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月,只为多看了芦笛岩一眼,那情,那景,便在心口烙成永久的朱砂痣。我把所有关于芦笛岩的记忆封存在岁月的酒坛上,经年发酵,醇香馥郁,未启已微醺。小酌便醉一生,醉出凡俗,活脱脱地掸落时光的烟尘。
五月,时光温润。桂树,葱郁清丽。天蓝得透亮,云白得蚀骨,午后的阳光暖暖地斜倚在光明山半山腰,芦笛岩如小巷深幽处待字闺中的美少女,佳质深藏,光华内敛。娴静而神秘,令人心旌摇曳,欲一睹芳容。游人走了一拨又来一拨。走的,若灵魂被仙气浣洗过般明净出尘;来的,意兴阑珊,步履匆匆。只有这缭绕着灵气的圣境笃定地静守时光。
我们一行40人随美女导游移步岩洞内。探进洞口,独特的清爽空气慰贴入怀,只听得唏嘘声一片,尔后都跟丢了魂似的安静了。摄人心魄的神秘迷人气息拂面而来,脆生生地渗进每一根神经末梢,牵动心底淡淡的情愫。芦笛岩若一块浑然天成的温润清灵的古玉,有着清凉透骨的质感,在黑暗中莹着柔和的光。洞内深幽静谧,清晰地听见洞顶上的水滴清脆圆润地滴落地面的声音。导游的音质空灵漂渺,若天籁,柔柔地绕于心尖。洞内天然形成密集的钟乳石,线条丰富流畅,婀娜多姿,如轻裹银纱的美少女,风姿绰约而又神秘莫测,程度比起蒙娜丽莎有过之而无不及,恬静优雅是她的风格,蕙质兰心惹人怜。让人衍生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顶礼膜拜之想,无比虔诚地感恩造物的出神入化。彩灯幽明,淡雅,温婉,含蓄,带着神灵之意。遗落岁月褶皱里的石柱、石笋、石钟乳、石旗、石幔承载着远古的记忆。捡拾这片失落的记忆,回首老去的时光碎片里的沧海桑田,解读水滴石长的奇异特质,撩开那神秘的面纱,卷起最为质朴的那一幅画面,连同那份脉脉温情,珍藏于心间。这一件件艺术品,在幽幽灯光下,清丽脱俗之气静然而生。
游走洞里,曲径通幽,深入其中,别有洞天,整个岩洞宛若一座大自然的艺术之宫。如诗意散淡的“高峡飞瀑”,遗世独立的“塔松傲雪”,莽莽苍苍的“原始大森林”,以及各种神似实物的雪人、瓜菜、鲤鱼、海螺等等。纯天然无雕饰,形态美,格调高,韵致深。景致不同,传说或故事便相异,相同的是,它们都妙趣横生,述说远古的繁华或沧桑。整个芦笛岩,便是一部浓缩的故事荟萃。
芦笛岩不仅景致迷人,还积淀了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细看可偶见岩壁斑驳的刻印,共承载古代壁书一百七十则,多半是文人、僧侣和游览者的题名、题诗。作者来自全国各地,题材以游览记事为主。可见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芦笛岩就已经成为了一个游览胜地。由深深浅浅的印记,寻觅字里行间的韵致,溢于言表的是清明心境,可解读当年文人墨客的风骚。
置身这超凡脱俗的灵地,心也素净了。来时的浮躁若轻烟一缕一缕地散尽,留下的是空灵澄明的心。洞内迂回曲折,只能一个一个景观慢慢赏,细细品。其实,也不急,闲悠地品赏,因为此刻心境安然若归。所有的烦恼,都已渺远,细若浮埃,渐次消失殆尽。唯有一颗清透明净的心,只想静享当下,妙悟人生。
寻着导游芳踪,首先入目的景观是狮岭朝霞,一幅由许多钟乳石组成的生机勃发的壮丽图景:山峰兀自独立,茂林苍郁,古树遒劲。晨曦微露,群狮迎着朝阳在森林里尽情地欢舞,为首的一头雄狮昂首而立,气宇轩昂。瞬间整个森林便灵动鲜活起来,宛若闻得着森林特有的清新空气,倍觉神清气爽了……
行至“水晶宫”,视野豁然开阔,心更清更明更朗。这是洞里最宽阔的地方,最宽处有93米,最高处18米,宛若格调高雅的音乐大厅。高度向四周逐渐变矮,顶似穹庐,平添几分柔和温婉。钟乳石随意四悬,如盏盏宫灯,明灭有度,疏落有致。梦幻般的色彩给整个大厅涂上一层神秘的色彩。心清景明,依稀可辨有的石笋如“跃水鲤鱼”,奋投水中,鱼尾和鱼鳞活生生地迷人眼。“水晶宫”里石笋尖尖,钟乳石丛生,倒映在水中,英气逼人,如万剑刺空,直冲云霄锷未残,精美绝伦。空灵的梵唱从远古轻灵飘来,如此仙境,恍若隔世,让灵魂有归依之感,这里简直就是一个梦,一个属于远古的清脱的梦。离开“水晶宫”,心生不舍,踱步狭窄小道,拾级而行,回头遥望“水晶宫”的灯火,又似“渔舟唱晚”的景色一般。一缕微醺的晚霞,一帘氤氲雾霭,轻笼着浅泛涟漪的河流,几星灯火,摇曳生姿,像煞渔船航归。
导游妙语连珠,游人醉,醉于景,醉于情,醉于心。俱遁入幽境听笛,薄若蝉翼的石旗清透通明呈现眼前。这是个幽静雅致的小洞府,洞内特有的清爽聚焦于此,若丝竹妙韵的清凉沁人心脾,怡然心旷。芦笛清韵悠扬,飘逸若玉泉流泻。轻轻合上双眸,收藏内心一份柔软的感动。自问是怎样的修为,才得以邂逅这份奇景妙乐的际遇,得以拾回那颗遗失的初心。
最后一个景观是雄狮送客。自然有一个石笋像极憨态的雄狮,正微启双唇与游人道别。一行游人还沉醉在导游温软甜美的一曲送别山歌声里,此次芦笛岩游览自此戛然划上句号,然而,那灵动的余韵,那如梦的美景,恍若悠悠碧水,在心间柔情荡漾。
带着一颗最简单的心,走出洞口,不自觉回眸,将此景,此情,深深记,静静藏。在流年里,掂这份诗意的记忆,吟哦成醉美的一阕诗词,于淡墨素笺里,逸出韵致。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