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不知道从何时起,这句话开始大肆流行。它几乎成了中国家长育儿路上的金科玉律。
输掉了起点,你就输掉了终点。在很多家长看来,这是一个让人无比焦虑却又无比灵验的魔咒。为此,很多家长不顾一切,奋不顾身。
最近上映的印度电影《起跑线》,很多人看完之后都感慨,原来不只是中国家长们这样,面对孩子的教育,印度人也一样疯狂。
电影讲述了印度一对中产阶级夫妇拉吉和米图,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衣食无忧,但是妻子米图却一心想让女儿摆脱他们在市井做生意发家的阶层,立志要把女儿送入名校,进入真正的精英阶层。
在这个印度版的“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故事里,我们却清清楚楚地看到同样中国也面临的教育问题,所遭遇的社会乱象。
01
孩子的教育,成了父母的战场
为了让孩子追求“更好的教育”,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拉吉夫妇拼尽全力,甚至可以说是不折手段。
买学区房
和中国一样,印度也分学区房,贵族学校按学区划分,只收学校周围3公里以内的学生。
但,这只是开始。
入学首先要拿入学申请表。拉吉6点去排队,以为自己够早了,却发现有家长凌晨12点就开始排队,干粮、帐篷、尿壶……配套齐全。
报培训班
原本在拉吉夫妇看来,女儿皮雅聪明优秀,已经能用英文背诗歌,夫妻俩都特别自信。
没想到,相比起其他的孩子,皮雅已经落后的不是一点半点,别人家孩子不仅知道恐龙生活的习性和种类,还通晓三国语言……
被彻底刺激过后,在培训顾问的煽动和怂恿下,夫妻俩给孩子报了各种各样的培训班:
10点数学课;12点游泳课;下午2点英语课;4点礼仪课;6点艺术课和音乐课……
这个场景,对于中国家长来说,更是司空见惯。
拼背景
但是,牛气的学校就是任性,他们招生不仅要学区,考察孩子,还拼爹妈。
也是这对夫妇开始在培训老师的帮助下对自己进行改造——无懈可击的申请表;找刚刚忙完时装周的设计师设计形象;
叫老婆改口叫honey(英文“亲爱的”);邀请邻居参加派对、背下模拟面试的标准答案……
两人摇身一变成了有钱有品的上层人士。
然并卵,申请的4所学校全都拒绝录取皮雅。不是因为皮雅不好,而是因为:
令人错愕的是,这并只是电影桥段,更是赤裸裸的现实。
孩子的教育,又成了父母拼背景的江湖。一声长叹!
玩政策
在拉吉夫妇束手无策之际,他们无意中得知学校有针对贫困生的25%名额,夫妇俩决定剑走偏锋装穷人骗名额。
为了骗过学校的上门检查,他们伪造贫困证明,搬离新买的豪宅,搬去贫民区居住,衣衫褴褛,凌晨起床在车站排队挤公交车,去饼干厂做流水线工人挣钱……面对缺水断电、与耗子同居的清苦生活,两人洋相百出,但为了女儿还是坚持下来了。
最终,拉吉夫妇终于得偿所愿,为女儿骗取到了一个名额,让她能进入名校。
如果故事戛然而止的话,那么,这对焦虑而疯狂的父母,已然赢得了这场起跑线上的战役,他们真的成功了吗?
02
起跑线的理论为何如此盛行?
感谢电影《起跑线》,它给了我们一个契机,去反思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起跑线的理论像魔咒一样深入人心?
电影在讲述这个既荒诞又现实的故事过程中,也为我们抽丝剥茧,揭示出这个时代教育问题上面临的残酷真相——社会不公,教育资源分配严重不均衡,阶级固化难以打破和教育越来越商业化等等。
社会越是发展,资源越是集中被控制在上流社会的手中。社会精英或权力阶层通过教育和传承,顺利完成了权力或财富的交接,让阶层得以固化,并牢牢地承袭下去。
在阶级固化越来越难以打破,教育资源不断被垄断和控制的大背景下,教育就变得越来越商业化了。教育演变成用权力和金钱去换取的商品,而非每个人都可以获得的机会和权力。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产阶级的焦虑蓬勃生长。
在中国也一样,大部分家长也对这套逻辑深信不疑。
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不在未来竞争中失利,为了让孩子能挤进上层社会,家长们开始疯狂的教育投资,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班,填满孩子整个的童年。甚至还通过不断偷跑、抢跑的方式来抢占先机,中国家长的集体焦虑,把起跑线的起点越定越低……
于是,所有的人都被大环境裹挟着陷入了一个巨大的焦虑旋涡中,难以抽离。
但是,作为新生代的家长,如果我们没有理性,不去觉醒和反思,只是随波逐流,即使我们让孩子赢得了所谓的起跑线,也会输了孩子的人生。
03
不要让孩子赢了起跑线,却输了人生
这部电影中的很多场景都狠狠地击中了我的心,然而,对我来说,最震撼的是电影最后的反转。
当拉吉和米图放弃从穷人那里抢来的学位,在名校的家长会上发出自己铿锵有力的声音时,我无比感动。
拉吉说,如果我不是一个好人,又怎么能成为一个好的父亲。
这正是拉吉对自己的深刻反思和对教育本质的追寻。
如果我们不去反思自己,不去思考何为真正的教育,什么是真正的起跑线,即使让我们赢得了孩子的教育起跑线,也会让他们失去更多更珍贵的东西!
