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需求幻觉、失败幻觉、分离幻觉、匮乏幻觉……的认识与审视,我们如何用于教育孩子?
教育的过程,需要以身作则,而非言语传授。通过我们自身的觉醒:快乐源于源于内心的平和以及对生活每一刻的觉知;也让我们的孩子明白,他们的快乐不依赖于任何外在因素,不依赖于任何人、地方或者事物,真正的快乐来自内心。这样他们就能享有自足(自己可以满足自己的需要)。
让我们的孩子明白,失败是假的,每次尝试都是成功,每次努力都是胜利,而且第一次尝试和努力,与最后一次尝试和努力同样光荣。这样他们就会乐于挑战,拥有成长型思维。
同时也让孩子明白,他们和生活中的一切紧密相连。人和人本质相近,未曾分离,也不会分离。这样他们就能更好地与人相处,学会合作共赢,共同创造“第三选择”。
还要让我们的孩子明白,他们生活在一个相当丰裕的世界里,每个人都能得到足够的资源(物质和精神)。一个人最大的收获不在于索取得最多,而在于分享得最多。这样他们就不会把重心一味地放在竞逐上,争得面红耳赤。
综上,我们已明确如何通过认知与审视各类幻觉背后的真相,将其作用于教育中,进而提高孩子们的心智。接下来我们围绕“教育”中的“校园教育”话题,着重讨论“教学”和“教师”两词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先来看《与神合一》中的一段话:“‘教学’这个词的含义不是灌输,而是提取。真正的教学是提取学生内心早已知道的知识。大师知道,知识已经在那里,所以无需把它放进去。大师只是想办法让学生注意到它就在那里。教学的用意是帮助别人去忆起。”
通过这段话,我们了解到教学的方法是“提取”,用意是“帮助学生回忆”。首先如何“提取”?这需要我们选择信任、选择耐心。我在《关于疯狂尤克里里的构想》一文中写道:“我们要做的事就是相信他,让他意识到自己的巨大能力,并帮助孩子尽可能地开发自己的潜能,而不是认为他本身什么都不会,需要我们一点一点地灌输,那样就很容易在教育过程中缺乏耐心。”
为什么很多教师做不到信任和耐心?因为他们出于各种考虑,仅把教书视作一时的谋生(利)工具,而不是满怀热情,怀揣伟大使命去工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充满焦虑和痛苦。
其次为何用意是“帮助学生回忆”?因为高效的教学活动建立在信任每一个孩子拥有与生俱来的学习能力之上。“回忆”的字面意思是:恢复过去经验的过程。也就是说,一切知识本就在那里,没有所谓“新知识”。要相信孩子们心中早已知道这些知识,我们的工作只是帮助他们追忆。带有这个目的,我们就会避免滔滔不绝地一味灌输,而是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
当我们选择相信孩子的学习潜能,允许并帮助他们通过自我探索深入理解所学到的具有生活价值的知识,他们才会真正学会如何学习,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这也是教学的最终目的。
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苏格拉底曾对此这样描述:“老师教的不是学科,而是学习方法,学生从而学到该学科的知识。‘学’是有成果的,‘教’则是虚假的。”这种观点使他成为阿波罗神话中“希腊最有智慧的人”。
苏格拉底不直接传授知识,而是采用提问、思辨,一步步启发对方的思想,引导出智慧(苏格拉底式对话)。他认为自己的工作就是“助产士”。助产士本身并不是生孩子的人,她只是帮助接生而已。苏格拉底帮助人们“生出”正确的思想也是同样的道理,因为真正的知识来源于人的内心,而不是得自别人的传授。这正符合我们上文所述“真正的教学是提取学生内心早已知道的知识,我们的工作只是帮助他们追忆(助产)。”
当然,教师也不能一味主导提问,以免过度引导。有时应当将主导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来提问。这样一方面启发学生思考有生命力的问题;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灵活运用所学。在此不详细展开。
在了解“教学”的含义后,我们探讨什么是真正的“教师”?
纪录片《寿司之神》中提到伟大厨师的五种特质,我将它们引用到伟大教师(大师)上:
1、态度认真,对待工作专注负责。
2、磨炼技术,一心提升授课水准。
3、注重细节,善于营造学习氛围。
4、求好心切,强调领导而非管理。
5、怀揣热情,发自肺腑热爱事业。
具备这五项特质,才能成为大师。其中第五项“怀揣热情”,更是为事业注入源源不断活力,贯穿始终的最可贵的品质。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在《旁观者》一书的“怀恩师”章节里写道:“天生的老师一开始便满怀热情;而善于利用教学法的老师在学生有所领悟时,而获致热情。学生脸上那心领神会的微笑比起任何药物或麻醉品更令人上瘾。老师自己都教得烦闷无趣的话,教室有如被瘟疫肆虐一般,不管是教书或学习都会受到相当大的阻碍——这种病症,只有热情能够解救。”
“苏菲”和“埃尔莎”这两位,是德鲁克念小学四年级时的老师。她们也是唯一被德鲁克称为“一流”的教师。在德鲁克看来,苏菲小姐就有天生老师的魅力,而埃尔莎小姐则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苏菲小姐让学生豁然开悟,埃尔莎小姐则教给他们技能;苏菲小姐把梦想传达给他们,而埃尔莎小姐引导他们学习——苏菲小姐是教师,而埃尔莎小姐则是利用教学法的人。
所以说,真正的教师让学生豁然开悟,把梦想传达给他们。真正的教师尊重每个学生的差异,相信所有孩子的学习潜能,致力于培养他们的擅长,而非紧盯弱项甚至挑毛病,从而帮助学生定位自我,更好地投身社会。
于我而言,正努力修炼以求具备真正教师的素养。面对这些可爱的、性格各异的孩子们,我将他们全部视作我自己的孩子。这样在教育过程中还有什么令我烦恼呢?还有什么令我抗拒呢?事实上,我很享受和我的孩子们打交道的每一刻啊!这就是我从这份事业中领悟的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