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发是人人都要做的事,只是频率不同而已。
理发师这个职业源来已久,原来叫剃头匠,现在叫理发师,叫Tony.可见社会地位的变化。
发型是一个人形象的关键。五六十年代的人们,女人爱梳两根长辫子,有的长到腰下,走起路来一颠一颠的,有的长到脚踝还舍不得剪掉。终于狠下心剪掉了,还可以用长辫子换一辆自行车。
现在,发型就更多样了,羊毛卷,大波浪,齐肩发,露耳短发……颜色也多姿多彩,奶奶灰,葡萄紫,深咖,浅棕,烈火红……只要你敢,弄个五彩霓虹也不是难事。
古人比我们爱惜头发。剪一缕发丝,寄一段相思;剪断长发,结束一段情。按这样的思维来看今天的人们,那可不得了。今人隔一个月就要剪一次,那得结束多少段情啊!
刚剪完的发型总是不那么自然,过几天,洗过几次,便自然多了。不是头发长了,而是我们的眼睛适应了。
时间一点点遛走,头发一点点变长。长了便剪,剪了再长,生生不息。白居易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来歌颂野草,怎么没人赞颂一下这顽强的头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