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今年快八十岁了,是一个土生土长、地地道道的老农民。我从小生活在一个特别重男轻女的家族里。听父亲说,在他很小很小的时候,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他还有两个姐姐,年龄相差很小。那时好像因为挨饿,他们姐弟三个先后都生了病,我爷爷奶奶因为家庭拮据,最终还是只能留住了父亲。到了我这一代,生活条件比那时已经有了改善,虽然不能吃什么好的,最起码饿不死人了。我比我弟弟大两岁,在我的记忆中,小时候,我经常吃的是在碗里倒上开水,滴上几滴花生油,放上点盐,泡煎饼吃,还吃的特别香甜。弟弟呢,则是老娘用铁勺子在锅底下煎两个鸡蛋他吃。
到了我上学的年龄了,我爷爷就开始唠叨父亲:女孩子嘛,给上个一年半载的学就行了,免得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在爷爷的唠叨声中,我战战兢兢上到了初中二年级。有一次周末回家拿饭,爷爷又开始唠叨父亲了:也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我们村子和她一般大的女孩子,不是钩花,就是帮大人种地挣工分了,就只有她还上学,不但不能帮家里,还花钱。听了爷爷的话,我心里无比难受,无奈的看着父亲。这时,父亲看了我一眼,对爷爷说:“你就不用管了,我不会因为孩子上学花钱,而不孝顺你,我会比别人更孝顺你。孩子现在学习很好,不上可惜了。不就是我多出点力嘛。”接着又对我说:“在上学这件事上我说了算,只要你好好学,就一直上下去。快吃完,拿着饭上学去吧。”听了父亲的话,我匆匆扒了几口饭,背起老娘给准备的干粮,一溜烟的跑去了学校。这是父亲的第一次改变。
等我们姐弟长大结婚了,正好摊上国家的计划生育,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娃。一向重男轻女的父亲,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是:“千万别上来生个闺女啊!”我们姐弟几个,在父亲的唠叨声中,都随他所愿,每家生了一个儿子。直到去年,弟弟家添了一个宝贝女儿,父亲笑嘻嘻的说:“男孩女孩都一样,只要健健康康就好。”这是父亲的第二次改变。
今年清明节这天,我们一起回到老家。我问起父亲上坟烧纸的事情。一向老封建的父亲打开了话匣子,说:“前些日子,因为上坟不烧纸,我还签了字。不几天前,我从新闻上看到四川起了大火,牺牲了30个人,多可惜了,把那爷娘活活疼死了。寒食这天下午两点,因为我年纪大了,腿吧不好早去。我就挎着馒头、肉、鱼,就去上坟了。来到村子西边,看到有一些镇里的、村里的人在林地旁边看着。我村的大队书记跑上前去告诉我:“爷爷,今年不让烧纸。”父亲说:“放心吧,我快八十岁了,都签了字,难道说话不算数?不烧纸,就少起火灾,就不伤人了,谁家的孩子不是娘爷生的,都是宝贝。这不我连烧纸都没带。纸不烧,但是风俗礼数不能丢。”父亲一口气说完后,对弟弟说:“从今年开始,咱改变上坟的方式,不烧纸了。以后上坟的日子,有空就早来,买几只菊花带来,咱放上几支花吧。”这是父亲的又一次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