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瞩目的F1赛车大赛上,车手驾驶着他们的跑车,在跑道上一圈又一圈地呼啸而过。没有一位车手会全速前进,因为开足马力,稳定性会降低,发生意外的风险也会增高,最后不见得能赢。
在赛道上保持最高速,並且用最有效率的方式“进站维修”,在维修期间得到有效的休息和充电,才能获得最后的胜利。
极速奔驰、减速进站,然后停车维修,热车后再上路,都是非常有规律和节奏的。在职场或日常生活中,你除了要提高效率,还得提高休息的“有效性”,才能更好地让自己保持专注和活力。
有规律地休息,让身体建立节奏,可有效提升专注,也可以提高效率的性价比。许你一场真正的休息,让你更尊重时间,在最对的时间里,分配能量去做最对的事情。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如果能够“有效休息”,让身体建立起自己的节奏,人的精神反而可以高度集中,就会专注在每一件事情上,可以有效解决拖延症,还能提高生活品质。
1.对休息的误解
A.对于脑力劳动者来说,补觉没有什么用处?
看了一天的书,写了一天的文案或者参加了一天的会议,很多工薪一族在电脑旁坐了一整天,当结束的时候,你会感觉到非常疲惫。
很多人以为回到家里“躺一下”休息一会儿,是一种有效的解决疲劳的方法。这是一种认知的“陷阱”,这种休息方式仅仅对于体力劳动造成的疲劳有用,对于脑力劳动却用处不大。
因为对于体力劳动者来说,或者是因为大运动量造成的疲劳,都因为体内产生大量的酸性物质,通过睡眠可以帮助身体把堆积的废物排出。做脑力劳动的,体内的酸性物质较少,大脑皮层极度兴奋,睡眠作用不大。所以,就算你小睡一会儿,也无法解决精神上的疲惫。
B.改变活动的内容可以帮大脑休息
大脑皮层的一百亿个神经细胞,功能都不一样,它们以不同的方式排列组合成各不相同的联合功能区间。当某一区间活动,另一区间就可以得到休息。
变换人的活动内容,是最积极的休息方式。比方说,你写了3个小时的文案之后,处理一个小时的图片,然后再做一个小时的报表。在工作中,你的内容发生改变,可以让你的专注度得到提高、效率提升。
再比方说,你看了3个小时的书,先去写作或绘画一个多小时后再过来看书,对于书籍的知识吸收,效果更好。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对于工作的抱怨,某些情况是由于对现有的工作内容一成不变的倦怠。最好的休息,就是找到重燃工作生活新的热情,让自己手中的工作内容有所改变,就可以调节自己的情绪。
比方说,试着在工作中使用新的工具、方法,改善工作中的沟通方式等等,也可以让大脑得到“休息”,让工作生活产生新的想象力。
2.设定身体完全关机的时间
事情总是做不完,电话不停,持续收到E-mail,真的“鸭梨山大”。人类大多数都是贪心的,想做的事情有很多,但人却只有一个。“有效休息”听起来好像是比较奢侈的想法,现代社会,你不得不拖着疲惫的身体继续前行。
所谓的“有效休息”,不是管理你的时间,而是管理你的能量。所谓的自我管理,说白了就是时间管理加上精力管理,杂糅在一起的效能管理。只有得到有效的休息,才可以提高自己的效能,让身体保持全速前进。
心理学家研究得出,一边午休吃饭一边滑手机的人,付出的心理压力与工作一样多,特别容易在工作后感到疲倦。所有需要专注或意志力的活动,即便跟工作并无正相关,都会提高你的疲劳指数。
PC、手机不断地占用你的注意力,使用的时间越长,你所花费的心力越多。无论你是上网、玩网络游戏,用手机上微信、刷微博,你的身体都在持续高速运作。
心理学家研究还标明,午饭时间聊公事与追踪进度的同事,比做其他事情的同事,更容易感到疲倦。所以,请给自己更好的休息时间,让你的身体与脑袋都有完全关机的可能。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当你使用PC或手机一段时间的时候,可以离开你的办公桌做几分钟的伸展运动,可以去休息室吃个雪糕或喝点咖啡、茶水,可以跟同事聊一下天,可以随便拿着纸质的杂志或图册浏览片刻。
这些活动,都可以有效让脑袋完全关机,减少与PC、手机的接触,而让大脑得到充分放松。
3.休息不必太长,何时休息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对休息的概念经常是,累的时候,再来休息。事实上,在你感到过度疲累之前,你就应该定期安排休息的时间。
一般来说,早上的时间是最好的休息时段。此时的你,身体正等待完全苏醒,可以边吃早餐边看报纸,享受一个无人打扰的 30 分钟。对于调节工作的心情是大有裨益的,也能更好地投身到全天的工作之中。
休息必须要有节奏,而不需要时间过长,有时候几分钟可以恢复的能量比你大睡一觉更有效果。
很多人都有使用番茄工作法的习惯,如果30 分钟或一小时的专注活动,搭配 3-5 分钟的闭目休息,可以让你的工作过程高效、愉悦。
让休息变短,以及频率变多的习惯养成,也能协助让你成为一个更自律的职场人士。你会更少感到疲倦不堪,工作起来更有弹性。
4.学会享受你的无聊
在忙碌的工作学习之后,如果给自己一些闲暇时间,总会觉得自己缺了什么、无所事事,持续下去很容易让自己感觉到一点负罪感。越无聊,越容易产生焦虑。
其实,你要学会正确的理解自己的无聊,不要产生消极的情绪,甚至于都不应该留给自己产生这样消极情绪的机会。
生活中,我们都背负了太多的责任,于是我们都活得很累。可能大多数的压力来自外部,但是相当一部分是来自于自身。你要试着让自己减压。
有些人觉得忙忙碌碌的生活,这样会很充实,人生更有满足感。无聊就代表了你这个人很闲,很容易产生坏情绪。我们要懂得,无聊是一种难得的境界,你需要一个好的心态。
你需要接受“无聊”,让自己的内心平静下来,然后去享受“无聊”。你不必总是把行程、任务排得满满的,把自己逼的太紧,短暂的无聊是为了在以后的工作、学习、生活更高效。
休息不只是身体的移动,也是思绪的转移。