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现在的娃读书真辛苦,家长真焦虑。一线城市的教育已经成了家庭头号大事儿了,减负减负,书包越减越重。不能让娃输在起跑线上,这条起跑线不断在提前,已经提前到从娃娃在肚子里了。很多准家长的内心也是崩溃的。
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上往往是简单机械的重复自己和前辈读书阶段的学习经验,一些高学历的家长尤其如此,要么就机械模仿学霸的学习经验,什么《哈佛女孩刘奕婷》《清华男孩章启轩》等等。自己小时候非常热爱学习,简直把读书当成唯一的乐趣,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孩子也一定会是这样;自己小时候读书非常自觉,非常好强,认为自己孩子也一定是这样;自己小时候从来不上补习班,照样考试名列前茅,认为自己这么高学历辅导一下小学初中甚至高中的孩子肯定没问题,因此,也不让孩子上补习班……但是,在孩子的实际教育中,往往并不是这样。作业没写完就想看动画片,天天抱着手机放不下,游戏上瘾,总之,叫他往东,偏要往西,怎么都别扭。看着孩子考试成绩、学校评语都不如人意,很多人又开始以为自己孩子出了问题,自己的教育方法出了问题全盘否定了前面的教育方法,断网、断电视、砸手机、砸电脑,开始一周给孩子报五六个培训班,生怕错过了任何一个,周末拉着孩子东奔西跑,满城追逐“名师”辅导,几年下来,搞得全家人精疲力尽,然并卵。大多数孩子在学校的总体表现并没有出现质的变化,离家长和老师心目中那个优秀学生差距还是比较大,总是无法成为“别人家的孩子”。
很多人这时候诟病中国的教育,说得中国教育一无是处,恨不得立马移民西方,让孩子接受全盘西化的教育。不能移民的更加自责,觉得对不起孩子。
很多家庭因为父母以及祖辈的教育理念不同,时不时还要发生家庭战争,教育俨然已经成了中国第一大事了。
这样的教育,不由得让人开始怀疑人生。
每个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现实是人中龙凤真的就是凤毛麟角。一将功成万骨枯,千百万个琴童里能出几个郎朗、李云迪,每年那么多参加高考经历十二年苦读的学生,最终注定每个省只有一个状元,90%的人注定最终将成为一个普通人。难道普通人就不能成功吗?非也。
大家都认真想过吗?什么是教育,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每个孩子都是天使,每棵种子都会发芽,但是并不是每棵种子都会长成参天大树。如果地球上只有参天大树,没有绿草、红花,这是一个多么单调而可怕的世界啊。因此,爱护你的天使,爱护你的种子,即使最终长不成一棵参天大树,哪怕只长成了一棵小草,他也有小草的芬芳,也给会你带来绿意,你也可以享受他成长过程给你来的的惊喜和快乐。
当一个孩子呱呱坠地来到你家的时候,你对他肯定是全心的接纳,关怀备至,充满期待,寄予无限的美好期望。
如果你能一直把这种全心的接纳和无限爱护持续到他长大成人,相信你就懂得了教育的真谛。
我们经常在影视里面看到最浪漫最感人的结婚誓词是这样写的:“不管是贫穷还是富有,不管是健康还是疾病,我都爱你、尊重你、直到死亡将我们分离。”
其实这句话不仅仅适用于夫妻爱人之间,对子女同样适合,仔细想想是不是这样:无论你是学霸还是学渣,不管你上清华还是职校,你都是我的儿子(女儿),我都无法扔掉你,只能一直拥有你,直到死亡将我们分离。(哈哈)
真正良性循环的教育是被全心接纳的教育,是不离不弃的教育。这正是中国当下学校教育最缺失的一部分,教育的功利性已经违背了教育的初衷,很多老师缺乏爱心和耐心,把分数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只要成绩好,其他一切不好都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才会出现那些极端的名校令人扼腕的案件:清华“朱令案”、复旦“王洋案”……
因此家庭教育显得更加重要了,要对学校教育形成一个有利的补充,对孩子作为一个“全人”的培养,家长应该更加用心,要让孩子学会着重自我、树立自信以及对生命的期待。要能够在别人的需要上看到自己的责任,在人生道路上不断突破自我。(我一直强调:孩子是家长的不是老师的,不能把教育的全部责任都推给老师。后面我将专题讲解家校沟通技巧。这里就展开了。)
我们看中的不是一个孩子三年五年后某学科的成绩,而是他(她)三十年五十年后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