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节课一出来,很多人就抢先收听了,原因不言而喻,大家都有这样的问题,尤其是白羊座的我。有人对白羊座的评价是:一辈子都在急,不知道急什么。
标题分为3个层面,就3个层面进行了分析,与现实结合。
第一层:焦虑将始终伴随着我们
第二层:适当的焦虑会激发我们生命的潜力
第三层:学习与焦虑和平共处
讲座里面提到了这样一段话:
人生的困扰大抵来自四个方面:不可避免的死亡,内心深处的孤独感,我们追求的自由,以及生活并无显而易见的意义可言。——欧文亚隆
死亡对于我们来说有点远,但是孤独,自由,生活意义的问题,却时常出现在脑海。自身找不到自己的价值,活不出洒脱,天天怨气又无勇气去改变这个现状。甚至会影响身边的人,把负面情绪传递给了他人。其中就有我们最亲近的人,家人孩子。
最坏的亲子关系就是,父母把生活琐碎职场问题带入了家庭,发泄给了孩子。其实我们明白这并不是孩子的错,也许孩子只是不小心打翻了一个杯子,也许孩子只是声音大了些,这都成了发泄口,成人的情绪抒发了,但是孩子的创伤已经形成。
有段时间。我的情绪不稳,我会直接和鑫程说,妈妈心情不好,我想一个人待一会。面对真实的自己,我是做到了,但是其实还可以表达的更好。
比如,直接说不是因为孩子心情不好。甚至高情商的说,和他在一起心情立马好了。
课程里面提了一个词叫做过虑,就是过分焦虑,其实我时常这样,现在鑫程幼儿园已经确定好。我开始找工作,但是面试下来合适的不多,想着一家但是迟迟没有给我回复。我犹豫是否要打电话询问。纠结了好久,老公这时候总会安抚。转念一想,其实我不急着工作,我可以继续面试,如果回复中有合适的,再去工作就是。总结就是,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不用强求。
除了工作,还有孩子的幼儿园。起初鑫程并不在一个班,我打过电话咨询幼儿园,当时接电话的老师直接说分班已经确定下来了,不好改动。我当时有点慌,除了与父母的分离焦虑,还多了个兄弟分离的焦虑,他们从小在一起,没怎么分开过,我当下脑补了,哭天喊地进幼儿园的场景。虽然,提前半年左右,我就进行了绘本,心理建设,可是觉得还是不靠谱啊。这时,老公又跳出来了,交材料的时候问下,不是什么大事。我又给孩子灌输,不在一个班可以交到不同的朋友,可以回来分享。等我自我都开始接受可能不在一个班的时候,问题解决了,老师直接说原来是双胞胎啊,那就都在二班吧!得,又是我过虑了,简单的问题总是想的复杂了。
推荐幼儿园绘本《汤姆上幼儿园》这本我家没入,但是《入园准备》什么的一套到是看了很多遍,《小魔怪要上学》现在是他们睡前必看的绘本,其实心里还是很期待幼儿园的吧。
关于流行的谬误,讲座里面也列举了几条
1.起跑线理论,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
反驳的点,很赞。孩子不是天生的长跑运动员,也许他更适合跳高呢?
2.等级心态:孩子必须出人头地
其实大多数人来说,我们都是普通人,如果在我们身上没有实现的,为啥一定要孩子去实现?找到自己理想的生活方式,找到自己的定位就可以了。世界上,大部分都是平凡的人
3.补偿心态:完成爸妈未尽的理想
其实,我有个小小的愿望,因为种种没有实现,我打算工作之后,就去实现,自我实现应该比让他人实现更有成就感吧。
4.攀比心态:有一种娃叫做别人家的孩子
反观这个心态,如果孩子说别人家爸妈是什么什么职业,收入多高,家长听了也不好受吧,幸福感不是在攀比中实现的。
5.控制心态:你是我的附属品
通过支配他人来自认为掌握着大局,这中间的他人往往是家人。啥时候能在外面运筹帷幄才是真的。
针对焦虑见招拆招,通过学习,我决定再加上一天,层层理性分析,理清了,就可以减少焦虑。焦虑会存在,别让它成为控制你的一种情绪就好。
分享,课程里面出现的2张ppt,三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