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18年末,阳台上无患子金黄的叶子在寒风中瑟瑟,金枝玉叶失去了往日的青绿,一副萎顿模样,只瑞香的花苞像一个个调皮的孩子坐满了枝头。雪花,一夜不曾合眼,把瓦背妆扮得一棱棱白。和着温凉的开水,我麻利地吞咽了四粒红色的骨龙胶囊。忽而想写点半月板治疗和修复的点滴,以谢医者、同事、亲友,以鉴后人。
那些没有晚自习的空余时光,多浸淫在羽毛球运动中。落樱时节,绿肥红廋,打球的人们已经穿上了花花绿绿地短衣短裤,一场场不算激烈的双打友谊赛每天晚上如期举行。换发球的当儿,球友上前的刹那,我亦移步往前。右腿右前移左腿跟上的刹那,左膝左侧稍偏下的位置传来一阵剧痛。退场后的我,坐在凳子上休息了10几分钟,又看了一会此起彼落此来彼往的球赛后步行回家。
第二天早上,膝盖肿得馒头一样,然而并不怎么痛,便去上班了。同事们看到我的窘态后,嘱我去医院拍片检查一下,以为没有什么状况的我并没有抽出时间来去就诊,依旧日日厉兵秣马为中考。老厉载着我到街上买来止痛膏药贴了。大约一个星期后,肿慢慢消退殆尽。
中考结束,心飞新疆。至萧山机场,忽而感到左腿酸痛,抬腿细看,我的妈呀,怎的似乎肿起来了呢。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好在新疆的旅途多是坐车,有的甚至一日到晚坐车,最多的也就一日走四五千步。然而就是走四五千步后,左腿就要酸痛了。回来后,去人民医院做了核磁共振,报告显示:半月板撕裂。医生建议手术
七月流火季,省人民医院的门诊大厅却凉气沁人,多台自助终端机立在墙边待命,如等待检阅的士兵一样整齐划一。一阵点触之后,我从机器里取出了门诊卡。在电梯口等候的波带我看了擅长关节和运动的BEN医生。虽然已是下班时分,BEN医生还是非常仔细地查看了我的核磁共振片子,深邃的瞳孔里透出博学和自信,他指着片子对我说:“你毕竟还年轻,手术为上。微创,放关节镜进去,将撕裂的地方缝合。”
下午,入住骨科。接诊的护士莺声燕语,量体温测血压,病史家族史,全细细问了一遍,一一做了记录。入病房,即遇乡亲,也是亲戚,对我关爱备至,“你一个人在这里,有什么需要的我帮你做。”入住头两天,日间完成各项常规检查;晚间俯瞰上塘路,车如流水逶迤不绝,灯如巨龙绵延起伏,都化作星星闪闪的天河。第三天下午护士通知我:安排明天第一台手术。并送来术前需要自备的个人用品清单:如一次性卫生床垫、搁脚的垫子等;术前注意事项清单:20点以后不能吃东西,24点以后不能喝水等等;并在我的左腿画了三角形黑色记号,就像公路的路标,表示做手术的位置,嘱我不能擦掉,万一洗澡时擦掉了必须让护士画回去。术前必须洗干净手术位置,所以,还是给搓掉了,还是找了护士重新画了一遍。夜深,萍踪侠影从老家赶来。
早8点,医院护工推我进入手术室。只见室内齐刷刷排列着十几台推车,推车上的人们都像我一样穿着病号服和手术鞋,戴着绿色手术帽,这些都是今早做第一台手术的人吧。这里除了白色就是绿色,白色的墙白色的衣服白色的车架子,绿色的帽子绿色的鞋子,白得发亮绿得发亮,全然一尘不染。当挂上各种针剂以后,我大概是很快睡着了。现在想起来,这种不知不觉间睡着的味道真是美妙。感觉到熟悉的手掌在轻轻拍打我的脸庞的时候,也听到了波的声音:“醒了醒了。”原来,波也在手术室里,“手术很成功。”记不清是医生还是波对我说。
