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世间的事往往因为过多的期望,最后统统变成了失望。这是我重返香格里拉田野的第一天。从机场出来的那一刻,凉风习习。清凛的冷气,搅拌着蜂拥而上的藏族大哥大姐的呼唤:小妹,去哪里?有住宿了吗?坐车吗?去古城吗?我知道,这与以往一样,香格里拉还是那个香格里拉,从游客到达的那一刻,最早唤到人的商家便赢在了起跑线上。
与一位看起来很是面善的大哥谈起了价格,35元到古城。我暗想着,真的是看起来啊!这原是贵的,但一早寒冷的空气和困意的不断来袭,我不情不愿的接受了。一路行车的过程中,我目不转睛的望向两侧,与三年前一样,因为季节而枯黄的树,宽敞的路,稀少的人,这是这座城市曾吸引大批背包客的原因,他们觉得安静。然而,到达古城后的我,却感觉即将要开始一段迷茫的征程。只因,这里的裂变。我不禁感到有些失落,这也许不是我曾见过经过的独克宗。
从前,进入古城大门后,见到的是敞亮亮的月光广场。广场左侧的道路亦是十分宽阔,古城委员会与中心镇小学坐落于此。而今,规划改建,那里被施工队伍封住了,右侧的停车场停满了大小车辆。我并没有过多停留观望,直奔曾做过义工的青年旅舍。从广场一路走下来,三三两两的人群,曾经熟悉的商铺也换成了陌生的面孔,留下唏嘘感叹。
02
我一个人站在青旅门口,驻足,张望,大门变窄了,往来的车辆再也进不去那个乖张的小院子。院子里面堆放着一排排破旧的不合时宜的单车,大厅的沙发没有了沙发套,梁顶的经幡也掉落堆积在地板上,布满灰尘斑驳的玻璃,混乱不堪的前台,一切都不是从前的样子。我甚至大胆猜测,不会是已经倒闭了吧。
但我还是毅然走进了这家客栈,火塘边的沙发里睡着一个男孩,我没有唤醒他。我不由自主的扫视着这栋房子,它是彻底的萧条落败了,没了景气热闹。不久,男孩醒了,我与他攀谈起来。他说,这家店老板换了一波又一波,他是新老板。男孩是湘西人,他叫亮亮。亮亮生得瘦小,梳着一头似要修仙的长发,十分健谈。
他习惯了常年在外漂泊,喜欢按地域来理解不同的人,喜欢说云南是一个伤心之地。他说,北方女孩喜欢喝酒,很爽朗;北方男生大男子主义,不喜欢,跟我们南方不一样。他说,人们都说七彩云南,但是我看不到彩色。我不知道他的黑白底色源自于何,但或许他的表现特征代表了一批背包客的精神思考与内心情怀。2015年,他来到了香格里拉,他觉得香格里拉与大理丽江不同,觉得这里更加安静,也更有潜力开发。2018年7月,他以7万的价格承租了这家青旅。他说,就是混日子吧!没什么规划,做一做看看!现在店里没有任何的装修,什么都没有更新,连床单也都是三年前的那一套。我不知道,它还能支撑多久。
疲惫的第一天,我只是简单逛了一圈古城。崭新的石板路上矗立着一间间新式藏房,开了很多店,关了很多店,仿似一个轮回。重建后的四方街依旧是商业的中心,聚集着四方的游客,但总感觉是缺少了一丝味道,是大街小巷,铺天盖地宣传的藏家味道。月光广场上站立坐卧着很多的铜塑雕像,大概是地方政府希望能够为这座古城增添一些历史的生活轨迹,但,显然多此一举。这地方成了彻头彻尾的旅游城,让本就稀薄的生活气息平白无故的慢慢消散。这些排排的铜像竭尽全力的想要讲述着这座古城的历史,打水洗衣的妇人,迎接红军的村民,马帮休整的队伍,坐在火堆旁烤火的妇女儿童……游客纷纷与他们拍照留念,纪念着这里的旧时光,纪念着他们的到此一游。广场上请人拍民族服饰的大姐,屡见不鲜,屡败屡战。曾经的沙土泥路铺成了石板路,是想要重塑过往茶马古道的景象,是想要在现世铺陈从前的记忆。但这景象,许是太过刻意。
03
当晚,亮亮邀我与一众客人共进晚餐,我没有拒绝。这一天,店里正住着五位客人,两对情侣,还有我。他们分别来自河北,黑龙江,北京和广东。他们住在这里两个月了,河北黑龙江的一对在卖松茸兼打工,北京广东的一对在城外打工。他们都很年轻,情感丰沛,迷茫失意。席间的对话,我知道了他们是路上结伴的情侣,互相都是在香格里拉遇到,成为了男女朋友。
这大概是早年背包客必备的经历之一,艳遇。他们喜欢在一个地方驻留个把月,喜欢了就留的久一点,不喜欢了就背包上路。很洒脱,很无畏,亦很无谓。在我浅薄的认知与了解中,似乎背包客最偏爱西藏和云南。因为他们也说,拉萨是一座有故事的城市,云南是一个伤心之地。
昏黄的灯光下,似乎“有故事”与“伤心”成为了席间最具深度的词语,被热烈讨论。他们哀叹世间的悲伤,感慨爱情与事业的艰难困苦,似是为了悲伤而悲伤。说实话,我不解。我不解拉萨的有故事是表现在哪里,是背包客的个人经历与情怀,还是这偏远又中心的藏地看尽了世间沧桑。我不解云南是一个伤心之地是谓何由,是这些多姿多彩热情奔放的民族诉说着悲伤,还是异乡人在这书写着他们的怅然失意。这世间有着太多的喜怒哀乐与不平不公,但总要有些理由去诉诸这些情感。
酒精杂糅着他们的迷思忧郁将万千思绪推向高潮,觥筹交错间,搭配着老狼的背景音乐,亮亮的情绪便流露出莫须有的悲伤失意,他们如是。我自然无法带着他们的情绪进入这样泛着悲伤的场域,却也陷入思考。毋庸置疑,每个人拥有不同的成长环境与成长经历,对世界有不同的认知,对人生亦有不同的感悟期待。但在我看来,时代在进步,社会在改变,人作为其主体,能动改变、被动改变亦伴随改变,许是必然。
04
十年前,一批批背包客和旅游达人以这样流浪的方式开启了中国偏远地区的新式旅游,他们似乎在新时代竞争激烈的中国,营造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十年过去了,当年的背包客或许依靠着这些资源成为了人生赢家,也或许依旧在谈风花雪月,畅聊诗意人生。这不应是所有人追求的人生标杆。
而我们必须要清醒的知道,如今的年轻人不再也不能是那些只谈诗和远方、悲伤与哀愁就可以畅谈人生的一代。他们或许会有更多成长的需求或是更多不同的生活追求。而背包上路,去大理,去丽江,去拉萨,去香格里拉的心灵疗愈,也许会逐渐成为一个时代慢慢烙印的符号。
那些慢节奏悠闲松散的日子不是这些城市与生俱来的气质,而是人们创造了一个慵懒的景象来示人,来麻痹自己,而他们或许依旧是那孤独而迷茫的都市人。香格里拉能够承载集聚这些忧虑忧郁,但这并不是真正的香格里拉。记住那些过往的忧愁忧虑,藏匿于此,唤醒希望与纯净,我想,这是我心中的香格里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