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借给别人还是别人向你借,“借钱”这档子事,或许大家都经历过。
李嘉诚说:什么最难?借钱!肯借钱给你的人,一定是你的贵人;不仅肯借,而且连个借条都不让你打的人,一定是你贵人中的贵人。
如今,这样的贵人不多了。
约10年前在县城里买房子时,第一次向别人借钱。彼时,我和爱人把家里的钱全取出来,可距首付还差五千元。于是,只好向亲戚朋友张口试试,原以为五千块钱应很容易凑够,但是,打过几个电话才知道,借钱真的不易。最后,爱人跟一个平时交好的女友联系,人家爽快地约好时间,到银行取出了现金。现在想起来,我们仍是感慨万千。
再后来,因为搬到市区居住,还得需要买一个房子。刚把先前的贷款还清,积蓄无几,但没办法啊,只能借了。老人知道我们挣钱不多,把好多年的积蓄拿了出来。但是还差了二十万。
那次不比以前,毕竟数额大了许多,我便身边自认为的好朋友的名字挑了出来,分成几个梯队,一一列在纸上,他们和我从来没有金钱上的借贷关系,也和我的工作没有任何牵连,平时,要么吃饭,要么喝茶,属于纯粹意义上的朋友,而且根据自己的理解,他们的经济实力借个几万块肯定是没很大的问题的。
按照纸上写好的名单,或者发短信,或者打电话,一个,两个,三个……爱人默默地站在旁边听着,那边的理由各式各样,有的是生意遇到困难,款项趴在账上;有的是家里的钱刚刚被人借走,现在实在周转不开;有的则说拿个两三千倒可以,过万的数额实在没能力……话里话外的不好意思,但结果都是一样的,都没有得到预期地爽快答应。
语调或急或缓,我说着说着,突然用余光看到爱人正在摸眼泪,我赶紧挂了电话。她说:“你不知道,我看着你向别人借钱,真的觉得生活太难了,太可怜了……”
“呵呵”强笑着,我说,哪有那么不堪,这才刚刚第三梯队呢。
说完,转过身,继续拨打电话。没想到,接下来的几通电话就让我感动不已,三言两语,特别痛快,直接问需要多少,把卡号发来。算了算,最后尚差七万时,我拨通一位老兄电话,他直接说,十万够不够?我说七万即可。没想到,这位老兄真的打过来整整十万。
看着手机短信上陆续打过来的款项,那种感恩、感动的心情,真的无以言表。
我和爱人说,借钱给我的这两三个朋友,平时从来没有麻烦过我替他们解决任何事情,其它的朋友倒是时不时地要麻烦我,一会儿是孩子上学,一会儿是置业咨询,一会儿是家里七大姑八大姨遇到了什么麻烦事儿,甚至是心情不佳要聊聊天……
记得曾经看过一本什么书,似乎有过这样一句话:帮助过你的人永远都会帮助你,但你帮过的人就不一定。其实,道理都懂,嘴上不说,也没什么不好。
这些年,尽管经济拮据,我也尽己全力借钱给过别人,有些人不用催问,很快就还了。而有的,我还没开口提钱的事儿,那边倒是这不好那不顺,啰啰嗦嗦一大堆。
因为有过借钱的经历,知道借钱的难处,所以很少催要,除非真的周转不开,影响了正常生活,才不得已去索要债款。你要是催他,他先是躲着你,你再催,他就生气了,不是生自己的气,而是生你的气,就因为你不能等!其间过程,时而会真切体会到“站着借钱,跪着要债”的含义。
借字出口,从此,借的人忐忑,被借的人纠结;如若不借,从此,借的人怨尤,被借的人尴尬。记得一次,我拿出家里所有的积蓄,借给一个很亲近的年轻人,说,借给你的也不是钱,而是信心,是信任,是激励,是对你能力的认可。如今,他以我的那笔钱为本金,生意场里如鱼得水。
在你困难时借钱给你的人,不是因为人家钱多,而是因为想拉你一把。把钱借给别人,就是把自己放到了被动的位置,有谁愿意把自己置于被动呢?那些肯把钱借给你的人,一定是你真正的至亲、好友,他们是你一生都不该忘记、辜负、疏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