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1-3
公元前272年~前256年
战国四公子
齐孟尝君田文
卷四交代了齐国孟尝君的下场~绝嗣。孟尝君田文先在齐国专权,后去秦国任相,因鸡鸣狗盗这种门客暴露了人品,被秦国抛弃。后来齐湣王灭宋后撵他走,孟尝君奔魏。后诸侯破齐,孟尝君无所属,自立为侯。他去世后,齐魏共灭了他的薛地。于是绝嗣。孟尝君对他国家并无贡献。
楚春申君黄歇
卷四交代白起伐楚,楚国节节败退,兵都散了,索性也不打了,向东迁都。白起也封了武安君。几年后秦国欲再伐楚。黄歇给秦昭襄王上了一封长书。通鉴把这封长书原文照抄,这是一封首次展示黄歇大才的长书,我仿佛看到了苏秦的影子。黄歇从天文地理国家形势人心历史前瞻等几个方面有理有据的给秦王分析了不伐楚的好处!虽是楚国臣,但秦王一定感觉他是秦国肚子里的蛀虫,太懂秦国!一个楚国人如此真情实意的为秦国谋划,为的只是让秦国退兵。有时也会让人生疑,楚国有这样的才华横溢的人,楚王还那么软弱,真是扶不起呀!
回到此上书,能看清秦国的战略布线,基本上沿着东曲黄河南岸,把魏国分两半,韩国分两半,赵国在北,齐国在东,楚国在南。这样使魏南北不能互通,韩南北不能互通,赵楚不能互通,然后恐吓韩魏为己服务,方便向东攻齐。这就是“连横”!白起这些年从秦国往东北伐赵,往西南伐巴楚。秦国布局了三大长线!一边连横,一边蚕食!黄歇的这篇文,提出韩魏未必可信,攻楚要防韩魏渔翁得利!这篇文说的秦王无话可说相当信服。但是秦国不会闲着,既然不伐楚,那就伐韩魏,后面会发生因为伐韩上党郡,而上党郡不归秦而归赵,引发秦赵大决战的长平之战。
黄歇的另一个功劳是,在楚襄王弥留之前,带回在秦国为人质的楚太子。用的方法类似有勇有谋的蔺相如完璧归赵,黄歇完太子归楚。当时黄歇抱有欺君必死之心。但是秦王听范睢之言,没有杀他。黄歇也因此被封春申君。
魏信陵君魏无忌,赵平原君赵胜
魏无忌,有个这么好听的名字,想不出名也难,你是不是历史上第一个叫无忌的人?魏无忌,仁义贤德,绝对担得起君子的称谓!他的贡献,在长平之战之后,邯郸保卫战中保存了赵国!是的,一个魏国公子,保存了赵国。他做这一切都不容易。当初邯郸保卫战,赵平原君赵胜逼死魏王和魏无忌派出救兵,但是魏王被秦王威胁不敢发兵。赵胜是无忌的姐夫,不知是为了姐姐,还是仰慕赵胜的品格,或是自己人品太好容不得瑕疵,就在无忌急得要死要以身肉搏秦军之前,无忌的门客出了窃符救赵的计策,成功的引魏军到邯郸解了围。成就了无忌一世仁义贤德的美名。这么一大件功劳,赵王想好好感谢人家封他五个城,但是看到无忌一直谦虚的样子,赵王竟也不好意思说出口。是的,我送你东西我都不好意思说出口,显得我多么庸俗浅薄!无忌求贤的态度非常谦虚诚恳,有才藏于赌徒之中,有才隐于酒肆之内,他都亲自拜访,生怕人家看不起自己,因为这事,他还被赵胜嘲笑。无忌怒了要和赵胜绝交,他和赵胜交往就是看到公子的仁德,如果没有这个基础,就没有结交的必要了,于是赵胜赶紧道歉……无忌的美名说不完。
平原君赵胜,在魏无忌的光辉下,他的光芒被遮盖了一些。他在长平之战和邯郸保卫战中功劳大大的。
倾覆之士范睢
本卷范睢出场,范睢有多大才华就有多大脾气,有恩必报,有仇也必报。他来秦国之前的遭遇比较悲惨。来秦之后,他是秦昭襄王肚里的蛔虫,十分了解秦王的心思。秦王自登基由他妈芈月和舅舅魏冉掌权,这么多年了,一直想独立掌权,范睢了然于胸,索罗魏冉的不是,支持秦王驱逐亲戚。并提出远交近攻的政策。后面又妒忌白起的功劳,挑拨秦王和白起的关系。司马光评价他是“倾覆之士”,颠覆他人的高手!
