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你的计划,世界另有计划》这本书,我看了2遍,预计未来还会再翻看。这本书的作者是万维钢,《得到》专栏作家,他主理《精英日课》已完成3季,第四季正在更新中。订阅人数超过30万,他的心愿是把英文世界最值得看的书第一时间解读给国内读者听。
这本书的母体来自《精英日课·第二季》,但不是专栏内容的复制,而是更有深度的思考和结构化的整编。
为什么要读《你有你的计划,世界另有计划》这本书呢?
这本书带着我见识人类智慧的新高度。
比如:正念自控法的最新研究,巧克力试验结果表明,当选择或拒绝吃巧克力,大脑中负责情感的脑部区域有2个区域非常活跃。并不是过往研究的结果:选择不是理性vs感情,而是感情pk感情,理性只是为其中获胜的那个感情提供信息支持。
选择吃巧克力,理性会告诉大脑,待会还要工作,为保持状态,需要补充能量。再说拒绝吃巧克力的情况,理性会告诉大脑,不吃是为了保持身材,为了保持饮食习惯和记录,要严格控制热量摄入。
第二个作用,这本书升级我的思维方式,看清真实的世界。比如:投资、理财产品鼓吹的复利。事实上,年利率要高于10%,7年内复利才能实现翻番,而且市面上没有哪个产品,能保证每年的利率高于10%,5%都做不到,何况这还没算上物价上涨,指望复利实现财富自由,完全是痴人说梦。
第三个作用,借鉴精英的解法,破解寻常难题。比如:让孩子成为通才,学习多门学科,还是专精一门?“达·芬奇的诅咒”告诉我们,现在的专业分工之细,专业程度之深,不允许样样精通,什么都要的结果就是什么都得不到。关于舆论倡导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站不脚。跟着兴趣学习,往往是逃避困难的借口。有学习经验的人,都知道刚入点门槛,就会遇到学习瓶颈,这时容易丧失兴趣,没有哪个大神不需要刻苦训练。如果一味追求快乐学习,最终的学习效果就是半桶水,缺乏真正的竞争力。
这本书一共有8章,有些宏观的东西,我才疏学浅,真的看不懂。我选择我最喜欢的一些分享一下:
第一部分:高手的心法
每个高手都是擅长学习的,时代在变,不变的是持续学习。在快速变迁的现代社会,终身学习已然成为国人的共识。那怎么学,有什么心法和招式吗?
书本上提到了一个心法,成长思维。认为大部分知识都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学习的,不受限于天赋、地域、身份等的影响。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比如我们自己经常口头上会挂着这样的话:我不擅长数学,我爸爸的文采也不好,我农村来的,没见过大场面,不会搞关系。这些都是反成长思维,是固定思维,给自己找个心安理得的借口,拒绝改变和努力。
特别,在对小孩的培养中,要注意思维方式的引导。如果你要表扬孩子聪明——“你真聪明,连这个也懂”。他就会陷入固定型思维模式之中,他会把以后的每一项任务当做聪明测试,会害怕不能表现自己聪明,他会倾向选择简单任务,遇到困难容易放弃、甚至生气。更好的表扬方式是,“你真用功,很专心,你刚才表现很好”这些可以学习得来的品质。
讲完心法,讲方法,什么才是正确的学习方法呢?早几年,培训界鼓吹一个VARK的学习方式,意思是按学习偏好分类可以分为4类,视觉(Visual)、听觉(Arual)、读写(Read/write)和动手实践(Kinesthetic),根据测试,人们或有不同的风格,还有的是混合型。
这个理论提倡,每个人按照自己喜欢的风格进行学习,测试表明,大部分人偏好视觉学习,以致视觉化被神化到唯我独尊的位置。
但真实研究表明,尽管每个人都有学习风格偏好,但大部分人学生并没有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即使其中1/3的学生,学习方法和自己的喜欢是匹配的,他们的成绩也没有更好,只有更享受。自我感觉良好,并不代表学得好。
那到底什么方法才有效呢?还是老办法,学海无涯苦作舟。重复!但,我们要追求科学的重复。
书上总结了4点:
1、 安排一定时间间隔的学习,不搞突击。
2、 在不同场景,不同方式学习同一内容。
3、 要经常参加测试,了解哪些知识是真的掌握。