不要让孩子赢得了起跑线,却输了亲子关系。
在起跑线的战役上,一连串的培训班与兴趣班,完成一站,马上奔赴下一个战场,这样的忙碌奔波成为孩子的日常。它直指的本质是:新式的托管教育。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一味地向外求助,等于家庭教育的空心化。
当家长把教育的责任完全转嫁给外界,让培训班或学校来承担自己的育儿责任,那么家庭教育就必然会缺位。
这样的教育,即使能让孩子赢在外在教育的起跑线上,必然是以输了亲子关系和家庭教育的沉淀为代价的。
我曾经参加过一个幼儿教育活动,教父母如何正确地陪孩子玩耍。这个经历让我明白了,生活中出处都是孩子的玩具和游乐场,并不是买的玩具越昂贵越高科技,参加的班越代表教育前沿成功,才能达到教育目的。
一张旧报纸,一个废纸盒,也能变成玩具,但是父母高质量的陪伴和情感投入,就能让一切都焕发神奇的教育意义。
孩子最好的教育,其实来自于用心去陪伴孩子的父母,来自花心思陪玩的父母,来自从生活本身去教育孩子的父母,而不是会花钱买教育的父母。
所以,与其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不如停下来,和他一起在生活中发现教育!
不要让孩子赢得了起跑线,却抛弃了健全的人格。
在电影中,拉吉选择了放弃靠造假和伪装骗回来的学位,他的选择给所有的人上了深刻的一课:
“这个时代,家长只重视孩子的能力而非人格。”
“我不能教会我的孩子像我一样,去窃取属于别人的权利。”
是啊,就算进入了最顶尖的学校,就算赢得了起跑线,但是如果我们在这过程中,是遗忘了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忽视了孩子的品格培养,那就是最大的失败。
就像是电影中,来自穷苦人家的邻居大叔,虽然目不识丁,但却拥有着贵族阶级,特权阶级都所无法企及的胸怀与善良,高度和格局。他用实际的行动教会了拉吉一家——何为无私的分享,何为真诚的关爱。这才是真正的贵族精神,同时也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就拿我自己来说,我对两个孩子最大的期望是,做一个有健全人格和善良内心的人。我希望他们能够看到比成功,财富,权力更重要的东西。
起跑线上一时的输赢,放置到漫长人生的角度上看,其实真的无足轻重;而引导孩子形成善良、勇敢、独立的人格,才是父母需要面对的终身课题。
不要让孩子赢得了起跑线,却抛弃了教育的本质。
最近,我一直在想,究竟什么是教育?
我在书里看到一种最简单解释,也最契合我的教育观的解释。
教育的英文单词:Education 是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发明的,它是三个词根的拼写。前面那个E,是外向的意思。duce是引导,tion是名词,本意是引导出来。
即,所谓的教育,就是把一个人的内心真正的引导出来,帮助他成长为他自己的样子。
的确,好的教育是帮助人们成为他自己。一个好的社会也应该是宽容的、多元化的,它会让每个人有权利去选择自己喜欢的道路。
现在社会,特别是中国的主流评价体系,都倾向于让孩子像工具一样地去竞争,去奋斗,但是作为父母,我们更加需要让孩子知道,他作为一个人,一个独特的人是何其珍贵。他能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过有尊严的生活,就已然是成功。
相反,即便孩子按照我们的设定,在起跑线上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占尽先机,但是却从未听从过自己内心的声音,那么,这样的赢在起跑线上,又有何意义?
不要让孩子赢得了起跑线,却放弃了无限发展的可能。
在这个时代,很多家长不希望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都旨在希望于孩子能通过教育,改变生活,进入到上层社会。
但是,教育真的只是挤进圈层的工具吗?
父母的设限就是孩子人生发展的天花板。我们把孩子的未来限定在不断攀升到阶级上层,那么,我们的孩子充其量也只能把追求社会地位和财富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
要知道,接受好的教育,最终指向的目标,不是成功,而是改变世界。是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而不是站在更高的金字塔上。
我曾经在我以前的一篇文章《好的教育改变阶层,更好的教育超越阶层》一文中说过,社会的流动,阶层的提升,是为了更大的梦想。
唯有这种大理想和信念的支持,孩子才能看到更大的世界图景,孩子的未来才有无限发展的可能。
就像电影的插曲中,孩子们是这样唱的:
生命只有一次
可我有百种渴望
我会将它们一一实现
生命只有一次
可我有百种渴望
没有什么能阻止我前行
孩子的生命只有一次,有着无限的未来与可能。只有当我们顺应了孩子的发展,为孩子提供了自然、不扭曲的环境的时候,我们才有可能发现一个人格健全,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的孩子,他自由勇敢,懂得感恩,抱有善良,有积极的心态。
愿孩子会长成那个自己心目中最好,真正的大写的人。真正赢得属于自己的一生幸福,而不是那个他人眼中风光无限的起跑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