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与Wendy老师一起海边散步、闲聊,说起自己现在对于孩子的很多貌似“需要纠正”的行为,不再像以前那样“焦虑”,并急着试图去“纠正”,而是更加自然地感受和观察,并依据自己感受,自然而然地予以回应。
比如,孩子与父母分床睡觉的问题。现在家里的实际情况是:大儿、小宝在一间卧室,睡一张床。每天晚上,我或者老公要在他们的床上陪着,等他们睡着了再离开。可就算是这样,总有几天不定期地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小宝会在半夜溜进我们的房间(还不忘带着他心爱的毛绒玩具),钻进我的被窝。之后如果大儿发现弟弟不在身边了,会到我们的房间门口叫爸妈,我会碰一碰老公,让他过去跟大儿睡。所有这一切,都是我们一家人在半睡眠状态下发生的,有的时候早上醒来,我们自己都纳闷孩子啥时候到我这儿来了。
老公曾经试图跟孩子讲道理,不让他们过来找我们,无果。我有时也因为睡眠被打扰不免嘟囔、抱怨几句。然而转念一想,孩子这样,说明他们想和爸妈在一起,害怕黑暗,害怕孤独,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我问过大儿为什么喜欢在我们的床上睡觉,如果是喜欢我们的床,那我们就交换床,或者交换房间可好?孩子嬉皮笑脸地否定了我的建议,看来不是床的问题。感觉孩子其实想“黏在”父母身边,喜欢那种“依恋”的感觉。曾经有位妈妈说自己十几岁的儿子临睡前也喜欢在妈妈的床上躺一躺,嗅一嗅妈妈的味道。孩子与父母之间的这种自然的亲密和依恋的感觉,我们做父母的自然地接纳它就好了,用不着严肃地上升到什么这个、那个问题的层面。我相信孩子从我们这里得到了“亲密感”的满足,随着他年岁的增长,自然而然想要与父母“分离”的时候,半夜钻进我被窝的事情终将成为“儿时的笑话”。
曾经读过心理学方面的文章,把几岁几岁的孩子需要有自己的房间,需要自己睡,“规定”得明明白白,并且分析了如果不这样做,会给孩子带来什么什么心理问题之类的;再比如一段时间流传很广的“专家“介绍的育儿方法是婴儿哭了,不抱他,不哭了才抱他,目的是训练出不哭不闹,坚强、听话、自律的孩子。再比如,著名的“延迟满足”实验等等……说实话,初为人母的我看到这样的文章可能真有跃跃欲试的冲动,几年前我还因为大儿与我们分床睡的问题焦虑,试图运用各种方法、所谓的工具去达到目的。可是如今再看到这样的文章,我却会不自觉地后背发凉,天哪!这哪是在养孩子,是在培养机器人吧?
Wendy老师也表示赞同,并补充说其实孩子“亲密关系”这一课,一定是在与父母或者其他重要抚养人之间的“亲密接触”中完成的。其实也没有那么高深,就是人类很自然的“爱”驱使我们去做的,对孩子的回应,与孩子的嬉戏、玩耍等。上文所说的”专家”那种育儿方法,实在是害人不浅。
我们现在每天打开手机、电脑,各种信息、鸡汤、观点迥异的文章扑面而来,有时不免使我们焦虑和质疑,这个时候,如何根据自己最基本的“常识”和“感受“,甄别出适合自己、适合孩子的理念和方法,甚为重要。育儿“专家”还是“砖家”还得需要父母擦亮眼睛,正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