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谁带小孩这个话题已经被大家不知道讨论评论过多少次,最终我们得出的结论大都是更支持爸爸妈妈们带小孩。作为一名半路出家的全职妈妈,通过观察总结结合宝宝的成长表现,想和大家再来说说关于爷爷奶奶带孩子的这件事。
宝宝从三个多月开始就是爷爷奶奶带着,为了经常见到宝宝,只要放假我们就回家,因为宝宝当时还不会走路,每次回家最常见的情景就是爷爷奶奶抱着宝宝和邻居们聊天或者看电视,自己现在开始带宝宝,仔细观察宝宝的言行,回想宝宝的经历,追本溯源,我更加相信了宝宝行为的背后的故事。
大吼大叫
宝宝因为看着比较可爱,所以看见的街坊邻居都喜欢过来逗他玩,因为还小,所以宝宝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为了和宝宝更好的互动他们就会咯吱宝宝(用手轻按宝宝的腋窝),这种时候宝宝总是会大笑。但是接下来面对重复性的行为宝宝开始了反抗,因为不会说话,所以大吼大叫成了他反抗的唯一手段,但是在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眼中他们会觉得宝宝更加可爱。欢笑声和肯定的眼神让宝宝对于自己的行为更加有信心,时间长了,宝宝开始学会了用大吼大叫来表达不满和反抗。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被喜爱但同时也希望自己被尊重,尊重不是建立在拥有同等的地位或者年龄的基础上,而是用对方喜欢或者能够接受的方式和对方相处,孩子也是一样。
专注
小区有个孩子,他是妈妈一手带大的,无论是沟通和互动都可以做的很好,但是有一点他妈妈很苦恼,就是他无论干什么都要让妈妈一起参与进来,不然他就不愿意做。而宝宝在和爷爷奶奶相处的日子里注意力却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你给她一样玩具他可以一个人玩很久,边玩边研究,即使不会也不会求助(今天先不分析利弊)。我记得有一次我看着时间,他可以一动不动的坐在地上把玩他手里的积木15分钟。这个功劳应该归结于爷爷奶奶,宝宝偶尔会自己安静玩一会的时候爷爷奶奶也希望借机可以休息下,就这样在保证宝宝安全的情形下,他们会尽量给与宝宝独立玩玩具的时间而不去打扰他。久而久之宝宝的专注力就得到了锻炼。
不要总是试图打着帮助的旗帜代替孩子完成一切事情,除非你可以替代他一辈子。孩子也需要有自己的个人空间和时间来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我们需要做的就只是提供时间和空间上的支持。
沟通
说到沟通,我们都知道沟通是双向的,需要表达需要反馈,需要理解别人也需要理解自己。当然宝宝的世界还无法做到很好的理解别人,但是他们理解自己却是比成年人更加直接,不喜欢的事情坚决不做,不喜欢的人不会理会,不喜欢别人动自己的东西会拼命护住……会沟通的宝宝都会会表达自己,“这是我的”“我不想吃饭”“你打扰我了““我不喜欢你这样”等等,他可以把自己的情绪和想法清楚的表达出来告诉别人,而这些信息的输出都是需要照料人帮助宝宝先输入进大脑中,而爷爷奶奶一般不会有这种意识,他们会通过宝宝的情绪表情来解读宝宝的心理反应,慢慢的宝宝也会发现自己的表情能够表达自己此时此刻的想法,就这样宝宝对于所有人都会尝试使用表情,而非语言。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像爷爷奶奶那样高度注意他们的微表情,并做出适当反馈。时间久了,宝宝会觉得大家都不喜欢他,没人懂自己,所以说话少了,朋友也少了,而不了解他们的人们会给这种行为贴上标签叫孤僻,其实他只是不擅长用语言表达自己。
什么是情商,我把他总结为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而对于孩子合适的时间做什么事情是合适的,需要依靠外界的信息给与,可以是父母教做的也可以是跟别人学的,也可以是自己摸索观察的,当然也可能是惨痛的教训,所以适当做或者教一些基本的合适的做事说话方式是每个照料人最基本的责任。
稳定性
年龄在大多数时候都是经历和阅历的代表。爷爷奶奶在经历了自己孩子的长大成人之后,对于孙子孙女的成长会更加关注,无论是隔辈亲还是孩子的天真可爱带给他们新的希望都会让她们更愿意去付出时间和精力去照顾他们。一个孩子的成长中的各种bug在他们眼中都是那么的习以为常,无论多么难对付的情况他们都可以会心一笑然后继续处理。而作为新手的爸爸妈妈们却时常会被各种情况弄的手忙脚乱,进而出现无法控制自己情绪的事情常有发生,而这种情绪反常的过程对于宝宝来说也是极具杀伤力的,本来正常的行为因为爸爸妈妈们的过激反应而变得不正常,本来创意的行为因为爸爸妈妈的不满也会变得突然失去兴趣。长此以往,宝宝可能就会被爸爸妈妈的各种情绪左右而变的找不到真正的自己。
有人说孩子的成长就是一项宏伟的工程,需要时间和精力慢慢熬。因为熬出来的孩子才会是“健康的”,才能够经受住风吹雨打,才能够成为一颗大树。但是熬的过程是缓慢的,是需要耐心,需要时间,需要照料人满满的付出和爱,所以爸爸妈妈们请储备好你的耐心和时间陪孩子一起慢慢长大。
爷爷奶奶照顾孩子在现在来说还是一个常态,是很多家庭的首选,而爷爷奶奶作为照料人虽然在某些方面无法和爸爸妈妈相媲美,但是也有很多爸爸妈妈暂时无法超越的优秀品质。他们全身心的爱着孙子孙女,希望他们不断进步,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的心和爸爸妈妈们是一样的。只是在某些方面因为过去孩子多加上教育观念等的原因而无法做到尽善尽美,但是如果能够扬长避短,不断努力,他们或许会比爸爸妈妈们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