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就像蒲公英。你把它拔掉,以为它不会再长出来了,但实际上它的根埋藏得很深,很快又长出来了” ——《拖延心理学》
总体上我还算得上是一个勤奋的人,大多时候,很爱惜时间。我对自己的期望是珍惜每一天的时间,把时间花在自己规划或认定的有意义的事情上。所以,给身边人的感觉,我应该还是比较积极上进,能同时处理很多事情,拖延应该比较不会困扰我。而事实是,我所面对的拖延也一样强大。
我的效率手册,常常用着用着就不知丢弃在哪个角落;我会把1个月要完成的论文,到最后一周才来集中功课,挑灯夜战,心惊胆战突破极限;我常在完成“要事”前,先来一段娱乐前奏(一段视频或着几页小说),结果一发不可收拾,直到耗费大量精力,而无力开启当晚的任务;我也会在设定目标后,却迟迟不愿进入正题,过着无所事事的周末……
面对这样的情况,是心安理得地接受,还是有强烈的悔恨感?显然作为一个略上进的人,我还是属于后者,每每悔恨交加后发誓要好好改变。基于这种悔恨感和不甘心,这些年我一直在寻求改善的方法。多年的“斗争”下来,不算一无所成,渐渐有所悟、有所得,能够在完成“要事”和拖延间找到一个平衡。
面对拖延、改善拖延,并不是来自于“术”上技巧的学习,这些方法就像无源之水,本身就很难坚持。拖延只是结果,造成拖延的原因却有很多。在这一领域的改善,医生的诊断方式可以借鉴,望闻问切,只有找出自己拖延的根源,才有办法对症下药。我自己总结起来,拖延共有3个主要的起因:
·恐惧
·完美主义
·好逸恶劳
我有一个信念:所有主动做出的改变,都先源于认知的改变。在拖延这个议题上,我的改变,也印证了这个论断。
恐惧导致的拖延
关键词:认清后果,理性选择,面对为上
因为恐惧,而延后处理,太常见了。比如担心无法解决问题,而迟迟不敢拿起电话,甚至为自己的后退找好借口;面对艰难的任务,害怕而选择逃避,暂时性的遗忘和搁置……
然而事务终究要被处理,除非放弃。如何面对恐惧、解决问题,而后获得成长才是追求的方向。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恐惧伴我而生,恐怕穷我一生的经历能学到与之妥善相处,已是万幸的进展。
我要介绍一本书:《少有人走的路》,作者M·斯科特·派克,它给了我很多帮助。翻开扉页,“人生困难重重”是这本书的出发点和基本论调,而人正是从面对这些困难,克服困难,而后走向“心智成熟”这条“少有人走的路”。这种认知给所面临的艰难的境遇一个合理的解释,让人更容易坦然面对、变得勇敢。M·斯科特·派克认为人欲走向“心智成熟”,首先应“自律”,而“自律”的首要原则是“推迟满足感”。作者在帮一位30岁的财务分析师诊断拖延的恶习,他们的对话这样展开:
“你喜欢吃蛋糕吗?”我问
她回答说喜欢。
“你更喜欢吃蛋糕,还是蛋糕上涂抹的奶油?”
她兴奋地说:“当然是奶油啦!”
“那么,你通常是怎么吃蛋糕的呢?”我接着又问。
我也许是有史以来最愚蠢的心理医生了。
她不假思索地说:“那还用说吗,我通常先吃完奶油,然后才吃蛋糕的。”
“就这样,我们从吃蛋糕的习惯出发,重新讨论她对待工作的态度。正如我预料的,在上班第一个钟头,她总是把容易和喜欢做的工作先完成,而剩下六个钟头里,她就尽量规避棘手的差事。我建议她从现在开始,在上班第一个钟头,要先去解决那些麻烦的差事,在剩下的时间里,其他工作会变得相对轻松。考虑她学的是财务管理,我就这样解释其中的道理:按一天工作七个钟头计算,一个钟头的痛苦,加上六个钟头的幸福,显然要比一个钟头的幸福,加上六个钟头的痛苦划算。她完全同意这样的计算方法,而且坚决照此执行,不久就彻底克服了拖延工作的坏毛病。”
“推迟满足感,意味着不贪图暂时的安逸,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然后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这是唯一可行的生活方式”
这段话说得太棒了。将难以面对的“恐惧”,转化成了一个理性的选择。“一个钟头的痛苦+六个钟头的幸福,还是一个钟头的幸福+六个钟头的痛苦?”