说到芈月和魏冉,世界上恐怕再也找不到如此为儿的妈和为外甥的舅舅了!虽说掌权,但全都为了帮助和教育秦王。芈月比历史上吕后武则天慈禧好太多了。舅舅也是中国好舅舅牌。辛苦了一辈子,能被范睢找出的最大缺点就是,晚年贪富。司马光评价,秦国日益强大,都是魏冉的功劳。
白起,长平之战
说白起之前说赵奢,赵括之父。不畏强权严格执法。收税时收到平原君赵胜府上,因府上人抗税就杀了其府人,赵胜要杀他,赵奢说,我按法收税,赵国强就是你平原君强。于是被平原君举荐给赵王。赵奢幸亏是遇到了平原君,换个贪官,不知死多少回了。赵奢在阏于之战立下功劳。赵奢的优良作风却没有遗传给赵括,赵括贪,张扬,纸上谈兵。
长平之战,拼两点:地势,国力。廉颇三年守长平不出为何?地势。廉颇换赵括后,走出长平高垒,白起诱使其落入不利地势。国力上,三年守长平,赵国已无粮,借粮别人不借,四十多万兵未战可能先要饿死。秦国虽然好不到哪去,但蜀地粮食还能供应,再加上聪明的白起,最终的结果也必然是赵败。长平之战是一场持久消耗战,结局悲惨,四十万降卒被坑。长平之战后,白起功高,苏代游说范睢,范睢嫉妒白起,担心自己位居其下,于是提议秦王拉回在赵所向披靡的白起,白起非常生气,和范睢起了矛盾,白起回国后一病再病,再无也不愿再为秦王征战。秦王怒,请不动白起就赐死了他。白起的才华是被魏冉挖掘的。魏冉等一众亲戚被范睢离间,被秦王驱逐,估计那时白起对秦王的好感就下降了,再加上范睢时不时在秦王面前说自己的坏话,秦王并非把自己当成是自己人。杀赵降卒一事的黑锅让自己背,白起的人生好像突然失去了意义。后期是不愿而非不能为秦王再战。
长平之战赵王的错误
赵孝成王赵丹年轻经验少,上台不久就遇到大战。长平之战错在:1.接收韩上党。上党这块地白起在打势在必得,但上党民不愿降,韩又不救,民把地献给赵。2.长平守卫战时,向秦国求和。未接受虞卿的意见合纵攻秦。殊不知秦国欺软怕硬,越是求和越是让秦国看不起。3.用赵括。赵括的父母,蔺相如都对赵括评价不高。4.未听从赵胜的意见尽早决战。既然拼完粮食再投降,不如一开始就决战。
孔斌,毛遂,鲁仲连,虞卿
这段时期,孔子六世孙孔斌在魏国为政。但魏王不用他的计策,他辞官回家。孔斌圣贤,一心振兴教化,不得志时情愿回家也不明珠暗投(秦)。
邯郸保卫战时期,平原君去楚国搬救兵,门客毛遂自荐随同。在楚王面前,毛遂逼迫楚王,有理有据有节有执行的逼迫楚王同意联盟。
齐人鲁仲连,和赵虞卿,魏孔斌一样,是一个坚定的思路清晰的恶秦派。和那些摇摆不定的人比,这种人非常了解强秦不义,所给出的建议也很有效。
吕不韦,嬴异人。
异人是秦昭襄王庶孙,在赵国做人质。秦王子孙多,在外为质的死了也不多心疼,如其子悼太子死于魏,更何况庶孙,秦国之强大,却不会管质子死活。大商人在赵国遇到窘迫的嬴异人,认为“奇货可居”,商人本性。便游说无子的秦太子妃认了异人做儿子。这样异人便有了争做嫡太子的身份。吕不韦又把自己最美的赵国妾送给异人,赵妾正好生下儿子,嬴政,后来的秦始皇。吕不韦的窃国大计顺利铺展。
天下能人志士,首先是吃五谷杂粮生老病死的一般人,其次才具有基因或环境赋予其的特质,在一系列事件与人物关系中影响历史进程。以史为镜,可以见兴衰。史学家司马光的通鉴,作为那个时代的帝王教科书,之所以好看,除了文言文之音律形式美,除了文采斐然,更因为它看问题提本质,站在了更高的历史维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