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闻顾城,是在那个初中的年纪,是那首:
《星月的由来》
树枝想去撕裂天空,
却只戳了几个微小的窟窿,
它透出了天外的光亮,
人们把它叫作月亮和星星。
这首小诗,虽然不是顾城最出名的,但却是我最爱的。
对于顾城的第一印象,是他总是戴着顶高高的帽子。
而对于顾城的诗,初读都会有一些梦幻与美好,事隔经年,再读过他的诗便会感受到一丝独属于诗人的忧伤,这种忧伤是看清现实后的忧伤。
诗这个东西,每个人喜欢的不一样,也很难有好坏之分。不同的人、时期、心境,喜欢的诗也不一样。
初读时,我还记得,那天是初中照常上晚自习的一天。我坐在靠窗的位置,窗外静默的黑,唯独天上挂着几颗明亮的过分的星星和一弯窄窄的月亮。
翻着本旧旧的杂志,杂志是班里人不知道从哪里淘来的,封面被折的很旧,扉页写着谁对谁的思念。唯独有顾城诗的那页干干净净,不知道是因为都喜欢而照顾的完好,还是因为没人看而落逃的幸运。
我想啊,顾城得是个什么样的人,才能想象一片无际的墨色天空之外,竟是那璀璨如星光般的熠光流转。
我想啊,顾城或许,是饮诗而生的,蘸梦而食的天生异类,不属于尘世,只属于上苍。
我想啊,黑暗之外的一片澄明,一树的枝叶都想去戳破去追寻光明,何况是人呢。
在那之后的生活,我都是靠这首诗坚持到高中。不知道当时的我喜欢顾城是因为我喜欢那时窗外的星星,还是顾城的那首诗。
直到很久之后,我才明白。
原来我喜欢的是顾城的诗中的,干净,纯真,美好的像童话一般,好像一个天真的小孩子一样,从来没有长大,挥挥手,月亮就会跟着你走。
后来,每当夜晚,我看星星的时候,总是想,树枝怎么不再努力一点直接撕裂天空。让阳光普照大地,我喜欢阳光沐浴时的光明。
相同的,在高中时期,心智慢慢成熟,我感受到了什么叫做不公平,而这种不公平是不只是在学校,更是充斥人间的。
似乎,这个世界要想和平完整的运行下去就是需要这种不公的黑暗存在。似乎,就是因为树枝战胜不了强大的黑暗,就是因为人间也需要黑暗。
对吧...应该不对吧!顾城也是这样想的吗?那个十五岁的少年。
你看,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上了大一。可我好像习惯了黑暗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