的意义已经降低了很多,因为现代社会选择的机会更多、未来可以改变的也更多了。
上了大学还可以换专业,考研,甚至出国;不上大学也可以上职高,学一门技术,就业之后还可以自修、在职学习等等,比古代一考定终身好得太多了。
再说人类的寿命也变长,未来如何不在这一时。
但有人还是把高考当做科举一样对待,硬要高考承担全部“阶层改变”、“人生”或是“未来”这么巨大的责任,不能不说是一种落后、扭曲的认知。
很多悲剧的产生,根源就是这些扭曲的认知。
04 四种扭曲认知的模型
现代心理学认为焦虑反映了认知因素和生物学因素的结合,认知因素主要体现在错误归因和认知扭曲上。
比如说“报错志愿”代表“一辈子完了”,这就是一个错误归因,这种归因方式引发了过度的愧疚。
认知科学先驱阿朗·贝克认为,引发痛苦情绪的认知扭曲有四种基本的类型。
(1)选择性概括
人们会忽视能证明他们能力的证据,而选择性概括揭露他们缺点的部分经历,也就是看缺点,不看优点。
比如:自杀的妈妈完全不记得曾为女儿付出那么多,而只在意高考填错志愿这一件事,认定自己对不起女儿。
(2)过度泛化
就是从一些孤立的经验中过度泛化到全部。比如,因为一次考试成绩不好,就认为自己再也考不好了。
(3)夸大
人们可能会放大不幸事件的重要性。比如,孩子沉迷游戏就是吸毒,没救了。
(4)绝对化思维。
没有灰色地带,非黑即白,非对即错。比如,快乐教育就等于不努力;考不上大学就是无能;不完美,就是失败。
这四种扭曲的认知模型,在“主流”教育观里都有很深的体现,然后又内化到父母们的认知中去,造就一个又一个“糊涂”的父母和孩子。
05 改变焦虑,从改变认知开始
那么,如何改变这些认知模式呢?
认知行为疗法(CBT)是治疗焦虑和抑郁比较有效的方法之一,它的关键是识别和矫正那些会导致情绪问题的消极认知。
其中有一种策略,是记录由负性事件引起的想法和情绪反应之间的关系。
比如,当你看到孩子玩手机就很生气的时候,能不能再深入想一下,究竟为什么你会气成这样?
你是否认为,孩子一玩手机,学习成绩就一定会下降;学习成绩不好,就意味着他前途堪忧,变成一无是处的孩子?
当你发现这种想法几乎具备了上述四种认知扭曲(选择性概括、过度泛化、扩大、绝对化思维)的全部特点时,你也许就会意识到,这真的是小题大做了,事实上并不需要过分担心。
焦虑其实就是一种把威胁放大后的弥散性恐惧,它的关注点放在了对未来的担忧和认为自己没办法解决的问题上。
在这种过度恐惧的状态下,人们常常会感到绝望而做出过激的行为;而当你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并把注意力拉回到眼前的、具体的、可以改变的问题上,就不会那么惶恐了。
理清事和人、情绪和想法、现在和将来之间的联系,改变错误的因果关系执念,深入觉察和反复训练,就有可能逐步改变认知。
而改变认知,是改变焦虑的第一步。焦虑不是你的错,但不想被焦虑困扰,却只能靠你自己。
人的最大优势,就是可以不断成长。无论是对孩子还是对父母来说,高考之后,人生可能才刚刚开始,现在说一辈子未免太早。
愿每一个家长和孩子,都能保持清醒的认知,不苛责、不绝望,勇敢地活下去。
·End·
作者 | 八段锦,心理科普作者+建筑师,已出版两本心理学专著。转载须授权,如果觉得有用请点赞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