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帝国的藩属国难题
关于大英帝国的问题,“你别只看到大英帝国的崛起和霸权,你还要看到它的衰退。大英帝国管理衰退的能力也是一流。”
换句话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大英帝国不行了,但它也是以一种漂亮的姿势收缩回自己应有的地位的,而不是像其他帝国,所谓不行了,就是崩溃。想想也是,一个帝国的衰退,不是以崩溃的方式了结,而是收缩回一个正常的国家,英国好像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特例。
想到一个反例,那就是大清帝国。我们来看看大清帝国衰退过程中的一个问题。
本来,两次鸦片战争,再加上太平天国,大清的朝廷算是明白了自己在国际上的真实地位。所以,恭亲王奕䜣为首的一批改革派,就开始想办法来管理衰退。
这个阶段的很多做法,比如洋务运动,也是有效果的,财政收入也增加,工业的底子也有了一点。但是一些重大的政治结构问题,这个阶段是没有来得及处理的。比如,中国的藩属国问题。
当中国还是东方世界的天朝的时候,藩属国其实是一个很聪明的制度创新。中国通过朝贡贸易给周边小国一点好处,再通过分封给点他们的王室合法性,关键时刻承诺使用点武力,就获得了一大片地区名义上的管辖权。这个成本是很低的。
这管辖权,既然是名义上的,那还能有啥好呢?两个方面的好处。
第一,从文明进程角度而言,这是一个漫长的、柔性的文明扩张过程。中国的政治边疆从黄河流域扩张到后来那么大的版图,其实就是用了这个办法。你先是我的藩属国,你进贡,我保护,维持一个表面上君臣关系就行了。但是渐渐地,文明的向心力会让你渐渐地倒向中原文明,加入中国文明一体化的进程。这政治的边疆不就扩张了么?
第二个好处是,藩属国是中国的安全屏障和战略缓冲地带。事实上,屏藩、藩王、藩国的这个“藩”字,其实就是篱笆墙的意思。
但是鸦片战争之后,这个局势就变了。中国的安全威胁主要来自于海上,而不是来自于传统的西北、东北和西南了。大清帝国和英法讲和的过程,其实也是安全意识往海洋上看的过程。渐渐地,就放弃了对藩属国的经营。
这一点,从对琉球问题的处置上就可以看得出来。
琉球就是今天的日本冲绳。原来它是一个独立的国家。说独立也不准确。从明朝万历三十年(1602年)开始,它其实既是中国的藩属国,也是日本的藩属国,两边称臣。有人说,这叫一女事二夫。但是,没办法,小国夹在两个大国之间,为难啊。
到了19世纪中期,日本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对于藩属国的态度就变了,要“废藩置县”。这本来就是日本明治维新政治改革的重要内容。原来割据的什么长州藩、萨摩藩、肥前藩、土佐藩都要服从中央统治,变成一个县。那琉球这个藩属国呢,1879年,日本也要求它成为一个县。这是日本积极经营藩属国的问题。
但是,琉球的情况毕竟特殊,是一女事二夫,日本人也不能装糊涂啊,中国这个丈夫怎么办呢?中国当时的策略仅止于谈判,甚至请出来美国的前总统格兰特,就是美国南北战争中那个北方的统帅格兰特,出来斡旋。最后斡旋无果,也就算了。
请注意,这是1879年的日本啊,明治维新刚刚十年啊,日本的国力和大清还是没法比的。所以,大清帝国对琉球的这个态度,其实反映了当时的外交基本策略,就是向内转,管好自己的事,不再主动经营藩属国。和日本的态度截然相反。
但是,你不经营,藩属国带来的麻烦迟早还是要找上门来的。这就是我们之前讲的,政治结构问题你不解决,它还是一直在的。
五年后,1884年的中法战争就是这么来的。法国盯上了中国的另一个藩属国越南。要越南脱离中国独立。大清当政的恭亲王奕䜣两头为难,不打吧,舆论不答应,传统也不答应;打吧,又明知道国力不行。所以,中法战争,是中国在万般不情愿的情况下,在没有清晰的战略路线和战争准备的情况下,被一步步地拖下水的。这种情况下,那还能有好结果吗?最后当然是败了。
好,我们隔了一百多年再来复盘,当时大清帝国还有没有别的选择?有啊,就是发现原来的政治秩序无法持续,就干脆重新制定战略目标,鼓励支持这些藩属国独立啊。在设计独立方案的时候,想办法保持在这些国家的影响力啊。假如清帝国那时这样做了,这些独立的小国不仅不会成为中国的敌人,反而会和中国建立良好的、正常的国家关系,在重大问题上容易和中国取得一致。中国当时在东亚的国际环境或许会改观。
当然这只是一个假设,但也绝不是纯粹的幻想。大英帝国在二战之后实际上就是那么做的啊。虽然有些帝国主义者,像丘吉尔还是不情愿放弃殖民地,但是大英帝国的精英已经普遍达成共识,既然殖民地已经保不住了,就不如重新制定战略目标,支持他们独立,在独立的过程中,想方设法留下英国的一部分影响力。
比如,英国人判断印度已经保不住了,那好,就反过头来想,怎么主持印巴分治,让印度独立这件事尽可能对英国有利。事实上,直到今天,大英帝国当年的殖民地系统,以英联邦的方式继续存在着,也确实让大英帝国的历史遗产保存下来了一部分。
在《自我发展心理学》这二者有什么区别呢?简单说,解决问题思维是先看现实条件,然后看该树立什么目标。而创造性思维,是先树立目标,先想我要什么,然后再来看现实情况提供了什么条件。
就拿今天举的这个案例来说。大清政府当时用的就是解决问题的思维。他们总是在想,我们的现实是,藩属国还在,表面上的关系还得维持,法国人、日本人又磨刀霍霍,那在这个现实条件下,我怎么能找到最好的解决方案呢?我应该往什么目标去呢?如果不能不损失,怎么能少损失呢?这种思维下,不可能有真正的突破性的解决方案。
而大英帝国用的就是创造性思维。他们想的是,我的目标是要尽可能保持英国的全球影响力。现在殖民地要独立,这是现实,我怎么在承认这个现实的基础上尽可能达成我的目标呢?
对,为目标而行动的人,一切现实都是条件。为保住现实的人,一切条件都在妨碍他找到真正的目标。
如果你现在特别想解决一个问题,制止一件事从1滑到0,那就不如换一个方式想象看,我能不能制定一个目标,从0做到1。新的目标达到了,原来想解决的问题,没准也就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