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从来没有预见过自己也会这么一大把年纪,居然也会大踏步向着四十岁迈进,所以每每在与身边的九零后、零零后聊天聊到年龄的时候,会禁不住被自己报出的数字吓一大跳。
看着身边的这帮年轻人正在经历着我自己曾经的经历,时不时会心生感慨——自己当年为什么会那么傻,居然像他们那样走了那么多弯路,平白浪费了这许多时间;同时又禁不住一次次胸中一番纠结——我要不要端起一副过来人的姿态,直言肺腑,为其指点迷津呢?
但想想自己当年,要么就是没遇到过愿意指点我的人,要么就是人家指点而我却根本听不进去,而后者的可能性必定远远大于前者。于是我最终没能鼓起打搅他们的勇气,只是微笑着听他们孜孜不倦地抱怨自己的生活,看着他们在跌倒的泥坑里打滚撒泼,然后再在一个四周无人的瞬间迅速地爬起来,继续下一个阴晴圆缺的年景。
随着年龄的增长,事业、家庭跟社会对于个人的需求都会快速增长。对于大多数人来讲,三十岁末、四十岁初的时候,这些需求的数量会达到人生的第一个顶峰。而人们对于这个顶峰不同的态度以及处理方式,使它成了许多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的一道分水岭。古人讲四十不惑,或许就是告诫我们不要在人生的第一道分水岭面前稍有松懈迷失,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遗憾。
就我个人而言,三十未央,四十在望,每天在事业、家庭与社会的各个岗位上忙得像个陀螺,除了上厕所的时候,几乎没有一点独处的时间。只有到了晚上,等所有的人都睡下,心房里才会亮起灯,煮上茶,焚上清香,脑袋像一个穷酸的秀才,坐在茶桌前拨弄着小碟里的几颗茴香豆,津津有味地翻着几本快要被翻烂的书——无非是《事业》、《爱情》、《家庭》。
在这个三十与四十虎视眈眈的地界里,识时务者为俊杰,得不惑者得天下。对这三本书,每个人都有自己独到的解读,而我不妨抛砖引玉,把自己的故事与心得放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下。
01 事业不惑
还记得大学毕业离校前的最后一晚吗?——如果你的最后一晚是在女生楼下弹了一晚上吉他,那就不要再提起了。
那一晚吃完散伙饭,回到宿舍已经熄灯了。大家各自躺在被窝里,没有人说活,都在听着没心没肺的老三那雷响的鼾声。
许久,老大说他的工作就落实在了本地,将来大家回母校要给他消息一定再聚;老四说他爸爸让他回海南帮忙经营家族企业,邀请兄弟们去海南过冬;老六说自己面试了十几家企业到现在都没有落实工作,只能回原籍继续找机会;我说我要出国留学了,兄弟们先起步,等我毕业回来拉我一把。
转眼十五年过去了,兄弟们,你们混得好吗?这些年我们各自打拼,相互失去了联系。更未曾想我竟然在国外一待就是十五年。这十五年来不止一次动过要回国投奔你们的念头,但当年我们之间那股相互较着的劲儿不断地拉扯着我,“你要混出个样子来给兄弟们看!”
