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里,习惯了做班主任工作,突然间,带门副课,还真有点不适应。课程是轻松了许多,就是缺少了一样东西——“存在感”。
是的,当班主任时,只要楼道里响起我的脚步声,学生们立刻鸦雀无声,屏息凝视,作看书状。而如今,无论走进哪间教室,学生都自顾自玩乐,除了分贝“象征性”降低一点,其他的,仍是我行我素。左顾右盼者有之,闭目养神者有之,打闹偷笑者亦有之。突然间,甚是怀念当班主任的日子,幸福啊——那意味着,教室就是你的王国,你可以在有限的任期里,把学生“打造”成你渴望的模样,你可以尽情做你的尧舜禹。虽说班主任是天下最小的官,权限几近为零,但只要你讲台上一站,学生们都眼巴巴看着你,等着你“发号施令”,而且绝无“上诉权”,你就是这个王国的主人,大自在也!
这次所带的学生,普遍活跃,课堂上畅所欲言,像一只叽叽喳喳的小麻雀。但美中不足的是,普遍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坐姿,站姿,写字姿势,让人遗憾。虽然我反复强调,他们保持几秒后,又恢复原样。有个班的孩子,他们的表现,就更让我大跌眼镜。我让他们朗声读课文,他们只是静静看着我,哑然无声。那一刻,我甚至有些恍惚,似乎我来自火星,和他们语言不通。于是我重复一番,大家依旧看着我,波澜不惊,似乎错的是我。这节课,我也算是见了大世面。如今的00后,极具个性,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许是我落后了,无法理解孩他们的“个性”。看到他们的无动于衷,我心里苦笑,同时也有点愤怒。课后和班里主课老师沟通后,才明白,原来,这个班的学生很“一视同仁”,即使上主课,也是这样。班主任老师告诉我,原因很简单——他们不敢管学生,更不要说惩罚了。
教龄时间长的老师们,大都会发出“学生一代不如一代”之慨叹。而惩罚教育的缺失,无疑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当下,关于学生安全问题的报道可谓甚嚣尘上。媒体的一次次播报,牵动着众位家长和教师的神经。加之,眼下大多数家庭是独生子女,所以,对于孩子“安全”问题的考虑不得不重视。学校虽担负着“教书育人”的使命,但是在学生成才之前,成人是第一位。因此,无论多么频繁强调孩子的人身安全,我们都深表理解与支持。但同时,不能忽略的是,但凡改革呼吁,如果把握不好“度”,往往会有矫枉过正之嫌,到头来,只能是过犹不及。于是,对于孩子“安全”问题的思量,演变为现如今教师对于学生批评教育的投鼠忌器,动辄得咎。对于学生的错误,我们不敢批评。即使批评,也只停留于口头教育,更不敢动手鞭策。只因,我们不敢。偶尔一些责任心强的教师对学生教育批评,部分家长会找到主管部门,控诉教师的行为,甚至夸大其词。如果发生教师失手,家长更是不依不饶。如此下去,谁还再敢管学生?当然,或许一些民主人士会说,要讲究管理的方法和策略嘛!是的,这样的话,确实很有道理,但也未免流于空洞、官方。这句话的正确性,建立在教师都深谙心理学、而学生又都乖巧懂事的基础之上。而反观如今的校园,却是存在大量顽劣、屡教不改的孩子,甚至很多孩子尊严感严重缺失。老师对于他们的教育,若只是言辞谆谆,笑意盈盈,很难奏效,甚至大多数时候,收效甚微。我们常说,为人师者,要严慈相济。所谓“慈”者,是春风化雨般耐心、温和地教育孩子,不愤怒,多包容,无论孩子多么调皮,我们都笑脸相迎。而在我看来,教育更要有“严”。学校和家庭之所以不同,就在于它更多的承担了“育人”的使命,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塑造他们高尚的人格,培育孩子高尚的德行,给予学生知识的养分。所以,对于部分过于懒惰、将老师的教导视为“耳旁风”的孩子,应该有惩罚手段,甚至有的时候要严厉惩罚。所谓“痛则通,不痛则不通”,科学研究显示,孩子肢体的疼痛,能够帮助他们更好成长,更快醒悟。小的时候我的腿经常疼痛,甚至夜里抽筋。后来医生说,这叫“生长痛”。成长,是必然伴随着痛的。适当的肢体疼痛,是有助于孩子成长的,使他们能够在痛中醒悟,反思,从而成长——不仅是身体的成长,更是心灵的成熟。
看到时下的孩子,缺乏一些最基本的礼貌,对家长大喊大叫,随意驱使;对于学习更是由着性子,马马虎虎,随意应付,学习,成了应付家长老师的苦差事。这么纯粹的事情,如今却夹杂了孩子太多的心机。家长狠不下心管,老师呢,不敢管。生存在夹缝中的老师,也只能是望洋兴叹。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可见,人若想成才,经历痛苦是必要的。有些痛苦,是成长路上不可避免的,而有些痛苦,是为人父母为人老师给予你的。若说温情是一种爱,那么惩罚,又何尝不是因为爱?因为期望你变得更优秀,成长得更美好,所以惩罚。因为偏爱你,所以才会让你痛的厉害,才会惩罚你更严厉。
一手“欣赏”,一手“惩罚”,二者不偏废,孩子才能真正成长为参天栋梁。
要知道,惩罚,也是教育可以承受之重。
——2017.9.14晨微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