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爱情中,人们最看重的是什么?
“三观一致”“聊得来”“久处不厌”,这些都是高频词汇。
比起婚姻,爱情还不需要承担过高的社会责任。在买房置业,生儿育女的责任到来之前,爱情似乎可以纯粹一点。
但这并不代表,只有两个人的爱情世界,不会受到现实因素的干扰。
2021年,小编看过的最美的现实主义爱情故事,有着最文青的名字——《她与他的恋爱花期》。
电影于年初就已上映,是曾出品《东京爱情故事》,《四重奏》等金剧的知名编剧坂元裕二的又一力作。
这部充满文艺小清新气质的电影,温柔又毫不掩饰地道出了年轻人恋爱中最经不起推敲的地方。要阐述这个故事,好像一个不小心就会让人伤心的样子。
花谢了,在一百个人眼中,花瓣有一百种落法。
我们曾经如此合拍,到底是什么让我们在岔路口走散?
今天喜圆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教科书级的文青爱情消亡史——《花束般的恋爱》。
“她说她喜欢我的书”
爱情,就是一连串心动的瞬间。男女主角间的心动,皆始于那些”我懂你”的点滴。
错过电车后,原本不认识的两人,阴差阳错聚地在咖啡厅等明早的电车。男主兴奋地发现,知名动画导演就坐在不远的另一桌,但同行的另外两人根本认不出。同样认出那位导演的女主娟察觉到男主的小失落,事后主动上前攀谈。
一对文青就这样碰出了火花。
他们关注相同的作者,都喜欢用电影票当书签,连两人的藏书都很像。
能让人觉得心意相通,是因为那些原以为自己奇怪的地方,在对方身上得到了共鸣和珍视。
两人都不理解“布凭什么能赢过石头”。男主有收集天然气储蓄罐照片的爱好,女主便陪男主一起去采景。在女主求职面试受挫的时候,男主鼓励道:面试官可能是很厉害,但他肯定不能像你一样,懂得今村夏子的《野餐》。
我了解你的特别,你在我心里永远是值得珍视的存在。这样的支持,给在现实竞争中受挫的文青无限安慰。
这个时候的二人,似乎有着“不做不想做的事情”的共识。两人借着女主求职不顺为契机开始同居,男主继续画插画,女主在冰淇淋店兼职。
出租屋离地铁半小时,两人刚好可以散步聊天回家。工作很自由,两人刚好可以双休窝在家里一起看喜欢的漫画。
那是一段,看着在不远处等着自己的ta,嘴角就不由地上扬的时光。
“我们毕业了”
对很多人来说,从学校毕业也意味着从爱情里毕业。走上社会后,爱情的打法似乎也变了?
娟的父母表示,不要求她去大公司,只求她能好好上班就行。母亲劝道,“出社会就像泡澡一样,刚进去的时候会觉得好麻烦,进去之后就会觉得好舒服了”,。
麦的父亲则以不同意他留在东京画插画为由,停掉了之前给他的每月5万日元生活费。
经济压力不费吹灰之力就让两个年轻人各自走上了求职道路。娟通过了会计考试,先一步在牙医诊所找到工作。之后麦入职物流公司,想着下班之后继续插画事业。
那时的两人,还是能都说出“和你相遇的两年,全是开心的事”的阶段。
虽然生活的挑战已经对步入社会的他们越来越近了。
麦的工作比他预想的要忙碌很多,周末加班,工作日里也没发走得早。原本打算继续的插画就这么搁浅了。
同时被搁浅的还有两人曾经共享的那些小确幸。
原本是两人都期待的电影,现在麦会在座位上睡着。双休加班不得不爽约娟时,麦自己也既烦躁又无奈。两人都喜欢的作者出了新书,麦已经没心情看了。逛书店时,麦会不自觉拿起来看看的书已经变成了成功学相关。
麦在工作初期也是有过成就感的。作为新人的自己分配到了任务,结识到了新人脉,这都让初入职场的他感到有成就感。辛勤工作对那时的他来说,除了挣取生活费,也让他获得自我价值感。
但娟还是那个娟。她会为两人都喜爱的面包店停业而难过,会想跟一起去看两人原来都喜欢的展,心爱的文学作品对她仍具有信仰一般的力量。虽然麦已经不这么觉得了。
就像这样不能说谁对谁错的,不想分开的两人开始渐行渐远。
没有狗血,没有争吵。两个曾经百分百合拍的人,最后选择在交往五年的时候分开。
“没钱的话,买不了书也看不了电影”
文青的爱情在现实的压力下走向落寞,似乎是一个很好定性的故事。豆瓣影评中对部电影充满了 “我就知道” 的态度。
“靠消费主义维系的恋爱是抵抗不了资本主义的!”
