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更多还是基于理性人或者完全透明信息的场景下(知道所有信息或者知道不知道哪些信息)的,这更便于分析清底层逻辑,但现实中往往没有完全理性人和完全透明的信息,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不了解哪些关键信息”
因此我们需要主动地“定向释放”一些信息,然后“主动筛选”掉非必要的信息,人为营造出对自己最有利的情况,将其他竞争对手带入自己的“完全信息场”
不管是合作还是非合作,静态还是动态,完全信息和非完全信息,还是正/负/零和,都只是博弈类型的经典划分,便于大家明白在什么场景可以如何处理,但实际情况通常更复杂,而且掌握的信息并不足以准确判断是哪一种类型,因此,我们需要根据自己最想要的结果"主动构建"对自己最有利的合作类型
核心的方法就是:
1.对内信息分级隔离:就像很多销售前一天信誓旦旦没问题,第二天公司就跑路,大部分情况他们也并不知道情况严重到这个地步,还有很多激励士气的,比如望梅止渴,比如贾跃亭激励士气,增加股东信心等,都是利用对内隔离信息让自己更好实现目标的手段
2.对外信息分级针对化:对外公示的信息通常是整体的最优妥协,但针对特定群体需要特别针对,经典例子就是:别看我们公司卖的最好的是这个,其实真正好的是XXX,一般人我还不告诉他,你看这样这样这样巴拉巴拉巴拉……
3.持续性维持特定信息指向输出:很多时候,博弈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如果要扬长避短获取更有利的博弈地位的话,需要更多去维系特定信息的指向输出,比如王林暴露前并没有在网络上大范围曝光,而是通过口口相传积累口碑,这即避免很很多不必要的“验证”,也能更有针对性地筛选博弈目标(高价值客户)像那些那些对外亮肌肉的,在没被戳破前,都能很愉快地享受“肌肉的红利”,而只需要想办法维持对外的“肌肉展示”即可
因此,在我看来博弈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信息传递的过程:就像对外需要显示自己有能力维系自己的利益,而对内告诉自己,再跑两圈,回去吃沙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