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即以人为善,要求人们善待亲友、他人、社会、自然。友善是公民优秀的个人品质,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纽带,更是维护健康良好社会秩序的伦理基础,它融贯于中华民族的心理和思维方式中,并随着社会发展不断丰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友善”确立为一项基本内容,既是对民族优良传统的尊重,也是对当下道德需求的回应,是一项十分及时而且必要的举措。
8月初,分行举行“成都分行邀您一起畅谈‘我心中的核心价值观——友善’”线上大讨论活动,活动一经上线,迅速在辖区干部职工中引起广泛而热烈的讨论。截至8月末,线上讨论活动参与人数达1651人次,评论留言总计280条,辖区干部职工从不同侧面、以不同角度,表达出对“友善”的理解和认识,反映出干部职工友好相待、以人为善的真实心声,“友善”正内化于干部职工心中共同的价值标准,外化于日常行为之中。除此之外,辖区各单位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以“友善”为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一是丰富畅谈形式。如,分行营管部、广元中支采用“学习沙龙”的方式,开展“友善”主题交流座谈。德阳中支由行领导引领、中层干部发动、支部具体组织,在主题党日活动中开展专题讨论;丽江、临沧中支结合文明单位创建,把“我心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友善”专题讨论活动下沉到科室,推动文明细胞工程建设。二是丰富实践内涵。阿坝中支开展“萤火照亮希望 青春聚力扶贫”关爱留守儿童慰问活动,将友善爱心传递到留守儿童之中;黔南中支龙里支行组织志愿者开展文明引导活动,通过自身行动践行友善内涵;玉溪中支以“五个一”即:“一次线上评论、一次线下讨论、一次友善度测试、一句友善语录、一篇心得体会”,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畅谈活动。
弘扬“友善”美德,有利于维系和支撑和谐的社会秩序。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孟子则强调与人为善,其内涵都在于以善为原则与人相交、相处,从而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起稳定的公民伦理关系和秩序。正如资阳中支职工在讨论中感叹道,“善心、善言、善行,无不投射出作为一个合格社会人的基本素养,潜育之,默化之,必成社会潮流”。广元中支职工表示“心中的真善美,在现实之中折射,大是爱国、爱行,小是爱岗、爱家,友善是高尚的个人美德,让人与人之间充满温馨”。黔南中支职工评论道“友善是一个人高尚的品德,正是因为友善才让人有人格魅力,也正是因为友善才让这个社会更加和谐”。玉溪中支华宁支行职工则指出“友善是同事间团结协作的桥梁,是个人参与社会活动的钥匙,更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
倡导“友善”理念,是公民之间获得尊重、化解矛盾的内在需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不同主体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利己主义、功利主义等观念相伴而生,在利益冲突中,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被放大、激化,会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倡导“友善”的价值观,能够调解社会心态、化解社会矛盾、优化社会环境,起到人际关系间的润滑作用。德阳中支职工认为“友善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基础,只要与人为善,人与人之间便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心灵之桥也就畅通起来”。阿坝中支职工谈到,“友善既指向他人,也指向自己。如果缺乏友善的道德品质,公民之间就难以跨越差异和矛盾的沟壑,沟通将变得非常艰难”。黔南中支职工把“友善”和“平等”联系起来,谈到“友善不仅要认同、坚守和贯彻平等观,更要具备包容、宽容之德,凡事讲究互相尊重、换位思考”。丽江中支一位职工直抒胸臆,说道“树立‘友善’价值观,于个人层面,有助于以阳光心态看待他人、肯定他人、尊重他人;于群体层面,能够让人们在群体之间传递友爱的讯息,并且在实质层面予以相互帮助”。
培育“友善”价值观,需要在实践中做好观念引领和制度保障。培育社会主义“友善”观,就必须将其融入公民社会生活之中。对于公民个人而言,就要实现对“友善”价值观的内化,使之成道德自觉。从社会整体来说,要通过宣传引导保障“友善”观在社会生活中深入落实。对此,全辖干部职工也纷纷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如,绵阳中支职工结合自身实际谈到“友善应当成为一种个体自律,在日常工作中爱岗敬业、诚信待人,在生活中学会宽容、忍让和友爱”。乐山中支职工指出“在全社会积极营造风清气正、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围,是有效培育、涵养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必备土壤”。攀枝花中支职工认为要在社会层面建立正义的道德回馈机制,充分保障道德主体的合理权利,为公民的道德实践提供广阔的平台”。曲靖中支职工建议要发挥社会教育体系和公共媒体的作用“围绕友善价值观开展公民互助活动,让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感受、体验友善的温暖”。日喀则中支职工侧重指出沟通的重要性,认为“想要追求工作效果最大化和最优化,就应当具备友善的态度和良好的沟通能力,促进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成都分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友善”主题大讨论以及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进一步凝聚了全辖干部职工对“友善”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对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营造崇德向善的环境起到了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