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许多人对“精神病人”的概念,仅仅是:歇斯底里、狂躁、变态,或者是:不能自理、低智商、突兀,但是,当你阅读了此书,这些死板的印记就会通通瓦解,相反,在这些精神病人中,不乏聪慧敏捷之人,并具备高强的逻辑思维与对事物独特的认知。
他们所思考的东西,那些深度与宽度是许多常人难及的,甚至,他们所表述的东西,让许多专家、学者都匪夷所思,他们偏执于自己所笃定的一切事物,在他们眼里,不正常的或许是我们。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书是——《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作者丨狡黠的鱼
图片丨均来自网络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本书是国内第一本精神病人访谈手记,作者高铭,耗费4年时间,通过各种渠道,利用所有的闲暇时间,探访精神病院、公安部等机构,对一百多名“非正常人群”进行近距离接触。
该书以访谈录的形式记载了生活在另一个角落的人群(精神病患者、心理障碍等边缘人)深刻、视角独特的所思所想,让人们可以了解到疯子抑或是天才真正的内心世界。
在这本书里,你会了解到多重人格患者的真实感受,会解开民间传言的“鬼上身”的各种疑惑,会对保持转世记忆的人产生好奇,并且,通过患者的描述,去发现更多惊奇有趣的世界,我们可以不去认同,但会对这样一个特殊群体有了更多的了解,并对他们的存在产生尊重。
1
虚拟的禁锢
在精神病人的世界里,或许常人难以理解他们的所作所为,但是,在他们看来,一切事物都是符合他们的思想判定的,那些想像中的精神世界,正是他们所无法解开的枷锁与禁锢。
在书中有这样一位妄想症的患者,坚信自己是一部书的主角,同时也是作者,每天发生的事情都是情节的安排,与之有关的人物出场也是因为剧情需要。
作者在与他沟通中发现,他有着坚不可摧的世界观,不但为自己身处的环境深信不不疑(自认为在小说里),还试图将其他人代入情境,并且认为,这个世界是因为他而存在的。
在他所构思的世界里,那些过激的举动只不过是因为让小说更有冲击力,因为,此前他差点杀死了他的孩子,如果说他是疯子,但他的一切思维逻辑又非常有自己的根据与理由,只是沉浸在了自己的主观意识里无法脱离。
如果说将自己沉浸在虚拟世界里的人已经很让人咤舌,那么拥有多重人格的人更让人错愕不已。
在书中这位五大三粗的男人,又高又壮,但说话却是细声软语的,他总认为自己有个哥哥,非常体贴照顾他,而他却是他的“妹妹”。
在夜里,他一个人的时候,“哥哥”就会来陪他,为他讲三只小猪的故事,为了解开疑惑,作者观看了针对患者全天候的观察录像,骤然发现事情的真像。
这位患者在熟睡中似乎被什么叫醒,当他睁开眼晴,先是愣了一下,接着兴奋的扑向前方,然后自己紧紧的环抱着自己的双肩,同时,脸上的表情瞬间变了。那是一个完全符合他身体相貌感觉的一个男人,那就是他自己。他的哥哥并不存在,那只是他的多重人格。
或许,这位患者小时候受过一定程度的心理创伤,这些创伤或许在成人看来似乎不算什么,但在小孩子眼中,周边的环境、成人的行为所来的影响都会被放大,甚至变得扭曲,以至于强迫自己分离出另外一个自己。
在这些特殊人群的精神世界里,或许是天马行空,或许是不着边际,或许是匪夷所思,但在他们所感受到的世界里,同样是精彩丰富的,只是常人无法理解罢了。
2
眼中的怪象
一些特殊的精神病人,在他们眼中,世间所有事物都有一种非常奇特的表现形式,不知道是他们的视角本来就是如此,还是源自于他们精神上的想像。
一位年轻的女患者,在眼睛散曈状态时, 模糊着去看事物,所有人的形象在她的眼中都会是某一种动物,有的人是大猩猩,有的人是猫,甚至有些人是某种昆虫。
她并不觉得有什么可怕,反而觉得非常有意思,说到她所看到的这些现象,显得非常的亢奋,为了深入分析她对人物与动物相结合的这种视角判定,结果发现,这一切还真有一定的关联。
被她看成“猫”的人,的确是个小心谨慎的人,并且,外表给人漫不经心的感觉,被她看成“鱼”的人,在生活中也确实有些慢条斯理,出于好奇,又让她见了其他几个人,她说的每一种动物都符合这些人的性格特点,不得不说,她这种“能力”,还真是一种神奇的存在。
还有一位患者,小时候是位极聪明的孩子,很小会说话、会认字,由于父母工作忙,她一直由奶奶带大,奶奶去世后,对她打击很大,大病一场,之后就变得沉默,并且有自闭症的倾向。
不过,她仍然保持着聪明的头脑,并且顺利大学毕业。在她眼中,每一天的天空都会有不同的颜色,这些颜色并不是正常人所理解的,在普通人的眼里,天空是蓝色的,或是灰色的,或是黑色的,但是在她的眼里,还会出现黄、绿、红等等各种颜色。
而且,每一种颜色都代表着好事与坏事的发生。比如,某一天,天空是粉色的,那么,这一天将会有人去世,红色,将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这或许是她小时候,奶奶去世的事情,给她所造成的精神影响,心理上沉重的东西让她十分压抑,这些精神疾病或许只有她自己能够为自己治愈,然后,周遭的一切应该给于的是时间与包容。