我在留学期间在一个披萨餐馆做兼职,负责洗盘子、扫地、送外卖。间隙,我会跟老板学习做披萨和其他的店务。半年之后,我已经基本可以一个人负责整个店面的运营。毕业辞职的时候,老板提出让我在一个新区帮他开分店,我婉拒了。
毕业后的第一份正式工作,是IT技术顾问,对英语要求较高。上班第三个月就被只身派到当地一个大型金融企业做项目,遇上系统问题,被对方每半个小时一次的会议拷问得焦头烂额,暗自发誓要换个适合自己性格与能力的职位。
第二份工作是程序员,这对于咱IT科班出身的人来讲可是一个舒服的差事——写代码,不需要讲太多话。毫无悬念地做了两年,第三年的时候公司转向敏捷开发,全面挑战自己的表述能力,沟通能力。也许是因为喜欢这份工作,我开始大量的阅读,找机会与同事探讨世界上发生的一切,强化口语。
第三份工作还是程序员,但这一次跳槽,我在技术之外还掌握了一定的表述和沟通能力,同时,自己也在不断地借鉴别人,修正自己。在这个岗位上,我不断地挑战新项目,与很多人不同的是,我挑战的不局限于技术,而涉及到各个方面,例如项目规划、资金管理,人员配置等等。三年半之后,我被任命为团队经理,负责整个数字技术平台的开发运营与人事管理。一年多之后,公司结构调整,我被任命为大团队的开发主管,负责多个技术平台的运营与人事管理。
我很喜欢自己现在的工作,可以接触大量的技术,项目,最重要的是,可以接触很多技术人才,很喜欢帮助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出色地完成工作,甚至超越他们的职责,称为团队的领头人。回顾这十几年在事业上的经历,无论在哪一个岗位,都是严格要求自己,在把本职工作做到极(尽)致(力)的基础上,再去挑战自己的极限——认知,实践与分享。尤其是在最近的这一年多里,几乎每一天都是在自己的舒适区(Comfort Zone)之外工作,因此我可以毫无疑问地跟自己说,你尽力了。
再想想大学毕业离校前最后一晚说的话,若是国内的兄弟混得好,我真会放弃现在的工作去投奔吗?
应该不会。这算是不惑吧。
02 爱情不惑
还记得大学毕业离校前的最后一晚吗?——老五,你在女生楼下弹了一晚上吉他,结果到最后事儿也没成,冤枉不!?
我从一个观察者的角度,总结出老五的大学生活里面可以铭记的大概只有两个旋律:足球跟爱情。足球与本文没有太多关联,于是暂且不表。至于爱情,老五当之无愧地成为我们寝室的“情圣”——高大的身材,黝黑的皮肤,浓眉大眼印堂开阔,弹得一手好吉他,吼得一嗓子好情歌。但不知道是不是天意弄人,小伙子情路坎坷,总是一波三折。有一次约会结束回到寝室,眼睛似乎红红的,晚饭也没吃,就一个人爬到窗台上,抱着窗棱痴痴地看着楼下。兄弟们丝毫不敢大意,生怕他一时想不开,松手纵身跳下四楼,于是轮流陪他看了一晚上乌漆墨黑的窗外。
事情过后我问他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他说他向往平平淡淡的生活,却又不甘心一辈子没有经历过轰轰烈烈的爱情。而后者,正是他的女朋友能够带给他的体验,但他的内心深处总是有一个平静而冷漠的声音告诉他,她并不是那个可以跟他在平淡的生活中携手的她。在经历了无数的煎熬之后,他在那晚跟她提出了分手。她没有多说话,只是默默地起身离去,而他的心也似乎在那一瞬间被掏空了。
大四的时间似乎比前面三年过得都快一些。毕业实习结束后,老五跟她在回程的火车上坐在邻座。依然没有话,却不小心相互交错了一个眼神。回到学校,老五当晚又爬上了窗台抱着窗棱,兄弟们又是一夜未眠。
天一亮,老五兀自跳下窗台,洗漱整理完毕,提着吉他出了寝室。兄弟们知道他既然提着吉他,便不会有事了,于是各自昏睡了过去。后来隔壁寝室的兄弟们去买早饭的时候看到他一个人,坐在女生宿舍楼下的花坛旁边,抱着吉他边弹边唱。
晚上等他回到寝室,吃饱睡足的兄弟们七嘴八舌地问他究竟搞什么鬼,他说他想明白爱情了。
寝室似乎瞬间变成了校花女老师的阶梯教室,安静中泛滥着期盼,兄弟们一个个翘首以待,等老五开口授业解惑。
老五把他的吉他立在床脚,把自己扔到杂乱的床上,四脚朝天,深深叹了一口气,说道,“爱的时候,我们为什么总要心怀鬼胎呢?”他侧过身,脸正对着我的床,“爱就是我要跟你在一起,谁TMD规定非要给它买一张单程车票,到了某个既定的终点才算一程?”