住我对面床位的河南姑娘也在今天做了半月板手术。一脸沧桑的姑娘她妈惟妙惟肖地对大家说:对面拉球过来时,姑娘起跳扣球,只听得咔嚓一声,就像中箭一样,姑娘应声倒下。医生诊断:半月板撕裂,两根脚筋断了。伤害总在瞬间发生。
术后并没有怎么感觉到疼痛,大概是医生给我用了止痛药吧,然而即便是回家后,也没有感觉到所谓的还火痛。术后最大的困难不是走路,因为根本无法走路,左腿被厚厚的纱布包裹着,最大的困难是排便,不习惯躺着排便,不习惯使用夜壶排便,小便像个害羞的山村小孩总是躲在里面不肯出来,尝试了各种办法后,还是借助于支架支撑身体到卫生间解决。术后,医院每天给我敷冰袋,又给我理疗灯照伤口。理疗灯是热疗,冰袋是冷敷,我曾疑虑重重:这两种方法对于半月板术后恢复如何起作用,其作用是否叠加或者抵消。大概是理疗灯是针对缝合部位的修复,冰袋有助于消肿。此外,还使用一种帮助膝盖屈曲拉伸运动的机械。当然,医护首先教我锻炼:绷直脚尖,放开,绷直脚跟,依次交换做,这样可以有效预防血栓;平躺抬腿,每组15次,做3组。术后第三天,医生就建议我出院。其时,腿几乎还不能弯曲,现在想来,那是因为绷带捆得太结实了。赖在医院又两天后,出院。医生边叮嘱边示范:可以上楼,但左腿不能负重,右脚先上台阶,左脚跟上,两脚踩在同一台阶上。
出院回家那晚,同学候着,要背我上楼。我已经练过上楼术了呀,所以他们只有帮我背行李的份了。稍后,又有同学金大厨给我送来晚餐,吃惯了她烧的饭菜,亲切、美味、滋补。最初几日,只用碘酒擦擦刀口,纱布敷贴。大约四五天后,刀口已经愈合很好了,又过了几日,几乎看不出那细细的创口了。在家的日子大都躺着,腿搁在专用的比枕头高的垫子上,时而坐着看看书写写字摸摸手机,过的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好日子。之所以把腿搁得高高的,是因为坐久了,腿就肿。往往是夜晚睡时消肿,白天坐时起肿。当然,也按医嘱抬腿锻炼。
第一次下楼时在术后一个月左右的时候,其时轮到护校值日,假期不好意思麻烦别人。三楼平台上大爷大妈来来往往细细数的羽毛球技越来越好了。
开学首日,即设特使一职,专施赶脚联络之事,学校也在我需要赶脚的时候开了一扇方便之门。坐会儿,站会儿,是上课的基本姿态。坐着讲课,站着写字,板书是必不可少的。有时候累了,饭都不想吃,到食堂路迢迢啊。办公室同事打破餐饮不外带的规矩,就像打破一个瓷碗一样,从食堂给我带来暖暖的饭菜;老厉不仅天天打水烧水,每每与他一起下楼,都说要背我,还要帮我提电脑包;大家一起下楼,不仅慢慢等我,有时还搀扶我,有时还学我走路的样子,正是在一起更青春了;也有同事给我捎来热敷膏药,“你试试,也许会有效果”。大家不时投来关爱的眼神,问寒问暖。“疼不疼”,这是大家问得最多的。“不疼,就是走路不着力。”
一次,骞足到四楼,左脚膝盖突然向前倾倒,深深地,全然不由自主,就像踩空跌入陷阱。吓得自己一身冷汗,吓得旁边的孩子连连摇手说:“老师,我是不是碰到你了。老师,我是不是碰到你了。” 如此,经历了几次,便有些怀疑是不是有筋断了没有接回去。国庆长假第一天,去医院做了核磁共振。“骨髓水肿,关节积液,软组织肿胀。”。BEN医生建议热敷,“也可以吃硫酸氨基葡萄糖”。于是吃了三盒硫酸氨基葡萄糖,买了电热护膝不时给膝盖包裹着温热着。
