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生活,万卷书万里路]2018年1月23日,连续1000天阅读日志第272篇。
几天前的一个晚上。照例拿着一本《吴姐姐讲历史故事》书边走边看去接娃。1月中旬,正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心和手一样,时常冷得似乎蜷缩起来。然而,难能可贵的,这几天竟是冬阳暖暖。这冬阳,融化了我似曾结冰的心,让我的内心柔情似水。
刚走到传达室的门口,就看见了孩子同班同学的妈妈正抱着她七八个月的可爱的小小娃也在门口等待接大娃。我连忙放下手中的书,跟她打招呼。
天下的母亲都是朋友。更何况,我们的孩子还在同一个班级。于是,言谈逐渐热烈。
这份热烈之中,我把这位母亲怀里乖巧可爱的小婴儿抱过来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了。
娃终于放学了。看见孩子们一个个像小火车般疾驰电掣飞向自己的妈妈爸爸。我也连忙热情地打招呼:“雅贝,妈妈在这呢。”
可,一改平日的飞奔和热烈的拥抱,这孩子跑过来,没有问候,没有愉悦,没有半私笑容,面无表情,说出一些让我感觉莫名其妙的话来:“妈妈,你就是个大笨蛋,大笨猪。”这劈头盖脸的一顿脏话让我如遭电击,完全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这姑娘今天怎么啦?”
要知道,平日里她可是几乎不说任何脏话的。
于是,我连忙拉住她,问道:“雅雅你今天怎么回事啊?怎么乱说话。”
她却不理会我,看都不看我一眼,奔向爬双杠的地方。嘴里还是强硬的说着:“你就是个大笨蛋,你就是大笨猪,事实就是这样的。”
孩子同班同学的几个妈妈都在身边。娃的举动颇让我感觉无地自容:我是学心理学的,曾有成千上万的人听过我的育儿讲座。而今,我竟被自己的娃在公众场合用脏话抨击,颜面何存?
且慢,我告诉自己,我这个妈妈的颜面不重要,找出孩子说脏话的原因才重要。因为,最近刚好在读语言心理学的书,印象极为深刻的是美国当代最伟大思想家、世界顶级语言学家和认知心理学家史蒂芬·平克在《语言本能——人类语言进化的奥秘》中说过:“人类创造语言,用于诉说他们内心的不满。”又在《思想本质——语言是洞察人类天性之窗》中说的:“说脏话是宣泄极端情感的常用方式”。说脏话的雅贝贝一定是遇到了什么极端的感情,然后才借助这样极端的话语来表达她内心的强烈不满的!
于是,待小婴儿回到他妈妈的怀抱后,我尽量让自己保持平静,跟在不言不语的娃的身后走在回家的路上。
走到小超市的门口。孩子开始提要求了:“我今天心情不好,我想去买点东西吃。”我默许了孩子的行为,跟在孩子身后,随着她进了超市。
买了想吃的山楂片和一盒小饼干,她开始津津有味吃起来,并递过来几片饼干给我吃。
坚冰已破。妈妈和孩子的心情都似乎已经平静,到了可以谈心的时候了。
我牵着她的小手,停下来,首先表达我的情绪:“我不想吃东西。因为今天妈妈伤心了,你知道吗?”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何况我们亲如母女,娃的内心怎不明白呢?她点点头,但并没有“悔罪”的意思。而是言词激烈的开口了:“你作为妈妈,难道不知道我为什么骂你吗?”
我尽量平静地说:“你不说,妈妈怎么会知道呢?你的感觉是你的,我的感觉是我的。只有你用话语告诉我,我才知道啊。”
她终于满腹委屈,声调高昂说话了:“妈妈,你为什么不经过我的同意就去抱那个小孩?”
我显然吃惊不少:“啊?你是为这件事生气啊?”
她眼里有委屈有泪水:“是的,就是这件事。我觉得你不尊重我。”还振振有词:“一个小孩也是需要被尊重的。你不经过我的同意就去抱别人的孩子,好像我不存在一样,那就是不尊重我。”
哎呀,我在心里左思右想,实在是没做什么让娃生气的事情啊,原来竟是为的这个。
虽然觉得娃的表现有点让我失望,但首要目标,始终是抚慰孩子的情绪。
我轻轻说:“原来是这样啊,妈妈明白了。当妈妈抱小弟弟的时候,你是不是害怕妈妈把爱分给了小弟弟,然后就不爱你了?”
