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万老师的《万万没想到》中看到了一个新的概念——思维密集度。他对“思维密集度”这个概念的解释是:思维密集度=准备这个读物需要的总时间/阅读这个读物需要的时间。
这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一个人以正常的思维速度边想边说一个小时(准备了一小时),那么听他说这一小时话(相当于阅读了1小时)所能得到的信息的思维密集度就是1/1=1。而如果有一个人花了60分钟写了一篇文章,你只用5分钟就看完了,那么这篇文章的思维密集度就是60/5=12。这样看来,想起了“读一个人写的书就相当于与这个人对话”一说一点都不夸张,如果将时间的维度考虑进去,似乎还胜似与之交谈。当然这只是我片面的看法,毕竟两者的侧重点不同。
所以对我们来说,读书看文章或者看电影都是在做着高思维密集度的事情,就算只字不差地阅读,就算没看懂剧情再退回去仔细观看,在时间上来看你仍然是赢家。这样看来对待所谓的烂片和烂文就要学会甄别能力,看是否值得花时间去看。所谓的烂,可能就是生产者并没有投入大量的时间去准备这个作品,而你还花了不少时间去看,导致其思维密集度极低。
从思维密集度这个原理来说,好像作为读者和观众永远都是赢家,那么谁都愿意阅读而不愿意创作了。其实不然,对于创作者来说,比如一个人花了60分钟写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平均5分钟时间看完,这时,只要看的人超过12个,那么对于创作者来说,他就是赢家。
所以,不管是看文章还是写作,只要我们学会甄别性的阅读以及全力以赴地去创作,怎么看我们都是赢家,二者都是很美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