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开在黑暗中的格桑花
十一假期,归途漫漫,遂带一书,以解旅途无聊之苦。文字艰涩的难以阅读,专业深奥的无心思索,《呼兰河传》似乎成了最稳妥的选择。因为时间的关系,滞留南站大约五六个小时,除却太过无聊,在车站用了两次餐,检票上车,安顿位置以外,算起来大概在五六个小时左右,到站前半小时,读完了这本书。窗外夕阳斜照,给归途增添了一分悲壮,一切都恰到好处。
本有意写一篇读书笔记,但屡屡搁笔,不知如何写自己的感受。只记得合上书的瞬间,夕阳已落,余晖犹在。内心种种感触,都觉得不如那一瞬的景色表达的更为贴切。后来,百度了萧红,方知她的一生艰辛不已,活的真诚,却屡被命运捉弄,爱的热烈,却总冷漠收场。如果生活的痛苦还可以靠甜蜜的爱情作为支撑,那么当爱情成为苦涩,什么该支撑着一个人艰难的走下去?也许,萧红,活的久一些,会有更多的创作,可是,如果她活到了一百,会不会经历更多的苦涩?如此想来,离殇,不一定都是苦的。
买的书是《呼兰河传》与《生死场》的合本,一个是晚期成熟时期代表作,一个是早年成名之作。从文字的表达上来看,《生死场》带了很多刻意的感觉,情感表达比较外放,少了些收缩。对比而言,《呼兰河传》便含蓄多了,以幼小孩童的角度,述说呼兰河兴衰变迁,既要有童趣,又要有成人的成熟,既要有情感的心酸,也要有历史的厚度,以这种角度评价,《呼兰河传》名副其实。从思想构架上来看,两篇作品有明显的鲁迅式痕迹,她本是鲁迅先生学生,有此风格不算讶异。尤其是《生死场》最是明显。情感是愤怒的,外露的,场面是痛苦的,压抑的。因此,写的很清楚,一看便明白。《呼兰河传》因为以孩童的视角着笔,文字里自然带了很多稚嫩的气息,时不时让人忍俊不禁,可是,以稚嫩的视角揭示隐藏在其后的人性悲哀时,看似不经意的言语,却总能惹人深思,为国民精神而担忧。不管是哪本,其主题思想都是明确的。
作品,传达的意念是需要读者接收的,因为这样,既不辜负作家的奋笔疾书,也不辜负自己花时间阅读,这种交互的体验,或幸福,或心酸,或轻松,或沉痛,只有经历了,才懂得。但是,我更想说,作品固然重要,但作者一样重要。如果不知道她一生漂泊,四海为家,如果不知道她生活不幸,如果她一生快乐平稳,都不会有如此这般的颤动,一个人写痛苦的文字容易,写伤感的文学也轻松,可是当一个人自身正在遭遇痛苦,却能在纸上分享欢快的故事,这就难做了。而,萧红,做到了。血泪控诉的文字很直接,也能轻易叩问灵魂,可是用情感构架的文字,更容易让人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