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还有别的办法,我们被造出来不是为了承受苦难的。”在那个寂寥的长夜,芬妮在济慈的怀里哭着说道,昏暗的黄色的灯光就像济慈的脸,颓然而没有生机,她说这句话时,似乎充满希望,但又绝望。
1818年的夏天,23岁的约翰·济慈与邻居芬妮·勃劳恩小姐悄悄地相恋了。在此之前,两人还是陌生人的时候,一个是衣食无忧的富家小姐,一个是崇尚浪漫的穷诗人,第一次相见时,济慈取笑芬妮的“时尚”审美(芬妮热衷自己缝制各种衣服)并认为她是个轻佻的上流女人,芬妮对他的职业也不屑一顾,认为他就是个把玩文字的浪荡小子,而在此之后,她让自己的弟弟和妹妹专门去书店买下了济慈已经出版的一本诗集《恩底弥翁》,她想看看,这个男人究竟能写出什么样的诗作出来。那时书店的老板还抱怨,他进了20本诗集,一本都没有卖出去。
仅仅是读了两句,芬妮就被其中的字句吸引了,勇敢的她开始寻找一切机会去接近济慈,她请求济慈教她读诗,济慈答应了,于是刚开始相互怀有芥蒂的两个人开始频繁相见,并相互欣赏对方。
因此,诗歌不仅成为了连接两人的纽带,更让两人陷入了爱河,芬妮也成为了济慈创作的来源。芬妮的母亲发现女儿和穷诗人恋爱了后,勃然大怒,她认为济慈不能给芬妮好的生活,而济慈的好友布朗也认为芬妮的出现会打扰到济慈的创作,使他不能专心自己的诗作,于是芬妮和济慈只能通过书信来往,简单的字句和匆匆的照面成为了两人之间爱意的联系。
他们私下订下婚约,济慈将自己母亲的戒指赠给了芬妮,似乎没有什么能阻止两人,济慈写给芬妮无数表达爱意的诗句,芬妮也下定决心不离不弃。
而看似美好的一切被打破了,济慈的弟弟之前就死于肺结核,这一次,病魔也找上了济慈,他在第一次咳血不省人事后似乎就注定了些什么。
济慈的身体越来越差,在汉普斯泰德,即两人相识相处的地方修养了一段时间后,他前往意大利治病,最终被确诊患上了肺结核晚期,1821年2月23日,病逝于意大利罗马。
济慈去世之前,也没能见到在庄园等他归来的芬妮,他曾经靠在芬妮的怀里,告诉她:
枕着我美丽爱人的胸脯
永远地感受那轻柔起伏
在甜蜜的不安中永久地清醒
永远,永远倾听她那柔和的呼吸
就这样活下去——否则宁可昏迷而死
这首《明亮的星》,成为了芬妮在他去世后,每每入夜去往两人之前一起漫步的森林时,口中的颂语,
这是电影最后一个镜头,芬妮在夜色深沉下,流着泪走向森林。
在济慈去世的几年后,芬妮也没有忘记他,她连续三年穿着黑衣为济慈守寡,每天在房中重温济慈写给她的书信,独自徘徊在两人曾居住的城区,这一生,芬尼都没有摘下当初济慈求婚时候送给她的戒指。
济慈去世时,年仅25岁,在他患病期间,也先后完成了《伊莎贝拉》《圣艾格尼丝之夜》《海伯利安》等著名长诗,最脍炙人口的《夜莺颂》也是在这一时期内写成的,但他直到临终也认为自己这一生一事无成。
而现在,他与雪莱、拜伦齐名,被认为是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
1821年,济慈去世;1822年,雪莱去世 ;1824年,拜伦去世; 自此,浪漫已死。
疾病缠身的济慈曾说过:“我能够忍受死亡,但我不能忍受离开她……”犹如他写给芬妮的:与你相处的三天,比我独活50年还有意义。三天可以很短,也可以很长,50年却无法实现,他离开了他心爱的芬妮,永远的留在了那个夏日森林。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