并步走是上楼的基本步态。上班下班上楼下楼路上,别人走一步,我便要走两步。尤其是泊车地下两层时,并步走八层才能到家。烦闷之时,便边走路边走棋。为减少上楼步数,就买了把躺椅,中午就在办公室的躺椅上瞌会儿。暖男老厉又买来屏风,犹如在大客厅里营造了小房间。
亲友老庞,一手原始点绝活打通了无数人的经络,尤其是救了好几个脑卒中的人,赢得许多赞誉。偶然的机会,给我做了两三次,每次都痛得我手脚两头翘。“痛则不通”,哪里不通点哪里,按压那些受阻的不通的穴位和经络,总是痛得人哇哇叫,反之,按压的部位不痛,则表明相应的经络或部位没问题。做完原始点按压的几天,走路活络多了。
几个月来,没有了打球,没有了远足,没有了骑车……。10月中,朋友几次三番轮番约我出处去走走。
“我们到外面走走看看,你坐着看车嘛。”
“我们担心老蒋一个人在家太抑郁,万一从六楼跳下来就失去了一个朋友。”
于是,便一起去了寒山湖畔田芯村。湖畔平畴,蓼草如茵,蓼花如锦,似是遥远的波斯王国飘来的粉红地毯。湖边泥地,干裂成缝,错落有致的裂缝里藏着一颗颗螺蛳。烂泥缝里挑螺蛳,蓼花丛中留清影。在此偶遇老友,问起半月板来。“积液和肿胀,需要的是时间的洗涤了,日月流水,慢慢会好起来的” 。时光真是最好的洗涤剂了,回想几个月来吃过的药贴过的膏和锻炼,就像没吃没贴没练一样,但走路的感觉毕竟是越来越好了。
然内心还是希望早早摆脱半月板的困扰。传说曾以一贴黑膏药治愈骨伤的江湖医生在新城骨伤医院,我又见过这位医生和他的搪瓷碗里的黑膏药,“烂溏鸡屙一样”,效果却是奇好。11月中,怀着一颗寻找黑膏药的好奇心去了新城骨伤医院。白大褂医生人高马大,国字脸,浓眉大眼,特别是上扬的眉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他让我平躺,给我做了各种弯曲转动膝盖的动作检查。粗狂的声音就像从牛的喉咙里发出来,正是男人的本色声音:“恢复得还可以”。“可是,和我差不多时间做了手术的人早就可以打羽毛球了”。“半月板恢复因人而异,快的三五个月,慢的三五年,主要是因为通到半月板的血管少”。我恐怕要三五年了?年轻护士把绿色的草药涂在纱布上,然后敷在膝盖上,纱布又被白色的网固定着。这白网从脚尖往上套,就像穿袜子一样,方便又实用。 草药散发着草香 , 细细的,像被牛咀嚼千万遍一样。“我们自制的,不是新昌黑膏药,消肿消炎助恢复”。那江湖医生大概是遁入江湖了,真是可惜。
新昌张氏骨伤医院带来的骨龙胶囊,乍看还以为是龙骨胶囊。不得了,吃了肯定壮如龙啊,强筋健骨正是它的重要功效之一。新昌张氏骨科名扬台地,与之隔岭的天台人正像信奉东阳的胡公大帝一样相信他。而我并不是专程去那儿求医问药的,而是沾了父亲的光,顺便挂了张氏第三代掌门人的号,请他看了看我的半月板。精神矍铄的老中医言辞间洋溢着慈爱和关怀。“痛不痛?”“不痛。”“那就带一盒骨龙胶囊吧”我还没听清楚要我带什么,只点头满口答应了。