老五把大四剩下的时间全都贡献给了女生楼下的花坛,然而她最终也没有再回到他的身边。爱情正是如此,一错过就是一辈子,你有什么理由不在还爱着的时候全力以赴呢!
爱情这个禅,你参透了几分?
03 家庭不惑
与爱情接踵而至的,便是家庭。既然爱情已经单独表述过了,我们下面来单独谈谈家庭。
家庭的不惑,在于一个“和”字。
我很幸运地出生在一个大家庭里面,而现在也组建了自己的家庭。家庭的乐章里有父母、伴侣、姊妹、孩子和一条狗。母亲曾是这个大家庭的掌门人,她把一个“和”字应用到极致,父母和,夫妻和,姊妹和,亲戚和,邻里和,十里八乡,有认识的人提起我们这个大家庭,无不艳羡。
母亲去世后,刹那间群龙无首,冲突、反目、妥协、扶持、关爱,我经历了在一个大家庭里面所有可能发生的一切。这让我清晰而坚定地意识到,对于一个“和”字的把控,是解除一切家庭之惑的关键。
对这一点的真切体会最先产生在与爱人之间。组建了自己的家庭,尤其是在有了孩子之后,自己与爱人单独相处的时间与空间被压缩到极小极小。这不是个例,而是每一个非丁克家庭都必须要度过的一段经历。
在这段时间与空间被快速压缩的过程当中,会出现很多各种各样的问题,并且极易升级为家庭危机。而这个危机的爆发期,通常集中在夫妻婚后七年左右,因此人们冠之以七年之痒的雅号。
七年,应该不算是一段很长很长的时间。但若是把它放到人生这短短几十年的尺子上,它恐怕至少要占去十分之一强。结婚以后的这七年,整整两千五百五十五个日夜里,我们与对方成为相互最熟悉的人,甚至比父母对我们都熟悉。有人甚至举例说,爱人就是你能在他/她面前打嗝放屁不会脸红心跳的那个人。是啊,我们之间太熟悉了,熟悉得相互没有了秘密,没有了激动,甚至没有了感觉——这就是七年之痒的症状。
到了婚后七年,我们的年纪大概都超过了三十岁,可很多人心里其实还是个孩子。孩子想要引起大人的注意,无非就是摔摔打打、吵吵闹闹。而这就是很多正在经历七年之痒的人所做的——他们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情跟爱人较劲,内心渴望对方的关注,爱。而我们另一方却往往出奇地冷静,并且往往缺少一些耐心,像对待无理取闹的孩子一样对待爱人,但同时又缺少了像对孩子一样的宽容——因为大家都是成年人了。于是,吵过之后,大家又都相互不肯低头,最终导致家庭分崩离析。
生活中我是个不善言辞的人,换句话说——嘴拙。人说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一定会再给你留一扇窗。从发现上帝把我表达能力的大门用力合上这么多年以来,我始终没有找到上帝给我留的那扇窗。但这个不紧要,不会说,可以不说嘛。沉默是金,以金换“和”吧。于是,我与她安度七年之痒。
至于孩子呢,他们就是我们的影子,却总有一天要走出我们的影子。我们可以有期望,但是不要期望、强迫他们成为我们的影子,我们走我们的路,也让他们走他们的路。让他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就活得像个孩子。长大了,就让我们做好他们的忠实观众、真诚的拥趸,在他们孤独的时候给他们陪伴,在他们伤心的时候给他们安慰,在他们成功的时候为他们喝彩,在他们想家的时候给他们侍弄一桌喷香的饭菜。
家嘛,爱着爱着,就老了,既是亲情,也是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