许多精神上的疾病是可以追溯到原由的,或许,某些东西积累到一定的点才导致了这种疾病的发生,或许,只是一场事故的冲击力过大,大到让人无法承受,所以才会埋下疾病的隐患,在这些患者的眼中,所有事物的现象,何尝不是他们心理某种投射。
3
灵异的思维
许多科学无法解释或是诡异的事情通常会被人认定于“神鬼”一说,而这些事情的真相背后,确实会让人感觉到后背发凉。
书中的一位女患者,她超强的模仿能力让人胆颤心惊,不仅从声音、表情、肢体动作上将别人模仿得淋漓尽致,而且连眼神都模仿得十分到位。
有一段时间还经常模仿老年人,不是做给别人看,而是时刻都在模仿,所有人都认为她被“附体”了,但另人感觉不可思议的是,“附她体”的人都是活人。
后来,得知其原因是,她一直好奇,别人眼里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于是,她开始模仿别人,从声音到动作再到体态神情,当这一切完成被她掌握后,她又想着更进一步的模仿别人,甚至想要知道别人心里在想些什么,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是怎样。而要完全的去理解别人眼中的世界就必须站在同样的角度去观察周边的事物,思考别人为什么这么做,思考那些点点滴滴的细节。
久而久之,也了解到了被模仿都的心态,进一步,就学会了用对方的眼睛去看事物,甚至可以知道对方在想些什么。
她并不觉得这种行为的怪异,反而觉得非常有趣,不得不说,她很有模仿别人的天赋,天生观察细致,思想敏锐,但同时,她也陷入了自己这种优势的怪圈,成为了别人眼中的“异类”。
一些让人无法理解的事情很容易让人另作他想,从而去粘贴自己所衡量出来的标签,而真相,或许只有亲历过的人才会知道。
有些精神病人会有暴力或是狂躁倾向,会伤人甚至是杀人的精神病患也不在少数,但他们大多都不会意识到这是件违法或是伤害别人的事,相反,即使杀了人,在他们的认知上存在不了任何波澜。
在书中有这样一位患者,他用绳子勒死了他的女朋友,并用盐将尸体进行了防腐,然后用保鲜膜将尸体包好,穿上白色的睡裙,放在窗如下的地板上,他每周都会去一次凶案现场,每次都带一本杂志。
但在他的意识里,他并没有杀死女朋友,而是和她做了一次“杀人”的游戏,女朋友还会复活,而他每周都会接到女朋友的电话让他去家里看看她,并带本杂志给她(即使那时候,女朋友已经死亡一个月),他称,女朋友想让他杀她,喜欢他杀她,所以,他就用各种方法去杀死她。
在他臆想中,等他离开她家的时候,女朋友会整理好衣服,站在窗前,对着他笑,挥手,显得非常可爱。在正常人听来,这真是件另人毛骨悚然的事情,但这位患者意识里,这只不过是场游戏。
精神病人的思维通常都是偏离正常人所能理解的,他们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符合事情的规律,哪怕是对别人造成的伤害,都无关于对错,这或许就是他们对正常人存在威胁的地方。
4
科学里的怪咖
一些精神病人,对自己所理解的科学或是某种现象有着坚不可摧的执念,可能有人认为他们在瞎说,精神病人怎么能说出什么科学理论?但通过他们表述的观点,还真有那么些根据与逻辑,甚至所思考的一些细微之处让专家学者们都膛目结舌。
一位少年病患,他坚持认为,所有人都是四维生物,除了空间之外,人们在时间轴上也存在,只是必须遵从时间流的规律,但又不是绝对的四维生物,只能顺着时间流推进,而不能逆反。
并且,想象人类都是很长很长的虫子怪物,延伸到自己将要去到的各处地方,从某个时间段开始,到某个时间段结束,作为绝对四维生物可以先看到自己死亡,然后再看到自己出生,没有前因后果,因为时间不是流逝的,流逝的只是我们自己。
作为一般人可能会被他的脑洞绕晕,但也会佩服他对物理学不一般的执着与痴迷,且不去论证他说的有几分道理,对于正常人来说,或许真的是我们知道的太少了。
一位老年病患,称自己能去到过另一个世界——时间的尽头,时间有尽头吗?他说,有,在重力扭曲造成的平衡当中。在他的描述中,在那个时间的尽头,不占用现实中的一丝一毫的时间,即使到达那里了,在这个世界也不会有什么变化。
在那里,向前走一步,同时你也就是向所有的方向走了一步,可以同时看到自己所有的角度,包括背影。在时间的尽头,所有的过程其实就是没有过程,并且没有因果关系。
或许,一般的精神病人的内心世界我们还能理解到一二,但对于有些学识与“底蕴”的精神病人那就真的是不知所措了,他们的思维逻辑或许已经超出了我们的理解范围,让人混淆了,究竟是他们是太聪明还是想得太深入。
这些拥有一定学识的精神病人,往往会很主观的将自己所知道的东西联系在一起,并且深信不疑,正所谓“不疯魔,不成活”,他们精神上的疾病或许也和太痴迷有关吧。
这个世界是怎样的?或许,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答案,但在书中的这些人群里,这个答案同样也众说纷纭,以正常人的价值观去衡定他们的世界,是不一定会悉数理解,但同时也给了我们对世界看法的另一种视角,拓展了我们对这个世界不一样的感观。
在他们所认定的事物里,同样具备着独一无二的价值。或许,在正常人的眼里,他们的行为、举止甚至是思想偏离了正轨,但在他们的眼里,或许,我们才是一种怪异的存在。我们无法理解,活在他们世界里的快乐与悲伤,但作为正常人,又怎么去判定,谁又比谁活得更好。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