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网上看到一个故事:
设计师小芳,白天跟同事因为工作上的事情,发生了口角。
晚上回家后,她便一直想着这件事,觉得同事做事太过分,整个人气得直跺脚。
直到半夜2点钟,她还在温暖的被窝中,翻来覆去,睡不着觉。
可引发她怒气的人,却早已经进入了梦乡。
事情已经过去了,小芳还是迟迟不肯放下,一直在折磨自己。
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简直就是得不偿失呀!
这时,就有人说了:
“我也不想那样,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呀!”
为什么会这样呢?
其实,这是一个人的思维,不肯放过他自己而已。
他一再地用旧有的看待事情的模式,来解释别人是如何地对不起自己,让自己痛苦不堪,却恰恰忽视了通过如何改变心态,来避免这一切的发生。
我们都知道ABC理论,A是引起你情绪的事件,B是你的信念或者你对事情的诠释,C是结果。
一般当人们不喜欢C的时候,都会找A的问题,所以我们每天疲于奔命,一直在处理和阻止与A相关的人和事。
殊不知,引发C的不是A,而是B,恰恰B也是我们唯一能够改变的因素。
有时候,同一件事情,为什么发生在不同人的身上,会有截然不同的结果呢?
主要就是因为不同的人,面对同一件事情的心态不同。
当一个人的内心改变后,再大的事情,也会变小,从而收获满心的欢喜。
正如丰子恺所说:“心小了,事就大了;心大了,事就小了。”
这让我想到自己有时处理事情的方式,其实跟大脑固定的思维模式有着紧密的关联。
比如:只要与人发生冲突,我就会立刻转身离开;只要别人的说话语气不好,就会马上影响到我的情绪......
这种病态的思维,制止不住大脑的思考,也是让我痛苦的主要原因。
不过,庆幸地是,我现在已经在慢慢地走出这种思维怪圈,受到情绪干扰时,我不会冲动地发脾气,而是让自己冷静下来思考,怎样做才能解决问题。
同时,转变心态,自己能够从中学到什么?该如何不断地修炼自己?
人生路上,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不顺心的事情:失去的痛苦、得不到的煎熬以及疾病的摧残......没有谁能独善其身。
这时,虽然你无法改变事态,但可以改变心态。
无论何时,让自己从事件中抽离出来,以平和的心态,去看待发生的事情。
你会惊喜地发现,路的旁边还有路,所有的问题不是只有一种解决办法。
狄更斯说:“生活不会像你想象得那么好,但也不会像你想象得那么坏。”
总有一份美好是属于你的,换个方向,转个心态,会避免痛苦,从而遇见不一样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