“穷是原罪,多少烦心事不都是生活所迫。”
“上班这件事基本可以杀死全世界99%的故事。”
但小编想要聊聊影片中关于自我实现,与伴侣间支持的角度。
娟和麦日积月累的不同,在娟打算换工作的时候爆发了。娟认为会计的工作不适合自己,想跳去一个做动漫主题的密室逃脱的创业公司。
麦不知道枕边人什么时候有了这些门路,也对这种非传统的商业模式表示质疑。“不就是玩吗?”麦说。
娟认为这家公司能让她做她想做的事,如果失败了那之后再说就好。
但麦认为去这种看着不靠谱的小公司会让履历难看,而且工作就是工作。回想自己在工作中受的委屈,麦不禁觉得娟的做法太任性了。
麦告诉娟,自己在工作时就算被恶劣地对待,也一点都不觉得辛苦,因为“这是工作”。
但很明显,麦并没有真正认可自己现在这样的生活模式。螺丝钉式的工作,日渐干涸的精神世界,他也很不满意,但似乎没有力气去改变什么。
这不禁让小编想到《青春期大脑风暴》一书中的论点。作者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西格尔指出,人在迈入成年后普遍会丧失青春期时拥有的一些品质,比如寻求新奇事物、创造性的探索等。
成年人对青春期少年的一些压制与反感,没准儿是出于一种潜意识的嫉妒。因为他们不再具备这样强大的生命活力。
对很多成年人来说,“生活一成不变,他们感到‘被困住了’或感到‘空虚’,失去了寻求新奇事物的动力,一遍又一遍做着同样的事情”,同时“生活已经失去了它的情绪强度,变得黯淡无光,甚至枯燥乏味了。”
小时候有没有听过长辈说这种话呢?“哪有那么多有价值感的工作?” “人到了一定岁数都是硬着头皮做不想做的事”。
带着这种对未来狭窄而灰暗的设想,人都无法抱有期待了。“长大就是这样的吗?那真是没什么意思。”
对于自己没有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的成年人,看到还在追逐自己理想的另一半,更多的是规劝对方加入自己的阵营吧。毕竟当年连支持自己坚持下去都没能做到,现在去分担别人走自己的路的代价,怎么想怎么不甘心。
曾经他们都喜欢动漫和小说,现在的娟说真的要投入这个产业。不知是想到了未知的收入前景还是自己错过的那份为爱好发电的人生可能性,麦无论如何也开心不起来。
“靠爱好活下去?你在小看人生”
全片描述男女主经济压力的片段其实很少。
男主被断生活费后很快开始找工作,女主也有出去上班。有两份收入的小家好像没什么大的经济问题。
情侣间过不下去,就都是因为钱的问题吗?不尽然。
首先,在当下大多数情侣两人都有工作,且女性在承担恋爱开销的意愿也越来越高,只要消费观念正确,恋爱时彼此都不应有过高的经济压力。
百合佳缘集团今年11月发布的调查显示,近70%的女性不认为“男性理应在恋爱中承担更多经济责任”,但男性群体本身有42%男性对此价值观表示认同。
比起钱本身,knowyourself近期的一项调查指出,情侣间为钱产生争吵更多是因为隐藏在金钱之下的,更深层次的其他问题。比如缺乏沟通,生活方式不契合,关系缺乏亲密度等。
麦与娟之间,就是长期缺乏经济交流后,出现了对未来规划不一致的情况。
“我不想做不想做的” 和“为了能和你在一起,我才会去做不想做的”两种态度间,一个人觉得为了两人继续在一起而勉强自己是真挚的爱,另一个人觉得真的爱就是不勉强彼此。
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分歧的呢。。。?
“我的目标是,和你维持现状”
全剧中,最让小编感动的就是这句两人一起在阳台上懒洋洋时,男主脱口而出的话。
“我的人生目标,就是跟你维持现状。”
愿意一辈子保持现状,该对当下有多满意啊。
“我喜欢现在的你,也喜欢现在的我自己”这个状态,是不容易达到的。
维持住就更需要一番苦工了,但可能那时的男主还没有意识到。
生活是流动的,为了维持两人间的感觉不变,可能两人都要作出很多改变和努力。
剧中并没有对两人生活中的柴米油盐给出很多描绘,可见生活琐事并没有成为磨灭他们感情的总要因素。
所以始于共鸣的文青爱情,致命伤在于精神世界的枯萎?
有评论写说,男女主的这种合拍其实还挺肤浅的,人们可能高估了共同爱好的重要性,在书影音上品味一致是没法支撑恋爱的。也有人将这部电影评价为“文艺青年社会化全过程”。
“你都如何回忆我?带着笑或是很沉默?”
面对生活,实用主义必不可少。用热爱抵御现实也许是文青最后的自留地,希望大家的心愿都能得到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