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中有一条联律就是“词性对品”,那么写好楹联必须知道词,词性和词组。
一、词
词是由语素构成,比语素高一级的语言单位。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在语言中,其位于倒数第二等。这句话说明了词在语言中的作用,一是说词是能独立运用,二是说在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中,它是最小的(仅大于语素:字)。但说到独立运用,实词和虚词有不同的情况。就实词来说,它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独立运用”是指能够单说(单独成句)或单用(单独做句法成分或单独起语法作用)。词从音节方面看,有单音节也有双音节,还有多音节的,如:山,美丽,语言学,社会主义,电子计算机等。
确定词的一般方法:
第一、能单说。
第二、虽不能单说,但在一般场合能用作句法成分的最小语言单位是词。
第三、把语句中所有作句法成分的单位提开,剩下来的虽然在对话条件下不能单说,但也不能看作句中某个词的一部分,也是词。但一般为虚词,为实词的极少。
第四、隔开法。如海带,中间不能插入字的,是词。
二、词性
《联律通则》之第一章《基本规则》第二条,规定对联必需“词性对品”。我们学习对联,必须熟悉和了解词性,词性的对称美是对联的主要特点。只有这样,才能使作品达到高度完美。反之,则不能称其为一副好的对联。本讲主要谈谈对联中的词性对仗的问题。
为了灵活地掌握语法的使用,我们需要给词分类。划分词类的目的在于说明语句的结构特性和各类词的用法。我们就根据词是否有完整的意义,能否独立充当句子成分,把词分为两大类:实词和虚词。
(一)实词的概念和作用:
实词,有完整的词汇意义,即我们能看到、听到、闻到、摸到、感觉到和认知到的事物、动作、形状、状态、情绪、数量等类型的词。实词的特点是:能在句子中充当独立的句子成分。
实词分为六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1、名词
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叫名词。如“黄瓜、猪、马、羊、白菜、拖拉机、计算机”。名词的种类很多,归纳如下:
1)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中国。
2)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品质、友谊、方法。
3)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
4)普通名词。指人和指物、指时间、指处所(地点)等四类。如:
指人的:农民、工人、作家、老师、学生。
指物的:日、风、山、马、稻子、飞机、原子、计算机、车辆、纸张。
表时间的:春天、明年、早晨、星期天、现在、刚才、去年。
表处所(地点)的:学校、公园、医院。
2、动词
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叫动词。
1)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说、走、跑、吼、叫、学习、起飞、审查、认识”等。
2)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3)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4)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来”,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5)“是”“有”也是动词,跟动词的用法一样,“是”也成为判断动词。
3、形容词
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形状、性质、颜色、状态等,如“多、少、高、矮、胖、瘦、死板、奢侈、胆小、丑恶、美丽、红色”。状态形容词“通红、雪白、红通通、黑不溜秋”等前面不能加“很”。
4、数词
数词表示数目(包括确数、概数和序数)。如“一、二、两、十、百、千、万、亿、半;七八、两三、四五十;第一、第二”。
5、量词
量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汉语的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
1)名量词表示事物的数量,又可以分为单位量词和度量量词。
单位量词表示事物的单位,如“个、张、只、支、本、台、架、辆、颗、株、头、间、把、扇”等。
度量量词表示事物的度量,如“寸、尺、丈、斤、两、吨、升、斗、加仑、伏特、欧姆、立方米”。