"就是这样的。"娃连忙点头,重重的。很显然,我的话说到了她的心坎里:“那个小弟弟那么可爱,你抱着他的时候笑得那么开心,好像我都不在你眼里一样。”
我出于一个心理咨询师的职业本能,开始跟她共情:“妈妈理解你的感受的。”
当我真正站在孩子的立场:娃看到我充满柔情蜜意抱着小弟弟时的心情,恰似我在心理学书上看到的一个比喻:当我们爱小弟弟小妹妹的时候,孩子的感觉就好像夫妻俩之间,丈夫突然带回来一个貌美如花的年轻姑娘,还宣布要让这个第三者跟她们朝夕相处。
我自问,要是这种情况,我们身为妻子会怎么办?我们的反应可能绝不是说说脏话那么简单了!
理解带来宽容。我的声音柔和下来了,语速低缓,开始跟她一边吃山楂一边交谈。
此前,我们曾数次交谈过关于爱、关于嫉妒方面的话题。每次的交谈都是在当时让孩子破涕为笑的。然而,孩子毕竟不是机器,一旦植入了一个方程式,她就会一劳永逸地拿来处理不同的情境。如果真是这样,也就不需要我这个妈妈存在了!
解决孩子心灵世界的危机,和她一起面对她成长中的各种问题,永远是我们为人父母的责任。就如一句热门网络语所说:父母不要和问题联合,打败孩子;而是要和孩子一起联合起来,打败问题。
我们一路牵手,一路细语。
首先得让她明白,她今天这种情绪叫什么名字:“雅,今天你看到妈妈抱小弟弟,忍不住骂脏话,这是什么样的情绪?”
“这,大概是嫉妒吧?”她颇为不好意思地说。
“嗯,就是嫉妒,雅对情绪认识得越来越清楚了。”我表扬她。
其实,能让孩子认清情绪,学会给情绪命名,非常有意义。一个东西,一旦知道了它的本质,也就没那么可怕了!
我继续:“此前我们曾经交流过这个问题,你还记得吗?那次你不肯去农场,因为农场伯伯家的小妹妹出生了。你害怕因为小妹妹出生后,伯伯阿姨就不再爱你了。”(此事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我再也不去农场了——关于孩子嫉妒的问题》)。
娃点头:“妈妈,我想起来了。那次你还给我讲了好多故事呢。像庞涓和孙膑,鲍叔牙和管仲,还有格林童话里的故事。”
说到那些故事,雅雅就开心了。笑容又回到她纯真的小脸上。
我也开心起来:“妈妈今天再给你讲讲张仪和苏秦的故事吧!”
讲完了之后,娃表示疑惑:“妈妈,你讲的鲍叔牙和管仲的事情,苏秦张仪的事情是真的吗?”
我斩钉截铁地回答:“雅,这是历史上的真人真事呢,不是神话和童话。”
娃无限羡慕:“要是我也能像鲍叔牙和苏秦那样就好了。”
我鼓励她:“慢慢来嘛,你现在还小。说不定有一天你真能做到那样的。”
讲完了故事,我回到我们的“事故现场”——心理事故嘛!
“雅,你知道我为什么要抱小弟弟吗?”
娃:“不知道。”
我:“今天妈妈和小弟弟的妈妈等你们,可能有二十分钟甚至半小时。”“这么长时间,小弟弟的妈妈一直在一边抱着小弟弟,一边跟我说话。”
我停下来,面对着孩子:“你说,抱这么长时间,小弟弟的妈妈会是什么感觉?”
雅略加思索:“应该会觉得累。因为我背书包久了,有时会累。”
我赞许地点头:“嗯,雅贝通过用自己的感觉去想象别人的感觉了,有进步。”
我接着:“阿姨累了,我要不要帮忙呢?”
