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您百忙之中,能抽出一些时间看看这封信,一封来自曾经一中高三学子的回忆录以及对现高三学子的一些建议。
或许在旁人看来只有那些考上清华北大,985,211大学的成功人士才能分享成功的经验与提出一些行之可效的建议,但在我看来,那些在高考中失利的人或许更加有话可说,有理可享,有经可传,有训可鉴,有情可触。因为他们有比他人更丰富的高三情感挣扎历程,承受比他人更大的压力,他们更能感同身受现处于高三阶段的学子的煎熬与焦虑,所以他们失利之后的反思也就更加值得借鉴。
没有经历过高三的青春不算被称之为青春,青春里的彷徨,理想与现实的痛苦,能力撑不起野心的苦闷,父母老师的期望,邻里亲戚的比较,同学的角逐,成绩的跌宕无一不在高三这一整年体现的淋漓尽致。每个人都经历过高三,说自己的高三比别人苦,未免矫情了点,但苦就苦在心情的压抑,消极情绪得不到发泄,无人诉说,这一漫长的征途上,无人给予心灵的开导,让我卸下包袱轻装上阵。
我是一名来自农村的孩子,父母都是老老实实的农村人,他们能做的就是供我衣食温饱。考进一中后,他们对我的期望越来越大,每次打电话话题永远离不开成绩,我知道他们是为了我好,希望通过读书改变命运,走出乡村。所以我比旁人更加的勤奋,希望通过勤奋达到他们的期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摆脱内心的自卑。身边同学要么家里富裕,要么父母是知识分子,有比较才会有差距,而且我本是一个要强的人,综合以上三种因素,别人周末回家玩电脑放松时,我在学校学习;当清晨他人还在睡觉时,我早已开始早读;当别人中午回宿舍午休时,我一吃完午饭便去教室自习;当晚上大家进入梦乡时,我还在夜光下刷题。这样的勤奋在一开始确实行之有效,让我跻身班级的前20名,但我不甘心被他人甩在身后,或者说我希望用成绩赢得他人赞许的目光,又或者说是为了摆脱自卑,满足虚荣。我更加勤奋的念书,却忽略了自己的身体健康,忽略了情感需求,忽略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忽略了与同学的感情交流,忽略了与老师的沟通。依稀记得高三下半个学期,我整个人心情烦躁,动辄向我父母发脾气,班级的事务也一概忽略,一吹空调就感冒,面对身边一匹匹黑马,压力山大的同时还羡慕又或者说嫉妒吧,嫉妒平常不怎么念书,周末去网吧的人轻轻松松就超过自己,但我却不知道,他们在深夜里打着台灯刷题刷到凌晨。
其实高考前的状态是一种预示,预示着你的成败。我把我失败的原因归结于杨绛先生说过的一句话:“书读的太少,想的太多。”来自农村的我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受限,心胸狭窄,目光短浅,斤斤计较,喜欢以自己浅薄的见识来标定他人,最重要的是身处泥潭却不自知。
上了大学之后,才知道评判一个人的标准不单单只有成绩,它更多的是一个人的综合实力,自信,坚持,积极,热情,努力,踏实,往往成就一个人的不是他目前所执着的事情,而是人生旅途中披荆斩棘的方法,面对困难的态度,以及跌倒后怎么爬起来。
我以为就我有这样一个让我又爱又恨的高三,与身边的同学深入交流后才发现,他/她都曾有一段类似的经历。身边一位同学这样说到:“最大的痛苦不在于高三埋头刷题,而在于心里的烦恼,苦闷无人聆听,无人诉说,就这样把它埋藏在心底,每到深夜无眠时,涌入心头隐隐作痛,但随着岁月的流逝,又会慢慢变淡,最后化作一缕青烟,飘散在记忆长河里,随风远去。”
前不久一位一中的学妹打电话来向我诉苦,她向我讲述了她的高三近况:自己的班主任是男老师,又不好意思向他倾诉自己的痛苦,而且这次期中考因为心理原因还去福州看病因而缺席了考试,总感觉自己无法融入身边的同学,交不到一两个知心的朋友让我很苦恼,而且因为压力大神经也变得敏感,睡眠变得特别浅,同学在厕所里打着台灯做作业,他们一上床就会发出声音,自己必须得等大家睡着了才能入睡。我分析她的症状就是太敏感,太在意他人的看法,还有一方面就是能力撑不起野心,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
我写这封信的目的就是希望给那些还在痛苦的人一点心灵鸡汤,又或者是以我的教训告诫他们:身为一中的学子,高考再怎么差都不会差到哪里去;或者告诉他们心情失落时去找学校的心理医生看看,再正常的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心理疾病,不要害怕他人的眼光;寒假可以让父母带孩子出去玩一玩,见一见世面,看看外面广阔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