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付与笔端
知道这么本书,是源于《读库》某一期里的一篇文章《我的学生姜淑梅》,作者署名艾苓,之前我并不知道艾苓是谁,更不知道姜淑梅,读完文章后,才了解到原来有这么了不起的一位女儿,鼓励并指导自己识不得几个字的母亲写了一部书,原来有这么了不起的老太太,六十岁才开始学写字、在七十六岁的时候居然一个字一个字写出了六七十万字的文章!也就是后来正式出版的《乱时候,穷时候》。
什么是文学呢?诗词歌赋是文学,新闻报告是文学,长篇短篇小说是文学,笑话游记是文学,在我看来,言辞达意的就是文学,言之有物的是好文学,能感动读者的就是优秀文学,《乱时候、穷时候》无疑是我心目中的优秀文学。
乱时候、穷时候我们这一辈人没经历过,很多生动的历史没有人记录,就永远湮没在时间的尘埃里,而正史缺少个体特别是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点滴和情感体验,但历史的骨架又需要这样的血肉充盈才得以丰满和真实,从这个角度看,《乱时候、穷时候》是一部难得的纪实报告文学,是正史的珍贵注脚。
乱时候、穷时候最能检验人性,或坚韧或懦弱,或正直或卑鄙,或凶残或善良,姜淑梅老太太面对面拉家常似的叙事写作方式,将那个年代里一个又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老百姓写的活灵活现,一举手一投足仿佛就在你的面前,他们(她们)的喜怒哀乐悲恐惊也都进到你的心里,他们(她们)的小心思大仁义小欢喜大不幸也都牵动着你的情绪。从这个角度看,《乱时候,穷时候》是一部出色的人物小传。
最令人感慨的还是老太太的好记性,但光凭好记性还不够,老太太年轻时的观察力也是惊人的,生动的对话记录、细致的环境描写,没有当时的“记”,也无有后来详实的“忆”。此外,老太太一定是个健谈的人,叙事逻辑清晰,一件事从头到尾说的清清楚楚,其实故事都在老太太肚子里,只是老太太花了点力气把肚子的故事用笔墨一笔一划写到了纸上,你听,字句里分明回响着老太太纯正的山东口音咧!
书的开头,姜淑梅同学自己写了其中一篇序,里面写到,艾苓老师对姜淑梅学生说:“写的时候你要想着,你对面坐着一个人,他从来没有听过你讲的故事,你要从头到尾讲给他听。”姜淑梅学生说:“行,俺记住了。”
现在,你有兴趣想听听这位老太太讲故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