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开学已经将近三个月了,新入园的小朋友差不多都已经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然而还有些家长还没有从深深的焦虑中走出来。
昨天我把儿子幼儿园送到以后,顺便去超市里买点东西,在收银台结账的时候看到了好友小露带着她的儿子。
我很奇怪,这个时间她的儿子应该在幼儿园里呀。
小露看出了我的疑惑,和我说每天早晨到了教室门口,儿子就搂着她的脖子不松手,哭的嘶声裂肺的,自己也心疼的落泪。
回单位的路上一直哭,中午的时候更加的担心孩子,总是怕孩子吃不饱,差点跑到幼儿园偷偷的视察去。
白天一整天坐立不安的,也无心工作,时不时拿起手机看看微信,生怕落下老师发的消息和照片。
前几天因为中午睡觉着凉了,儿子感冒发烧了,她就更加的心疼了。儿子病好以后她不顾家人的反对执意的决定晚上一年。
这就是一位患有分离焦虑症的妈妈,这种症状最典型的特征就是舍不得放手。
幼儿园给她的印象就是:挨饿,挨冻,孤单。她认为儿子离开了她的身边只会吃苦受罪。
02
我想起以前看到过的一部电视剧《二胎时代》,第一集刚开始就是金灿灿送女儿馨儿上幼儿园的情节。
金灿灿蹲在女儿身边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的妆都花了。
馨儿呢则很一本正经的在“教育”妈妈:“这么多小孩在看着你呢,丢不丢人哪,长不长面子啊!”
金灿灿不为所动,对着馨儿爸爸说:“要不然让馨儿再缓冲两天吧!”
“还缓冲啊,按道理,咱家女儿去年就应该上幼儿园了,我们已经落后了,不能再缓冲了。”馨儿爸爸无奈的说。
最后馨儿甩下一句“我还要去找小朋友去玩呢”一溜烟的跑了。
当时这一幕场景着实把我逗笑了,虽然现实生活中馨儿这样的女儿不多见,但是金灿灿这样妈妈却比比皆是。
小露就是这样的妈妈,晚送一年,只不过是掩耳盗铃的一种做法,并没有解决实际的问题。
她以为在家里多照顾儿子一年就是爱,这份所谓爱只不过就是追着儿子多喂一年饭,帮助儿子多穿一年衣服,帮助儿子多做一些他自己早该会做的事情而已。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温迪.莫格尔曾说过:当父母倾尽全力不让孩子体验到不适时,他们长大后反而不知如何面对正常的挫折。过度保护会让孩子产生挫败感,丧失独立的能力。
在这一年里,别的小朋友早已经学会独立吃饭,洗脸,穿衣服。甚至还有了自己固定的小伙伴,懂得了团结和相处之道。
等到她发现她的儿子已经融入不了幼儿园那个大集体时,已经悔之晚矣了。
所以与其到了孩子需要必须独自去面对这个世界的时候才对孩子恨铁不成钢,不如早一点放手让孩子自己走。
03
回想我家儿子刚刚入园的时候,我也是满心的焦虑。
那天当我把儿子送到教室门口,儿子哭着拽着我的手不让我走,尽管我满心的不舍但还是趁机逃走了。
其实当时我多么想走进那扇门把亲爱的儿子抱在怀里,它是那么的小,那两只泪汪汪的眼睛写满了对那个陌生环境的恐惧。
然而我明白,如果真的推开了那扇门,对儿子的宠爱就变成了溺爱。
溺爱就如同漫天的风沙,会遮掩了儿子成长的道路。
安娜•昆德兰说过:孩子爱我们,并愿意始终陪伴在我们身边,这并不能证明我们是好父母;
如果他们羽翼丰满,能够离开我们独立自主地生活,那我们才是好父母。
父母应该明白如果一味的把孩子庇护在自己的羽翼之下,孩子永远飞不高。你的孩子是翱翔天空的雄鹰还是折了翅膀的笼中之鸟,只在于你的一念之差。
生命意义是自由,是独立,爱与生命一样,是一场渐行渐远的分离。
放手让孩子去成长,虽然有不舍但更多的应该是祝福。
04
曾经我怕儿子在幼儿园里会很孤独。
但现在他在幼儿园里有了好几个好朋友了。
曾经我因为儿子挑食不爱吃菜,怕他在幼儿园里会挨饿。
但现在在幼儿园里,以前不喜欢吃的茄子和西红柿现在却能吃的香喷喷的。
曾经我一度怀疑好动儿子有多动症,什么玩具都入不了他的法眼,玩一会就扔一边了。
但现在在幼儿园里可以集中注意力的玩会玩具了。
儿子如此迅速的成长,让我感到无比的欣慰。同时很庆幸自己及时放手,给予儿子不是老母鸡式的爱。
放手让孩子去奔跑,奔跑有可能会跌倒;放手让孩子去尝试,尝试有可能会失败。
然而在无数次的跌倒和失败中不断地站起来的孩子才能成长得更加自信、坚强。
所以爱孩子正确的姿势应该是在给予孩子亲密无间照顾的同时懂得适时的放手。
学会放手,在心里默默的祝福孩子。父母只不过是孩子的领路人和指引者,长长的路,终究还是需要孩子自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