4、 要把新学的知识和以往的沉淀建立链接。
第二部分:思维的陷阱
心灵鸡汤和成功学经常告诉我们,心地善良就会被世界温柔以待,坚持努力就能取得成功。这是一种线性思维,是如果……就……的生活方式。问题是,世界从来不是这么简单的,很多农村人起的比鸡早,吃的比猪差……,也不见得过上好日子。学习时,有的同学死记硬背,也没有考出更好的成绩。抱有这种线性思维容易钻入牛角尖。辛辛苦苦,万一现实并没有出现预想的结果,心里就会有莫大的落差,心态往往就崩塌,造成心灵的创伤。
真实世界是个复杂系统,社会不关心你个人的命运,世界不在乎你的幸福,生物演化是随机的。现实中,美国也决定不了疫情的发展,巴菲特也控制不了股市的涨跌。成功除了天时地利人和,还需要很多很多的运气。假如偶尔侥幸成功了,也不要自信心爆棚。我们要学会强者的谦辞:成功归功于运气,失败受限于能力。
我们需要改变的思维还很多。文中还举一个有趣的例子,“丑小鸭定理”,探讨的问题是丑小鸭和他们的爸妈谁和谁比较像,从外表来看,他爸妈比较像。从DNA看,丑小鸭和父母比父母之间更接近。我们容易受固有知识,决定思考过程,得出一个啼笑皆非的结论。
还有一个致命问题,我们普遍受目的论的支配。比如新冠疫情刚开始,就有各种谣言,说是美军留下的病毒。特朗普当选,美国说是受到了俄罗斯间谍的操控。面对各样的事件,我们都要找一个好理解的简单解释。事实上,这类问题往往非常复杂,不是单一因素的结果,连当事人,大人物,甚至我们常以为幕后黑手——财团,家族都控制不了。我们往往高估了阴谋论,低估了世界的灰犀牛。世界不以人类为中心,没有人能看透一切。
第三部分:胜负的学问
首先,声明我并不提倡成败论英雄,世界并不是只有胜负,社会不是一个二元世界。书上有个“所罗门悖论”给我很大启发,所罗门王是个智者,别人经常向他请教问题,他都说的头头是道,而且他的方法确实也帮臣民解决了问题。
但,他培养的子女和他管理的王国却不尽人意。这个故事说了一个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窘境。这能很好解释,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此生,包括读书无用论的一些极端看法。方法来自于经验,经验来至实践,方法要指导实践,还需要点经验。所以,看待成败与否还要结合语境,看地图总是比投石问路要来的快一些。
每届世界杯,都是全世界球迷的狂欢节。很多人也会赌球,经常会因为冷门而怒气冲天。2018年出现了不少冷门,又有人把高晓松胡说世界杯的段子,当做阴谋论的实锤。但真实情况是,博彩公司有长期的数据,可以精算概率,不管怎样,都能持续稳定地挣钱。商业更是这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很多投资人算不准哪家公司能成行业的“蛊王”,就采用投资行业的头部多家公司的方法,赌的就是概率,不下牌桌就能稳赢。
在足球比赛中,球星和球队之间的关系,也特别有趣。是球星拯救了球队,还是球队捧红了球星?
在公司的精英团队也有这个问题。就当今的足球世界,只有2个超级巨星,一个是C罗,一个是梅西。他们谁是球王也是球迷们争论不休的话题,从书中列举的数据来看,C罗在国家队的作用更明显,成绩也更好。离开巴萨的梅西,在阿根廷有点无所适从。但假设梅西在葡萄牙参加国家队比赛,C罗在巴萨踢联赛,情况又会怎样呢?真的是一半看技艺,一半看运气。明星很重要,但的更好的是系统。
《足球经济学》里面提出现代足球的秘密:那就是欧洲大陆足球的打法,这个打法讲整体、多传球、快速推进、避免粘球盘带。比如:西班牙、巴萨tiki-taka,就是这种风格的典型。所以梅西还是那个梅西,但离开巴萨回到阿根廷,常常面对多人的包围,缺乏了系统,梅西只能单干,看起来的表现还不如葡萄牙系统中的C罗。梅西这样的天才可遇不可求,但打造系统的方法可以复制到其他球队,瓜迪奥拉把这个系统成功复制到了德甲拜仁,英超曼城。
总的来说,这本书讲了很多现实生活中最新研究,比如:“正能量”的副作用,正常化偏差,不特殊论者,父爱式鸡汤、“后现代”的逻辑……受限自身水平,书中还有很多智慧没有消化理解,但都非常值得长久学习,欢迎留言一起探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