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孩子,打小见惯了田间地头的时令菜蔬,参加工作以后,一直在基层工作,即使在机关工作,也从事着三农工作。与农村,农民有着割不断的情缘,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对土地那份感情始终在我心头萦绕……
种菜,在农村于乡人就像一个司空见惯的行为模式,在吃穿用度的排序里,毫无疑问归结为吃的范畴,所以就有了超现实的意义, 几千年的传承,成就了中国原生家庭特有的执念,为什么中国人爱种菜,我想不是我一篇小小的短文可以言表的。
种菜无论是在乡村、城市还是在网络虚拟的世界里,都处处体现着大众的种菜情结,乃至于世界各地,只要有华人在肯定就会有菜地在。
乡村自带种菜条件自然不在话下,只要顺应季节,顺应时令,青菜、萝卜、豆角、南瓜、茄子、蒜苗等等 ,大体都可以凭着个人对蔬菜的喜好 ,去选择种下。
当种子种下,一同种下的还有绿色和蓬勃的希冀。接下来,只要把时间交给土地,把勤劳交给时间,我们就可以采摘劳动成果。目前在农村,侍弄在田间地头的大多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式农民,他们除了自给自足之外,往往会把一些多余的菜无论贵贱拿到人气旺的地方卖,以补贴家用。也会毫不吝啬的与左邻右舍分享。有子女在城里工作的,大多会打一通通电话告知子女:“玉米可以掰啦!”“土豆可以掏了”“小青菜可以割了。”“带几个萝卜回去。”“都是自己种的,没打农药!”“带上大孙子,记得周末回家”.......偶尔也会在工作日的大清早,听到家门口传来敲门声,透过猫眼一看,见到父母已经站在门口,门口堆放着一堆大袋小袋的菜蔬。当子女未曾开口,他们已经说道: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坐公交车我们有老年证。种菜传递的是家人的温暖、温馨与牵挂。
平常的日子,我们总会在经意或不经意间发现在城市的旮旯里,在小区的绿化用地上,在拆迁房等区块,甚至马路边的缝隙里,都有各类蔬菜的影子。在有泥土的空闲地里,中国人的惯性思维,不在泥土里种点啥简直就是资源的浪费!只要对种菜感兴趣,即使是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把菜种上。在小区的绿化用地上猛不丁的多了几个泡沫箱或者是木箱子,箱子里会有小葱、大蒜、辣椒、青菜之类的,这些箱子成年和小区物管打着游击,屡禁不止。也有很多人会利用起阳台或屋顶的空间,甚至建立起生态系统进行迷你型的种养殖系统。如果是家住别墅的业主,更能享受自己不被打扰不被限制的耕种时光,进行着花园与菜园的随意混搭,让生活气息与艺术气息在自己的私家领地里有人间烟火的味道,成了名副其实的花园地景。
至于网络种菜,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自己的经历。在2008年秋天,有一款游戏在网络上以令人咋舌的速度蹿红,这款游戏不仅打开了中国的网页游戏市场,还改变了中国网民的作息——它就是《开心农场》,也就是“偷菜”。买种、播种、除草、施肥、灭虫,程序跟真的一样,要不了一个晚上,就可收获一茬。收完后,就得到金币和等级,然后再接着选菜种种第二茬,第三茬,如此类推,随着金币和等级的升高,可以不断扩大种植面积,播种新的菜种,改善农场环境,使你的菜园越来越美,越来越大,添植的东西越来越多。都可以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里当回贼,管你是亲戚朋友还是老板上司,尽管惦记着人家的园子,只要菜一熟,偷他没商量。对这款游戏我也一度深陷其中,经常半夜三更还惦记着去“偷菜” ,一想起自己业余时间还偷偷按自己想法经营那么大那么好满是瓜果蔬菜的一个园子,似乎也能聊以自慰。开心农场的风靡一时,是因为契合了中国人的种菜情结吧。
如今的我,虽然出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已然没有了一寸自己可以耕种的土地,这也许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通过考学等途径跳出农门孩子的共同悲哀。没有土地资源的人就像失去了大地赖以生存的根,心在漂泊,到哪里都是游荡。
好在自己的陋居有一个大大的露台,可以小小弥补我失去土地的深深遗憾。像小鸟垒窝一样置土,把露台的菜地面积逐渐扩展,加入了种菜的行列,不求产量,开启“佛系”的种菜模式,全程享受植物拔节、开花、结果、收获、分享收成的过程都令人愉悦。种植也让我的生活变得有规律许多,像是养宠物或者生养孩子一样,有了牵挂。一大早起床,就跑到阳台上看看蔬菜的成长变化,晚上回家,晴天浇水,每天都如此。“种菜就是图个心情”成了我不二的口头禅。
现在我的露台上种植的作物有薄荷、生姜、黄秋葵、丝瓜、红薯等。由于盛夏酷热,菜也变得无精打采,缝着前几天的一场雨,又赶紧整理菜地种上了三畦各式小青菜,和一畦大蒜,鸡毛菜。
每每种菜,都不论能不能自给自足,有没有掌握种菜技术,边种边学,乐此不疲,能够从中收获过程,内心就已经极大的满足。
我的朋友圈通常把自己种菜当做艺术行为,有事没事交流一下种菜心得。事实上,很多人已经把种菜看做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种菜就是图个方便,图个心里踏实......
种菜更是为了种出一份家的感觉,这才是永恒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