每当我面对问题的时候,我首先想到了这个选择。毫无疑问,我要“一个钟头的痛苦+六个钟头的幸福”,我知道逃无可逃,不面对,只会是更久的痛苦。克服恐惧,前置困难,才是理性而可行的选择。
完美主义导致的拖延
关键词:集中精力,由粗到精,也是完美的过程
很多流行的“面经”上说,如果面试官问你“你觉得自己最大的不足是什么?”,那你就告诉他,你太追求完美了,所以有的时候,过度注重细节,对他人高要求,容易给别人压力。哈哈,对这种取巧的方式一笑而过,不过如果有个完美主义的伙伴,我还真不介意。
完美主义是一种耗心神的品质,像一把双刃剑,一面是精益求精,一面是过度苛求、迟迟无法开始和交付,这就是我所说的“完美主义导致的拖延”。
就像面对写作。我一开始就想做最好的文章。资料准备不充分,不行;时间不够整块,不行。所以,我需要大量时间。遗憾的是,我始终还是抄袭和信息的整合者,我很少面对一个问题,拿出的是自己的分析和判断。而且最后,我还是写不出完美的文章,甚至有些灰心,都觉得自己不是写作的料。
我的改变,还是来自于认知的改变。德鲁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为我破解完美主义提供了良方。大师在侃侃而言时间管理的方法时,谈到了他的写作经验:
“举例来说,写一份报告得花6—8小时才能完成初稿。如果说每次花15分钟,每天两次,一共花上2星期,虽然总时间也达到7小时,恐怕结果还是一张白卷。但是如果能够关起门来,切断电话,连续做上五六个小时,一份相当不错得初稿就应该差不多了。有了这份初稿,他才能够做零星的补充,才能逐句逐段润色、修改和整理。”
这样小小一段话,竟启发和改变了我的撰写方式,帮助我很好地提高了写作效率。这段话里有两个要点:
1、“集中精力、整块时间”:特别是文字类的工作,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由粗到精”:先轮廓,后润色。
写文章,都会先写要表达的意思,再慢慢修饰、润色。这个习惯符合了高效的原则,也适应了完美主义的追求,可谓一举两得。
好逸恶劳导致的拖延
关键词:以终为始,行动才是王道
惰性是时间管理最大的敌人,没有之一。这是我下过的最肯定的结论了。
在完成待办事项前,来,先看段视频,先聊一下微信,先看个新闻……所有的时间管理,在这里行不通,不需要其他理由,就是懒得做。
这里的关键问题是,你是否接受和适应这种状态?也有人会说,他就是没什么追求,他觉得这样就很好。如果内心已经接受,那我也赞同这种生活,毕竟内心的幸福和满足感是自我修行的最高追求。
最困扰的是,行为是惰性的,内心欲望却是强大的。这种巨大的差异会造成内心强烈的挣扎和矛盾,不仅待办事项的进展受到影响,本来拖延节省下来,用于享受乐子时间的愉悦程度,恐怕也要大打折扣。
面对惰性这样强大的敌人,我也没有什么发言权,我是在与自身惰性磨合斗争的渺小一份子。且分享两个小小心得:
1.以终为始,想想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种长期目标就像一盏明灯,给人以指引和鞭策,总能及时帮助从不良的状态纠正回来;
2.选择自己兴趣的领域,设定短期目标,开始行动。对于有惰性的人,开始行动的重要性高于完善的规划。
在执行的道路上,拖延是一只难以逾越的拦路虎。它几乎是一个普遍的人性弱点,或多或少都盘踞在每个人的工作生活之中。在将所有待办事项都经过收集、处理,并归类到各类的待办清单后,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是将它们一一执行。每完成一个,划去一个,向理想的彼岸又迈进了一步,真可谓具有价值的“天天爱消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