一周以前,我就顺便到那里看过一位运动和关节外科的医生。她用手捏了捏我的左右大腿说:“你捏捏看,你的左腿肌肉萎缩了”我一捏,还真是右腿结实多了啊。“要坚持锻炼”,“坚持不牢啊”“那就到医院做康复,六七十元一次,付了钱就能坚持了。”然后,她给我做了以膝盖为支点抬起小腿锻炼的示范。这种方法直接锻炼半月板,痛感明显。我平时多是以髋部为支点,抬起大小腿。这两种方法都得绷直脚尖。曾在网上看到一个锻炼膝盖的视频,一腿直立,一腿前后甩,日甩千次。然而,这样甩腿需要很多时间,只一两日便泡汤了。末了,我主动向她要了新昌黑膏药,两贴黑膏药外面用红纸包着,这是暗示着骨伤快快好起来吗?“拿到家里后,用电吹风吹,吹软了,敷在膝盖上”说着,又拿了两卷白色的绷带给我。
回家的路上,我细想,是什么原因导致肌肉萎缩呢?一定是平时上下楼的步伐影响的,这种方法使得左腿基本不着力。从BEN医生那儿学来的上楼术是右腿负重多,左腿负重少。天长日久,水滴石穿,半年不到的功夫,右大腿如钢似铁,左大腿如绵如絮。回来后,我改变了上楼方法,试着正常的上楼走法,虽然有点歪歪斜斜,左腿有个使力的过程。但下楼还是一格走两步,左腿有点弯不下,总怕会直直地跌倒,我会不会心理障碍了?此后抬腿锻炼也更坚持了,偶有松懈,却听办公室莲子一声喊:“老蒋,锻炼啦。”
秋来秋去,年往年来,转眼已是冬日,华顶山上银装素裹,冰雕玉琢。不同以往,今年自是不能上山一睹杜鹃林婀娜多姿雾凇沆砀的风采了。新年首日,驴群年终总结餐会,驴长:“明天台州医院康复科马主任坐诊医院,你可过来,我刚好管这块。”次日上午,当我赶到康复中心的时候,驴长已经在等我了。马主任华发直立,笑容可掬,清新爽利。他问我术后在床上躺了多久,知道我躺了一个多月后,马主任说我错过来最佳康复机会。他看过我的术后片子后,让我坐在康复椅子上,左脚负重上抬,边用手触摸半月板位置边问我:“往上抬的时候痛不痛?”“有点痛。”“这说明半月板术后还没有完全愈合,这可以做一下超声,它有助于消除水肿和伤口愈合。”当我左右脚交替负重上抬后,才知道两脚差距又多大,好脚负重悠哉悠哉,伤脚上抬如负千斤。“回去买个沙包,绑腿上做抬腿运动”。络腮胡子、头顶扎着小马尾的年轻医生给我做了10多分钟的超声按摩,边做边跟我聊些半月板康复的事情,手没停过话也没停过。然后,给我示范各种锻炼动作,屈腿上抬到胸前、横向跨步、纵向跨步,手扶栏杆双腿下蹲、单腿下蹲,坐在床沿屈腿上抬到床上。嘱我所有项目的练习加起来每天不要超过30分钟。他讲解温和,动作示范也温和,让我几乎一学就会。最大的困难是单腿下蹲30度左右,正是走路下楼的姿势。如果这个姿势做好了,下楼也问题不大了。他告诉我说:“伤筋动骨一百天,你都快二百天了,算是恢复得不好的了,恢复得好的话现在应该可以跑跑跳跳了。”
第二次做超声的时候,小伙子知道了我现在偶尔膝盖会不自主前扑,又让我练往前小跳跃、原地小跳跃,使膝盖有个往前突又弹回来的过程。“少走路,多锻炼。走多了不利于消肿,也容易形成病态的步子”。小伙子语不重而心长,说:“术后半个月不锻炼,肌肉就会退化萎缩,但恢复却需要几个月”。辅助超声治疗并不会立竿见影,毕竟已缠绵数月,且看日日康复锻炼了。
2018雁过也。
期盼早日褪去我撑船上路的日子,就像期盼云开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