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千年前,伴随着文化与文明的进步,黄河流域诞生了华夏民族最早的国家——中国。
所以说黄河是我们华夏民族的母亲河,世世代代傍水而居的先民,创造出了伟大而悠久的历史文化,而文化的最核心内容,则是自古到今不断演变却生生不息的汉字。
那时候,一向重视礼仪的先民,无论兴师列阵还是起立朝仪,无不伴随锣鼓喧天旌旗蔽日以振声威。尤其是那一面面长带飘飘迎风招展的旗帜,炫人眼目摄人心神,久而久之,便成了人们心目中的国家的象征。
而一面旌旗的象形,却原来是“中”字的前生。
据字源解说,甲骨文字形多样,两旗代表两军对峙,中间的圆点或圆,代表两军之间不偏不倚的非军事地带。
随着文字的演变,旗形减去,直取其意。“古者天子地方千里,中者而为都。”——《新书·属远》。
继续引申,则不断延展,后人关于“中”字之说泛化也。
“忧从中来”——曹操《短歌行》,
“衣冠不中,不敢以入朝”。——《晏子春秋》;
“天门中断”~李白《望天门山》;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欧阳修《卖油翁》。
…… ……
文言版《説文解字》:中,内也。从口。丨,上下通。
白话版《说文解字》:中,事物的内部。字形采用“口”作字根。中间的一竖,表示上下贯通。
至今,在河南民间,有一个最鲜明最具代表性的字完美的保留了下来,那就是——“中!”
这个字口口相传无人不道,成了汉文化对于这个古老民族产生巨大影响的最简洁有力的明证。因为,河南地处中原中心,也是中华文明发源地的核心,是整个华夏民族的摇篮。所以,自古以来,河南是个人人说“中”的地方。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为中节,为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万事万物,无过无不及,则天地赋其所位,万物得以繁育。这种富含高度智慧的辩证思维方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亘古不变的思想核心,它让这个饱经忧患伤痕累累的民族,日益笃信“中庸之为德也,甚至矣乎!”——《论语 雍也》。
据说中国被英语翻译成“china”,再翻译回来的意思是指“制造瓷器的地方”,这种对“中国”的片面理解,其距离简直比丝绸之路还要遥远!
当我们一路追溯,了解“中”的生生世世,便明白我们不仅须识得“中”字,还要解其“中”意,奉其“中”行,那么对我们中国的定义,应该是“崇尚中道的地方。”
明白了这一点,就不会再为河南口音里的那一声“中”而发笑,就很想也大声说一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