2)动量词表示动作的数量,用在动词前后表示动作的单位,如“次、下、回、趟、场”。
6、代词
代词能代替实词和短语。表示指称时,有定指和不定指的区别。不定指往往是指不确定的人、物或某 种形状、数量、程度、动作等。他不常指某一定的人物,也就不可能有一定意义,介乎虚实之间。
1)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称。如“我、你、您、他、她、它、我们、你们、他们、她们、它们、咱们、自己、别人、大家、大伙(自己能和其他代词连用,起强调作用。例如:我自己、你们自己、大家自己)”。
2)疑问代词:用来提出问题。如“谁、什么、哪(问人或事物)、哪儿、哪里(问处所)、几多(问数量)、多、多么 (问程度)、怎么、怎样、怎么样 (问性质状态)、什么、怎样、什么样(问方式行动)”。
3)指示代词:用来区别人或事物。如“这、那(指人或事物)、这儿、这里、那儿、那里(指处所)、 这会儿、那会儿(指时间)、这么、这样、这么样、那么、那样、那么样(指性质、状态、方式、行动、程度)、这些、那些、这么些、那么些(指数量)、每、各(指所有的或全体中任何一个)、某、另、别(确有所指,未说明哪一个)”。
代词一般不受别的词类的修饰。代词同它所代替的或指示的实词或短语的用法相当,它所代替的词能充当什么句子成分,它也能充当什么句子成分。
(二)虚词的概念和作用:
虚词,没有完整的词汇意义,但有语法意义或功能意义的词。一般不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而要跟实词搭配,能充当句子成分。
虚词也分为六类,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1、副词
副词总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做状语,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时间、频率、范围、语气、程度等。如 “很、颇、极、十分、就、都、马上、立 刻、曾经、居然、重新、不断”等。副词通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如“就来、马上走、十分好、重新开始”,只有“很”“极”可以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做补语,如“高兴得很、喜欢极了”。
2、介词
介词总是同其他的词组合在一起,构成介词短语,做定语、状语和补语如“把、从、向、朝、为、为了、往、于、比、被、在、对、以、通过、随着、作为”。
3、连词
连词可以连接词、短语、句子乃至段落。也就是说,词、词组或句子之间起连结作用的词,叫连词。
如“和、及、或者、或、又、既”。关联词语可以看成是连词,如“因为……所以……、不但……而且……、虽然……但是……”。
4、助词
助词通常附着在其他词汇、词组,或是句子之上,起辅助作用,以突出句子的结构或者某种功能。助词若位于句子的前、中、后,通常表示某种语气,是一种独立性差、无实义的特殊虚词。助词可以分为三类。
1)结构助词,它们是“的、地、得、所、似的”,放在句子中间的。
2)动态助词,它们是“着、了、过”。(1)“着”表示动作,变化正在进行,如:他在看着。 (2)“了”表示动作、变化已经完成,如:他已经走了。(3)“过”表示动作、变化已经过去如:我去过。他来过。
3)语气助词,如“啊、吗、呢、吧、呐、呀、了、么、哇”。
5、叹词
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的词叫做叹词。
如“喂、哟、嗨、哼、哦、哎呀”。叹词总是独立成句。
6、拟声词
模拟事物、动作声音的词叫拟声词。拟声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很灵活,可以用在句首,也可以用在句中或句末。如“呜、汪汪、轰隆、咯咯、沙沙沙、哗啦啦、呼啦啦”。
要想弄懂词性的属对问题,先要弄清词的分类。古代词类的划分,在上古就已奠定了基础。实词可以分成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等类,某个词属于某一词类比较固定,各类词在句子中做什么成分也有一定的分工。在现代汉语中,汉字分为以上十二大类,即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以上实词)、介词、副词、助词、连词、叹词、象声词(以上称虚词)。古人按照诗的对仗规律,将词大体可分为九类,即名词、形容词、数量词、颜色词、方位词、动词、副词、虚词、代词,其中名词又可细分为十几类。这种划分的方法比较适应于对联的创作。那么怎么才能做到词性相当呢?《缥(piǎo)湘对类》一书提出“实对实、虚对虚”的原则。也就是说,名词必须对名词,动词必须对动词,形容词必须对形容词,副词必须对副词,助词必须对助词等等,各归其类,映衬成趣。但细分,则每类之内品种仍多。如名词有专有名词、有抽象名词;形容词有形容大小、高低、长短、颜色、状态等,许多不同的词以长对短、白对黑为工整;但内容决定形式,若内容可取,属对不妨稍宽。如清倪国琏的古藤书屋联:
一庭芳草围新绿,
十亩藤花落古香。
其中“芳草”之“芳”与“藤花”之“藤”,一为形容词,一为名词;“新绿”之“绿”指的是颜色,“古香”之“香”乃指气味。虽同为形容词,并非—类,可从全联角度看,却形象鲜明,音节和畅,被一致认为是“工对”。
比较而言,虚词的对仗似乎比实词要求得宽些。比如有时介词可与副词相对,这不仅因为虚词类的汉字相对少些,更主要原因在于这部分字、词本身词性就很复杂,往往一个字包容几种词性。比如“为”可以做动词,也可以做介词、副词、助词,有时还可以做连词。“向”可以做名词,也可以做介词、动词、副词、连词等等。所以通常人们对虚词要求得就不很严格了,能做到虚词对虚词也就可以了。但叹词、助词、象声词却很少与介词、副词、连词相对。
在讲究词类和词性对仗的同时,还要注意一个义类相对的问题。什么是义类相对呢?所谓义类相对,是指将汉字中所表达的同一类型的事物放在一起对仗。古人很早就注意到这一修辞方法。特别是将名词部分分为许多小类,如:
1.天文(日月风雨等)
2.时令(年节朝夕等)
3.地理(山峰江河等)
4.宫室(楼台门户等)
5.草木(草木桃李等)
6.飞禽(鸡鸟凤鹤等)
7.走兽(狼虎象马等)
8.鱼虫(蛇鱼蚁蝗等)
9.饮食(茶酒莱肴等)
10.器物(盆杯壶盏等)
11.文具(笔墨纸砚等)
12.衣饰(衣冠巾带等)
13.形体(身心手足等)
14.人事(道德才情等)
15.人伦(父子兄弟等)
16.珍宝(金银玉珠等)
17.军事(弓箭刀剑等)
18.文艺(诗词书画等)
19.文史(经典史册等)
20.精神(智愚苦乐等)
另有按其它内容分类法,此处就不一一赘述。
按词类编成部分对句,可使读者更明了一些:
地理对:河对海、地对山、大陆对长天、荒原对沙漠、古塞对雄关。
天文对:冰对火、雪对霜、海市对山光、星辰对日月、瑞雪对骄阳。
颜色对:红对白、紫对缃、黑桦对白杨、青竹对绿柳、墨兰对珠黄。
方位对:南对北、西对东、六极对八风、五湖对四海、边塞对围城。
数字对:一对二、百对千、两两对三三、千年对万寿、独木对群山。
花木对:桃对李、菊对兰、玫瑰对牡丹、绿茵对红叶、白芷对橙柑。
飞禽对:鸥对鸟、枭对鹏、白鹤对黄莺、杜鹃对喜鹊、燕舞对鸪鸣。
走兽对:熊对象、马对羊、狡兔对贪狼、雄狮对猛虎、牛仔对猴王。
三、词组
了解了词、词性以后,我们就有必要学习一下词组了。词组(短语)是指由两个以上的词语组合而成的语法单位。要区分词组的类型要注意掌握三点:①词性;②词与词之间所构成的关系;③词的位置。
1、主谓词组:名(代)+动(形)
两者之间是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简言之,谓语能回答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的问题。如:大家帮助 (名+动);心情激动、花美丽 (名+形);他是教师 (名+动词词组)。
2、动宾词组:动+名(代)
两者之间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简言之,宾语能回答动词“谁”或“什么”的问题。如:打击他(动+代);发现问题(动+名)。
3、并列词组
由两个以上相同词性的实词并列构成,可以用连词也可以不用,语素之间的关系不分主次,平等地联合在一起。如:美丽(和)大方 形+形;工人(和)农民 名+名;发现(和)培养 动+动;她(和)他 代+代。
4、偏正词组 (1)定语+名、(2)状语+动
中心词在后边,去掉前边的修饰词,词的基本含义不变。两词中间可用“的”“地”表示偏正关系。名词前用“的”;动词前用“地”。如:铁的纪律;美妙的时光;崇高(的)理想;高兴地叫。
5、补充词组 动+补充成分
补充成分说明完善中心词,回答中心词“怎么样”,结构上常以“得”为标志。如:说得轻巧 “轻巧”补充“说得怎样”,下面各句同理。如:乐得跳;吓得哭。
6、介宾词组 介+名(代)
如:在家里 (介+方位名词);给谁(看) (介词+疑问代词);把他(抓住)(介词+代词)。
7、“的”字结构
这是一种省略中心词的短语,性质功能相当于名词短语,即在句中作名词用。词组以“的”结尾。如:开车的 (司机);候车的 (旅客);唱歌的 (演员);厂里边的(人或物)。
8、“所”字结构
所+名(动)在句中常作名词用。如:所思、所想、所见。
记住了带规律性的东西,词组就不容易混淆不清了,当然要以大量的练习来巩固。
分辨下面的词组类型:
国家栋梁(偏正)
宣布开会(动宾)
心情激动(主谓)
去得很急(补充)
跳了两次(补充)
热烈欢迎(偏正)
坐办公室的(的字结构)
成绩和缺点(并列)
轻一点(补充)
在里面(介宾)
和他们(介宾)
所闻(所字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