娃无语以对。不说话了。
我继续:“这种时候,我不帮忙抱小弟弟,就显得像个冷血动物了。就像你如果书包太重背不动,妈妈却不帮你,你会觉得妈妈好残酷一样。”
娃终于点头:这样的体会是她常有的。
但是我今天绝不想老调重弹,我今天要站在她的立场来讨论这件事。
“雅,除了那种情况我必须抱小弟弟。还有一点,就是我确实是喜欢小弟弟爱小弟弟的。”
亲耳听到自己的妈妈承认自己爱其他孩子,终归是不舒服的。娃的脸色又由晴转阴。
“雅,你知道吗?我必须爱小弟弟。”
“为什么?”雅声调明显增高。作为一个独生女,她习惯了妈妈的生活中只有她一个孩子,她独享妈妈的爱:妈妈每天晚上只给她一个人讲故事,每天早上只给她一个人读诗歌,每天只陪她一个孩子吃饭,做她一个人爱吃的食物,只带她一个人外出旅行……
我慢悠悠地继续:“因为小弟弟确实很可爱。面对这么可爱的小婴儿,妈妈如果没有任何感情,其实并不是好事情。”
“为什么?”娃又听不明白我的话了。
“因为,如果一个人面对这么可爱的小生命都无动于衷,那么这个人一定是个没有感情的动物。”“如果你的妈妈是个没有感情的动物,那么,她肯定也不会爱你。”
“我可不希望有一个没有感情的妈妈。”娃嘟囔道。
“是的,所以妈妈看到小弟弟,才忍不住要抱他亲他。因为,妈妈是个正常的人,有感情有血肉。”“同时,妈妈抱小弟弟的时候,就会想起你是小婴儿时候的情景。那种温暖的幸福的甜蜜的感觉就又回来了。妈妈的心会变得很柔软,很柔软。”“怀抱着婴儿的小弟弟,就像怀抱着婴儿时候的你。”
这么一说,娃就满脸放光了:“妈妈我知道,你都跟我讲过一万遍了。你小时候抱着我,老是亲我,把我的脸都亲破了。”
我大笑:“对呀,所以妈妈要抱小弟弟,就能时常回到抱你的小时候的情景。妈妈就会是一个柔情似水的妈妈。”
娃又开心起来:“我喜欢这样的妈妈。”
“嗯,如果我面对世界上最可爱的东西和人都不爱了,那也不会爱你了。因为你也不是妈妈本人,而只是妈妈的女儿呀。你和妈妈毕竟不是完全相同的一个人呀。”
娃好像明白了。
我又继续:“你知道妈妈爱小弟弟,还有一个原因。”“我是怎么认识小弟弟和小弟弟的妈妈的?”
娃不假思索地回答:“因为小弟弟是刘瑞潮的弟弟啊!”
我接过娃的话:“对,是因为刘瑞潮是你的同班同学,因为你跟刘瑞潮有关系有联系打交道,妈妈才认识刘瑞潮妈妈的。如果妈妈没有你这个女儿,是不会认识小弟弟和他妈妈的,那就不存在抱小弟弟的事情了。”
娃站立了一会儿不动,很显然她在思考。
我:“你看世界上的小婴儿有上百万上亿那么多,妈妈不可能抱他们每一个。那么为什么偏偏抱这个小弟弟呢?因为,你跟他们有关系。”“我是因为你而跟他们认识,打交道的。”
再举一列:“上次周雅涵在我们家住了一个星期,张若涵在我们家住了一个晚上,妈妈对她们怎么样?”
娃忙不迭回答:“很好呗,比对我还好。”哈哈,醋坛子又翻了。
我严肃地回答:“妈妈为什么对她们好?为什么不给大街上那些不认识的小朋友做饭吃,不给她们买礼物、读故事?不在他们晚上哭的时候去拥抱去安慰?而只是对周雅涵张若涵那么做?”
娃看着我。这个理论我已经跟她分享过很多次了,想必她都明白。
“道理都是一样。因为她们是你的同学,跟你有关系的,你的成长离不开的。”“如果她们到我们家来了,我这个妈妈对她们不理不睬不管不顾,她们会不会很难受,以后再也不跟你玩不做你的好朋友了?”
“嗯,可能是的呢。”娃好像想通了。
“是啊,我之所以对他们好,因为我爱她们。更深的原因,是因为我爱你。我爱你,希望你有更多朋友分享你的喜怒哀乐,友谊,是一个人成长并不可少的。”
“你有没有想过,平日里如果你总是一个人在家,你会是什么感受?”“如果你的生活中只有妈妈,够不够?”
“那肯定不行的。”娃开始真正明白了。因为,作为独生子女,她这种体会太多了。从小到大,她是属于人缘特别好的孩子,班上的同学都喜欢跟她玩。她最喜欢的书,也是关于怎么交朋友的书。
“对,不行的。因为我们是在关系里幸福的。”(这个哲学理论我已经跟她分享过很多次了,她已经熟记于心)“所以,妈妈对所有跟你有关系的人好,就是在用行动表达对你的爱。因为爱你,所以,我也爱你所有的朋友。”
再提问:“陈妈妈飞妈妈对你好不好?我的学生们对你好不好?”
提到这个,娃就有话说了,眉飞色舞起来:“当然好啊。陈妈妈每次见面都给我买我最喜欢的巧克力吃。钟紫郡姐姐和唐欣姐姐每个星期接我,罗昌姐姐每次接我都给我买零食吃。李志伟哥哥让我和周雅涵随便在他身上用粉笔写字都不发火,兰姐姐经常给我买糖吃陪我玩……”
我的天呀,这可真是“罄竹难书”。一说到这些,她小小的心里,全是幸福和甜蜜:被人喜欢被人疼爱的感觉,洋溢在娃的周身。
我适时打住,把她拉倒我们谈话的主题上来,否则这个谈话可能没有终止的时候了。
“你知道姐姐哥哥阿姨们为什么对你那么好吗?”
