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眼怪谈2017-03-28 16:51
当乐圣与格律诗事件沸沸扬扬之时,
同行业之间的巨头,
上海伯爵音响公司嗅到了危机。
董事长连夜召开会议讨论此事件。
董事长刚下飞机就连夜主持这个会议,
这个会议的重要性已经无须我再强调。
格律诗事件已经沸沸扬扬,
乐圣公司已经正式起诉格律诗公司。
今天的会议就是研究乐圣
与格律诗诉讼案可能会对伯爵公司产生的连带影响,
并据此拿出相应的对策。
伯爵公司表面上看似没有牵连其中,
实则影响深远,
这是一场商品价格战的行业冲击。
不论格律诗的结局如何,
对当时音响行业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
调研部认为这不是一件简单的商业纠纷案,
也并非不关我们伯爵公司痛痒,
格律诗事件有理由可以被解读为音响价格战的序幕,
消费者有理由产生持币观望的心态,
事实上伯爵公司的销售已经受到了影响。
商战序幕,消费者持币观望,
有理由相信音响销售市场的动荡已经开始了。
这绝对是影响伯爵公司本身消费市场的动荡。
如果格律诗是一次有计划、
有预谋的攻击行动,
一旦他攻击乐圣得手,
双方优势互补就会对伯爵构成威胁。
所以现在不是我们想不想被卷入的问题,
而是我们想不想都得被卷进去。
从最坏角度分析,
如果格律诗成了乐圣的盾,
那么被卷进这场商战中的其他公司。
又会有几个可以与合并后的乐圣格律诗
同台对垒呢?
又会有几个可以明哲保身呢?
我们都知道80年代初靠收录机起家的雅艺音响,
雅艺固定资产从30万发展到2个亿用了10年的时间,
而从2个亿到破产仅用了3年的时间。
拉事实,任何有可能促成行业危机的事件,
都应得到本行业的关注和研讨。
也就是这次会议的核心价值,
伯爵公司针对此次事件如何应对的态度,
才是伯爵公司存在价值的直观体现。
这也是现今各大公司企业风险部门
存在的价值体现。
我们知道格律诗的幕后人物,丁元英,
通过各种渠道我们调查了这个人,
此人是柏林大学的经济学硕士,
先后就职于柏林H.N.S国际金融投资公司、
北京通达证券公司、
柏林《世界经济周刊》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员。
此人曾创办私募基金,
据业内人士估计,
私募基金受托资本至少超过2亿人民币,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又从股市至少卷走2个亿。
这个人性格孤僻,不善交往,
也没什么名气,
但是真正了解他的人对他都有一个共同评价——鬼才。
对丁元英的高度评价引起了伯爵公司
对此次事件重中之重的态度。
我想这才是老牌企业应该保有的商业态度。
也是老牌企业得以存在的必然体现。
那么本集内容对于职场态势是否有阐述的必要?
我想是有的,毕竟不是每个行业都能时刻保持
灵敏的商业嗅觉。
这需要对市场对全局对商企从业背后的心态有直观
有直指要害的长远眼观和看透表面的能力。
这才是董事长必备的战略眼光。
针对商企日新月异的变化,
保持这份头脑才是最重要的。
狼眼怪谈,本期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