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最盼望的就是过年。
姥姥给我讲过一个薛平贵与王三姐的故事。因为与年有关,记忆犹新。
故事大意是豪门千金王三姐,抛绣球选婿,结果绣球砸在了穷小子薛平贵身上。父亲嫌贫爱富,出尔反尔。三姐却一诺千金,坚定不移。父亲把她逐出家门,从此跟着一贫如洗的穷小子住在一座破窑里。
后来,薛平贵当了兵,由于战斗勇猛,步步高升,带兵西征,一去就是十八年。
三姐一个人独守寒窑,吃糠咽菜,咬牙苦盼。薛平贵凯旋归来,看到当年的千金小姐,为了自己饱经风霜,甚是感动。
为了补偿王三姐,他可以答应她提出的所有要求。三姐提出的要求是每天都过一个年。这对已经成为大功臣的将军来说,当然是毫不费力。于是,让王三姐每天穿新衣,享美食。从此苦尽甘来,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这个故事,让我充满了向往,幻想着如果有一天能像王三姐一样天天都能过年,该是多么美妙的一件事。
儿时的记忆里,好像每天都在盼年,因为所有美好的愿望,都是要等到过年才能实现。尤其是到了冬天,都是数着日子的,总是觉得时间过的太慢,每个日子都在心里悄悄积攒着过年的味道,到了年根,所有的味道都散发出来,年味越来越浓,飘荡在空气中。大街小巷,家家户户,都被浓浓的年味包围着。
从腊月初一开始,母亲就会忙着为我们做新衣,家中的那台蝴蝶牌缝纫机就会哒哒哒的响个不停。我们围在一旁,看着针脚在快速的跳跃,想象着新衣穿在身上的样子。每当做好一件,母亲就给我们试穿一下,然后脱下来放在箱子里,直到大年初一才能正式穿上它。在这期间,我们不知道要拿出来看多少回,掰着指头期盼着新年快快到来。
等到除夕的晚上,我们都睡了,母亲就会把旧衣服收起来,把新衣套在棉袄棉裤上,放在我们身边,早上一睁眼,第一眼看见的就是期盼已久的新衣服,迫不及待的穿在身上,一霎那,心里被幸福塞的满满的。
过了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就拿出早已备好的最细最白的头遍面开始蒸馒头。
这是一个大工程,一般要两天才能完成。母亲让我们都把手洗干净,帮着揉面,做好的馒头,先放在热炕头上醒一会儿,整整齐齐的排在那里,就像一个个白白胖胖的娃娃,我们会不时地去看一眼,有时还会把耳朵贴上去听一听,好像能听到它们滋滋生长的声音。
醒好了,才开始上锅蒸,随着一锅锅又白又圆的馒头出笼,那种特有的面香的甜味便弥漫开来,和着烟火的味道飘荡在每家每户的屋子里,院子里,大街小巷里。蒸完馒头,母亲会每人分给我们一个,其它的就不能动了。
馒头凉透后,放在一个大缸里,要等过年来亲戚才能吃。所以,走亲戚和家中来客人就成为美好的期待。那种香甜的味道,存封在记忆中,成为永久不散的年味。
随着过年的脚步越来越近,母亲会不断的告诫我们,快过年了,东西要轻拿轻放,千万不能损坏了。说话也不能口无遮拦,要说吉利的话。
比如不小心把盘子碗子打破了,不能说‘坏了’,要赶紧说‘碎碎平安’,或者说‘响亮响亮,人财两旺’。再比如,如果馒头蒸出来,个别上面有裂纹的,不能说‘裂开了’,要说‘笑了’。大年初一吃饺子,如果有煮破的,不能说‘破了’,要说‘挣了’。
腊月二十三晚上过小年辞灶时,母亲就教着我们说:今天腊月二十三,灶王爷去西天,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多带银子多带钱,再带一对大胖孩子来过年。
大年初一早上吃了饺子,我们就来到院子里,墙根一棵香椿树下,抱着小树转三圈,说‘’香椿香椿你别长,我先长来你再长‘’。所有这些,都带着美好的期盼,带着对幸福圆满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祝愿。
在一年又一年的重复中,我们都长大了长高了。但是浓浓的年味却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如今,新衣随时穿,美食随时有 ,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幸福日子。我们不再盼年了,但是儿时的年味却像隽刻在岁月里,随着所有的日子轰然而至,又悄然而退,那时的情景却永远留在记忆的长河里,不曾淡忘。
过去的岁月让我们的记忆有所寄托,未来的日子会使我们的人生更加丰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