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幸福的方法》第九章,是关于幸福冥想的。主题是“爱自己和关爱他人”。
人生三大关系
读完之后,这个主题是关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也让我想起梁漱溟说过这样一段话:人这一生总要解决三个问题,首先顺序是不能错的,要先解决人和物之间的关系,然后是解决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最后一定要解决人和内心之间的关系。
其实之所以说,顺序不能错,大概是跟人的年龄有关。
青年时,我们要努力学习,勤奋工作,为生活忙碌奔波。中年时,已经到了而立之年,我们要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无论是家庭上的,还是工作上的,忙得焦头烂额。到了老年时,我们开始回忆过去,反思自己,是否得到了想要的幸福?
其实这种顺序也是可悲的。我们为什么不把顺序颠倒过来呢?如果我们一开始就与自己内心对话,开始把价值和意义,还有快乐考虑进来,那么这辈子肯定能避免做很多违背自己追求幸福的事情,那岂不更好呢?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作者已经把人与内心的关系,融入到人和物之间的关系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当中了,非常的和谐融洽。
若是我们年轻的时候,就学会把三者的关系融洽起来,那么到年老之时,岂不是少了很多所谓的遗憾和悔恨?
为自己还是为别人——目标与手段
如果要想自己的行为带有道德价值,其行为其实是出自于责任感。
如果这个道德责任感与我们的价值观不想符合,那么一味的强调道德责任感是毫无意义的。若是我们从源头开始,从价值观,意义和快乐入手,让价值观的使命驱动责任感,那么就解决了所谓的“道德绑架问题”。这也是“黄金圈法则”所提倡的,从WHY开始(即为什么,与意义和快乐相关),而不是从WHAT开始(与做什么相关,比如说责任感,我不得不做什么)。
一旦我们从源头开始,那么我们对别人的布施,就可以做到“不住相布施”了。如佛陀所说,我度众生涅槃,然而实在没有众生是我度的。
原文: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大概意思就是佛陀他不占这个功劳。从因果上来说,众生的业障是自己种下的,有因必有果,要得度,最终还是要靠自己修行,佛陀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当然,我们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佛陀做这些事情的初心是什么?他做的这样事情,其实也是他的价值和意义之所在,那么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帮助别人,就无所谓的道德责任感了。
正所谓我爱你与你无关,与我有关。
这样说来,乐于助人就变成了促使我们更幸福的手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