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多元医学的理论探讨 之十——西医也没法多深入
西医几乎所有工作都要求技术的支持,技术推动医学的进步,也导致诸多缺陷。工具要打开身体,将之分解成片面的存在,丰富的联系被切断,这是对生命的分解;工具只能反应丰富生命的某些特征,舌苔的颜色和质地丢失了,对精神、环境、个体差异的研究都很不够,这是对生命的抽取;工具执着于物质,强调疾病和治疗的机理,会丢弃各种高级生命特性,这是对生命的降维;工具是直接的,只搞懂是什么,不搞懂为什么,不懂生命是如何来的,不理解癌症如何最终肆虐,隔膜于生命趋势,不理解因势利导,也不懂得掌握机变;工具变得复杂而庞大,局限于专业场所,没法去到生产生活,没法理解个体差异,拖累了医学;触及物质,就遭遇生命复杂性,医学无限分科,整体感丧失了;人跟随技术而去,思维被约束,没法补充其缺陷;人们热衷于分解,疏离于关系、时间等更高层面,隔膜于协同、整合、相互影响……
西医技术带来的结论是周全的,形成自洽的理论空间,类似象棋对军事活动的抽取,是限定规则的理想化处理。这个体系显得生机勃勃,但形成了一套保护体系,阻碍人们的继续前进,诸多医学难题就是“看得见够不着”,更多医学需求无法出现在西医视野。
古时候,自然充满生命,人和世界在协商对话,巫师在当时负责此类沟通,萨满之类的角色就是当下的遗存。文艺复兴以来,自然被看作巨大的机械,它没有生命,可用工具探索,这是科学价值观的大转变,现代科学就走到活生生的自然的对立面,西医就走到仪态万千的生命的对立面。
还原论的短处就是整体观的长处,整体观能避免对生命的抽取,也不会导致生命的降维。人们外在地观察,看到生命的整体表现,也会敏感于环境的影响,熟稔于情志如何影响疾病,元气、平衡、变化、阴阳等概念会恰当地被感知到,因此启发医疗思路。
还原论着眼于生命的物质存在,就处在生命的下一层次,无法和生命对话,有些问题就是无法解决,就像哲学家尼采所说“要真正体验生命,你必须站在生命之上”。整体观超越生命物质,直面生命,就可能避开还原论的缺陷,可能解决西医面临的医疗难题。
风筝在天空飞行,人们可精确测量它在每一刻的状态和受力情况,以得出下一时刻的状态,但无法预测更长期的轨迹。可以换个思路,观察整个天空的气流,从另外的角度解决问题。生命研究也是这样,西医追求精确的测量,受到限制而无力自拔,中医可着眼于整个“天空”来获得更好结论。
分解方法带来西医的进步,也导致相应的缺陷,比如不能直接研究活人,只能进行离体研究,只能用动物做实验,很难模拟真实的人,效率很低,人特有的各种疾病都不易取得进展。中医来自生活,通过理解生老病死而形成,能自然地应用于生活,治疗和生活重合,就有独特的价值。
西药有强作用,必须经过周全的前期实验,有些西药在动物那儿有效,在人身上无效,这倒可以最终证明,有些在动物那儿无效,在人身上反而有效,真相就只能埋没了。整体观医学直接观察人体而展开,处置措施直接作用于人,就避免了用替代物做实验的麻烦,中药和针灸都是拿人做“动物实验”的结果。这是非常可贵的经验,它将在高科技的辅助下表现独特价值。
展开物质研究,会形成标准化的体系,会指令医生如此这般地展开,无法应答丰富多彩的生命需求;中医恰恰相反,它用泛在的理论指导人,让人结合实践而展开,适应能力就更广。追求工具,相对容易做到科学性,追求人的感悟,就容易走入荒谬,理论充斥心悟和主观热情,数学和逻辑消失,实证和科学消失,和实际的符合变得困难。
中医在科学时代遭遇了沉重打击,因为西医确实能明确无误地治好很多疾病,并且机理清晰,逻辑严密,中医能治好病,但说不清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