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14.9)
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子西。曰:“彼哉!彼哉!”问管仲。曰:“人也。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
【通译】
有人问子产是个怎样的人。孔子说:“是个懂恩惠的人。”又问子西。孔子说:“他呀!也就这样呀!”又问管仲。孔子说:“他是个有才干的人,成为齐国大夫,获得骈邑三百家田产俸禄,终生吃粗茶淡饭,直到老死也没有怨言。”
【学究】
这里孔子通过对子产、子西和管仲的评判来认定一个人的能力和品德。
子产是一个懂得施恩施惠的人,也就是明白周礼仁德的仁义之士;对于楚国令尹子西没有太多的评价,因为当时楚国在中原人士眼里还不是中心国家,孔子对他并不太多的了解,也就不做太多的评价。而管仲是齐桓王时代的最大功臣,孔子对管仲反而评价特别高。
这里只是对不同的人做不同的认定,没有太多的内容要探究,也只是说可以通过一个人的行为来认定一个人的品德而已。
【原文】 (14.10)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通译】
孔子说:“要做到贫穷而没有怨恨很难,富裕而不骄傲容易。”
【学究】
人在社会中,活着最重要,可是一旦自己的生活水平太贫穷,容易产生怨恨情绪,要么觉得老天不公平,要么觉得怀才不遇,要么觉得被他人占有,反正人在贫穷时的情绪总是特别大,总会怨天尤人。
而人在富裕的时候恰恰容易做到不骄傲,那是因为当时社会整体生活水平低下,如果一旦露富容易成为被打劫的对象,所以低调行事才是富裕之人的选择。当然富裕的时候,人的情绪相对稳定,更能够清晰自己的位置和角色。
可见情绪是一个人的生活状态把控多么明显。无论是谁,在生活中看到自己的生活状态都会寻找逻辑原因,一旦不清晰如何成为这样的状态时,容易产生情绪的变化。人总归是一种情绪的产物。
【原文】 (14.11)
子曰:“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
【通译】
孔子说:“孟公绰做晋国越氏、魏氏的家臣,是才力有余的,但不能做滕、薛这样小国的大夫。”
【学究】
这里说到一个人的能力问题,孔子通过这样的叙述来告诉大家做任何事一定要认清自己的能力,量力而行,不能刻意而为之。
像孟公绰这样的人士,做做赵家魏家的家臣是卓卓有余,但要成为滕国薛国这样的大夫就勉为其难了,尽管滕薛志国不大,但他这样的能力就无法驾驭一国的政务管理。
生活中,许多人的悲剧产生就在于没有认清自己的能力,而不得不违心就位,结果不但把自己搭进去,也让其他人处于惊恐之中。人要清晰角色和能力的匹配,否则必定是一种悲哀。
【原文】(14.12)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通译】
子路问怎样做才是一个完美的人。孔子说:“如果具有臧武仲的知识,孟公绰的克制,卞庄子的勇敢,冉求那样多才多艺,再用礼乐加以修饰,也就可以算是一个完人了。”孔子又说:“现在的完人何必一定要这样呢?见到财利想到义的要求,遇到危险能献出生命,长久处于穷困还不忘平日的诺言,这样也可以成为一位完美的人。”
【学究】
本章谈人格完善的问题。孔子认为,具备完善人格的人,应当富有知识、克制、勇敢、多才多艺和礼乐修饰。谈到这里,孔子还认为,有完善人格的人,应当做到在见利见危和久居贫困的时候,能够思义、授命、不忘平生之言,这样做就符合于义。尤其是本章提出“见利思义”的主张,即遇到有利可图的事情,要考虑是否符合义,不义则不为。这句话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
每个人都梦想成为一个完美的人,而事实上能做到孔子所列举的行为综合这样的人必定完美,可现实中有这样的人吗?的确很难,即便是人民币也不可能成为天下人都喜欢的,所以道德完备之人理论上有,实际上并不存在。
那么这样说不是和礼仪之人有矛盾了吗?的确是这样的,人的行为和思想在生活实践中不断变化,与其追求完美,不如明白真实。不完美才是最完美的,矛盾才是存在的价值,问题是你要明白自己不完美在哪里?也就是一个人不能做到先知先觉,至少做到后知后觉,如果总是不知不觉何来完美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