“因为我可爱呗”。哈哈,这娃真够大言不惭的。
我停住:“除了这个,还有别的原因吗?”
娃:“那我就不知道了”。
我:“钟紫郡唐欣姐姐她们为什么不去接别的孩子,罗昌姐姐为什么不给别的小孩买糖吃?”“世界上跟你一样可爱,一样年龄的孩子多得是。光是你们华夏小学就有几千个,世界上的小学都有成千上万数不清多少个。但,为什么他们单单来接你?单单给你买糖吃?”
我:“陈妈妈和飞妈妈是谁的朋友?钟紫郡姐姐、李志伟哥哥……是谁的学生?兰姐姐是谁的孩子?”
娃开悟了:“你常常说,兰姐姐是你半个女儿,陈妈妈和飞妈妈是你的朋友,钟姐姐他们都是你的学生呢!”
我:“是啊,是因为妈妈跟他们有联系有关系,妈妈爱他们,在他们身上付出爱。你又因为是妈妈的女儿,所以他们才爱你,宠你。如果不是妈妈爱他们,对他们好,他们可能都不认识你,更不会开开心心接你给你买糖吃了。”
娃沉默。我继续:“所以,妈妈要不要继续爱他们呢?”
娃不言不语,只点头。
我让她回忆我们曾经的对话。说到妈妈为什么要爱自己的学生,自己的来访者,自己的亲人、朋友。我再次表达一个观念:妈妈不仅仅是她的妈妈,妈妈还是学生的老师,来访者的咨询师,书店团队上千人的管理者,朋友的朋友,爱人的爱人,同事的同事,我父母的女儿,兰姐萌姐的姑姑,她的同学的妈妈,她的老师的家长……
我说,我不仅在做她的妈妈时带着深沉的爱和责任感的,我在做咨询师,做老师,做书店的妈妈顾问,做同事,做朋友,做女儿,做姑姑,做家长,做你同学的妈妈……等所有身份时,都要带着感情带着爱带着责任感才行。
回到家,我再次跟她表演不带感情的讲课是怎样的:我停下来,眼睛看着冷冰冰的天,面无任何表情,没有任何情感交流,就像对着空气在讲课,嘴巴里说着上课的内容,但是嘴角既不上扬也不下垂,既不慷慨激昂,又不波澜壮阔……
娃笑得晕了:“如果王老师这样讲课,我就再也不会听她的课了。”
我:“雅,没有任何一个学生的老师,还是老师吗?没有任何一个来访者的咨询师,还是个咨询师吗?”
娃:“当然不是。”
我:“妈妈如果不是老师不是咨询师不是书店的妈妈顾问,什么都不是,就只是你的妈妈,会怎么样?”
娃:“那你就没有工资了,我们就没钱买书了。”
我笑了:“不仅没钱买书,更可怕的是,没钱吃饭,只能去大街上要饭吃了。”(我模仿乞丐,蹲下身子一瘸一拐走路,把手里拿着的书本当乞讨盒子,嘴里念念有词,可怜巴巴说着:“给我一毛钱吧,我没钱吃饭了。”)
娃笑喷。
我停止表演:“所以,每一个人,在跟别人打交道时,都是带着感情的,也必须带着感情带着爱和责任。如果没有爱和责任,人是不能在这个世界上活下去的。”“人与人之间,我们付出爱,我们才能收获爱。付出越多,收获越多。不付出,就没有收获。”"所以,我作你的妈妈时,有爱和责任,做老师做咨询师做女儿做姑姑做朋友……时,全都是以爱作为根基的。"
最后落实到一点上:“所以在这个世界上,妈妈是不可能只爱你一个人的。”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倾心长谈,娃终于释然了。最后,她跟我说:“妈妈,这个寒假如果我们班同学来我们家玩,你再爱他们,我一定会很开心的!”
嗯,虽然大教育家卢梭说过,讲道理不是一个亲子沟通的最佳渠道。但如果孩子确实有这个需求,面对不同情境,适时引导,还是必要而且有成效的!
这就是明证!
附言:
有多日未写文章了。这篇文章构思已久,自从那天晚上发生后,就一直想记录下来。然而最近实在忙。还好,今天四点多起床,终于做了一个完整的记录。多年后,娃读到,或许会心一笑,或许泪流满面。曾有一个人,那么爱她,那么悉心,那么尽力,理解她,引导她。期望她,到八十岁时,依然被人爱,会爱人。生命历程里,时时感受到幸福!
当然,更期望,能对朋友们的育儿尤其是二胎妈妈有一丝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