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朋友说了,哎,您这题目两不搭呀,大寒跟虞美人,一个数九寒冬,一个春暖花开,南辕北辙了吧?!是,冒冷一看,还真有点王奶奶碰着玉奶奶的感觉,差着点儿;马奶奶碰着冯奶奶,差着两点儿;那个,王奶奶又见着了汪奶奶,差的更多了啊。别急,慢慢儿聊。
《浪淘沙·赋虞美人草 》宋 · 辛弃疾
不肯过江东。玉帐匆匆。至今草木忆英雄。唱著虞兮当日曲,便舞春风。
儿女此情同。往事朦胧。湘娥竹上泪痕浓。
舜盖重瞳堪痛恨,羽又重瞳。
英雄末路,美人薄命。霸王别姬的故事应该是家喻户晓的了。楚汉相争,项羽被困垓下,四面楚歌。霸王别姬,虞姬节烈,死不降汉,不负项羽,拔剑自刎,巾帼也!传说她的鲜血洒在身边的青草上,生成鲜艳的花朵,后人就把这个花称为虞美人。
唐朝的时候,教坊里就有曲调来咏虞姬了,韵调优美,后来就这把个曲调命名成《虞美人》。用《虞美人》作词的名段,算是南唐后主李煜了:“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里有这么个有趣儿的记载:“高邮桑宜舒,性知音,旧闻虞美人草,逢人作《虞美人曲》,枝叶皆动,他曲不然,试之如所传。”这个桑宜舒,看来也是一个痴相公,他为了验证虞美人草会不会听到小曲儿就摇动,去亲身实践,果然发现了传闻与实际是一致的。
说到这儿,我有点儿感想啊,大家都是爱茶之人,一直都在学习茶,那为什么您就喝了几年,十几年,甚至于几十年茶,还喝不明白呢?我真见过这样的朋友。他并没有偷懒,也是一直在喝啊学啊,并且跟身边的朋友师长们交流啊,可是为什么就没有喝明白茶呢?这是什么道理呢?
我从我自己的经验来看,抛开次要的东西,我只说主要的,就是这些朋友根本就没有喝到过正经的茶。怎么说呢,比方六大茶类吧,根本就没有喝到过它们当中具有标杆性的茶。什么茶可以称作标杆茶呢?首先,这个茶的制作符合国家标准;其次,茶青更好,工艺更合格,做茶更用心,这样的茶出来就是同类茶里的标杆茶。
大家想,咱们经常会面对同一个茶品种的不同品牌出产的茶的情况。举个例子,拿龙井茶来说,都说自己是西湖龙井,其实骨子里到底是西湖狮峰群体种土龙井呀,还是龙井43?是产自钱塘的龙井呀,还是其它产地的龙井?您说,若没有一个正确口感,怎么来判断嘴里喝进去的龙井是正宗的还是不正宗的西湖龙井味道?如果连这个都判断不了,您说这茶学的还有意义吗,您这冤枉钱得花多少?不客气地讲,内行人一眼就望到了您学茶之路的尽头。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版权声明:本文为美篇“耕而陶-茶”原创撰写,欢迎博友在美篇上转发,交流茶知识。
但,任何单位、媒体、个人未经允许不得复制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