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只渡有缘之人;上帝,只救愿意自救者。”
初听来,似以为神竟也是如此傲慢,那么信与不信,又何妨?但,到今日,对上面的话,有了些许不一样的体会,“有缘人/自救者”其实说得都是开始觉察/反思自己的人。翻译成人话就是:不是经历让一个人成长,而是反思促使一个人蜕变。
偶然听朋友说起禅修,自己也很想体验一回,遂在周六去了半日。
禅修室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所有人都很安静,相互之间无论熟识与否都以“师兄”相称,配上微微上扬的嘴角,嗯,氛围是有些不一样。
接着,听老师简单介绍禅修的目的,用十个字概括一生:“天人合一,内圣外王,中庸”。由三位在这边已经进修了2-5年的师兄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分享各自的体会。根据自己的吸收理解,简单归纳总结出如下几点供参考。
一是,价值观的树立,主动承担责任。
这是中学时代,听到耳朵长茧的一个词,可此刻觉得,也许当下才是第一次真正认识这两个字。说个简单的例子:你会每天早起,为家人准备早餐吗?还是想自己多睡一会?又或者觉得这时浪费时间?以往我的认知是,要“懒”一点;要让“别人”多疼自己一点;要多花点时间在自我完善上。但听到师兄说,既然是家庭的一员,就应当承担起你对这个家庭的责任,为家人做一点事本应理所应当,发自内心。但惯性的矫正过旺,让我们把自己限制在“得”之中,“得”的好处于无形之中被放大。(当然,这也仅是一个小例子,如不符合你的习惯,尽可以选择替家人做点别的什么。)
钱钟书与杨绛那对让人羡慕伉俪,就是此类典型,他们说彼此结为夫妇,就是因为觉得自己能为对方做一点什么。反观个人,一味想要叛逆于传统价值观,却不知不觉迷失于为了叛逆而“叛逆”的怪圈。
二是,带来深层愉悦的平常心。
我们都以为,过山车一般起伏跌宕的情绪,才是人生的百种滋味。可实际上,它们像鸦片一样,一旦过去了,你就需要找下一个,且必须是升级版的,永远也看不见欲望的尽头。平常心,则有所不同,从安心做好一件让自己愉悦的事,所获得心灵的慰藉,是其它任何物质和金钱的刺激都替代不了的。当然,说来容易,做来难,只有当你真的经历了足够多来自外界的不断升级地刺激,与全身心专注做一件事的安心投入对比后,才能身有所感,进而一点点领悟这其中微妙的不同。
三是,佛法与正念。佛究竟是什么?
世人原是误解了佛的。若你求佛,佛灵了,那么他就不是佛而是商了;若你求佛,佛不灵,那么又为何去求佛呢?可见,佛是与你是否祈求他无关的。在当下看来,“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佛只是一个可能存在,一种方向的引领,或者更亲切的来说就像一个给予你我谆谆告诫的长者,他用自己的智慧,渡众多正沉溺于苦海的你我。能不能在听了前人的告诫后,就善思善用,也全凭自己。只经历很少困苦的人,可能还不需要他的指点;太牢固的自我,也许容不下他的指点;兜兜转转,经历自己的生活,体味自己的得失,愿你早日寻找到可以给你带来内心安宁的某一人/事/物吧!千金难买心里的踏实。
四,环境、磁场或者心有所念,对一个人的影响。
说来太虚幻,只能是凭自己有限的经验分享。像有共同爱好的人更容易亲近彼此;再如有盼望和期待的日子,生活总会有趣很多。
倡导将佛入世化的星云大师,这样向我们阐述佛:
“世上所有的神明,都来自人的想象,是人们因为自己的需要创造出来的。信仰不是要求佛为我们做些什么,而是增加我们自己行善的力量,人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所谓自作自受是也。”
以上仅是个人的一些体验,如有不妥之处,还望多多海涵。佛法的博大精深,堪比哲学,想来我也只是初次窥见一斑罢了。
2017年3月21日于新洲祠堂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